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眼井巷的卢娘子(121)+番外

作者: 得无 阅读记录

皇帝看了赵禧一眼。

赵禧识趣地悄声退下了。

冯忠走近卫衡,卫衡顺从地把三本书交给冯忠。

皇帝翻看了几页抬手让冯忠撤下去,才开口:“你追随李衡的时日不短,可知道他一直在奉先皇的旨意暗中查找前朝杨训的藏宝?”

卫衡摇头:“草民不知。”

皇帝轻蔑一笑:“用人不疑,先皇和李衡终究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都是一类人,有话不直说,不说透,才导致他们之间诸多误会,朕,也才能在中间因势利导。”

卫衡看了皇帝一眼,又垂下眼帘。

他分不清这是皇帝二十年后的感叹,还是故意这么说,让他动摇。

皇帝陷入回忆,不经意道:“可叹他到底是大儒教出来的太子,自己快死了,还知道为我大武百姓着想,将这书拱手献出。当年若不是先皇的命令,朕倒不介意留他一命。”

卫衡突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一是想告诉自己李衡的死首因是先皇的命令。

二是打消自己的顾虑。

二十年前怕就是刚升上来的郑知礼带人查抄东宫。

太子自戕之前,把这些书交给了郑知礼。

郑知礼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查访前朝的财宝。

如果这么想,郑知礼必然是皇帝近臣,今日这书献了,即便无功,也不会有过。

是自己想的太复杂,早知其中关窍,便不会拖延至今,反惹恼了皇帝!

“只要是爱民为民之人,都当留一条性命。这样的人多了,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卫衡不愿奉承皇帝,可也还是想为李衡正名。

皇帝看着卫衡,眼带笑意:“你说的很好。听闻你在金吾卫做得很出色。怎么?终于想通了?愿意为国效力了?”

严云宁满脸期待地看着皇帝,又给卫衡使眼色。

皇上这是给了卫衡台阶下。

卫衡自然也听明白了。

可他内心在挣扎。

今日若是接受了皇帝的台阶,他实际上就是背叛了李衡。

文臣重清誉。

他为着废太子李衡抛弃家族,孤独流浪二十年。

在李衡的故旧眼中,他是纯臣志士。

在他们面前他可以一呼百应。

若是今日投诚了,那他就成了皇帝的一条狗!

天下人会唾弃他。

背弃的行为不仅让他失了李衡故旧的支持,还会把他和以后遇到的每一个人筑起一道心墙。

不论他做什么,人们的心里都会牢牢记着,他卫衡是个背信弃义,临阵倒戈的小人!

可若是违逆皇帝,怕是自己就走不出这甘露殿了!

不只是自己,还有卢娘子!

想到卢娘子,卫衡犹豫了。

是做一个死掉的纯臣?

还是做一个有妻有女的小人?

卢娘子和叶儿值得自己放弃坚守了二十年的底线吗?

不过一瞬,他就做好了决定,不能让卢娘子因自己而死!

他缓缓弯曲了膝盖,左膝跪地,继而右膝跪地:“草民愿为皇上分忧!”

皇帝的脸在卫衡犹豫的几秒钟之内渐渐染上了冷意。

可在看到卫衡跪下之后,皇帝眼中的冰霜褪去,盛着笑意道:“好!天下英雄尽入吾榖中矣!哈哈哈”

在这一刻,他确信自己是个胜过先皇,胜过李衡,胜过上下几代皇帝的真正的雄主!

李衡如何?

先皇如何?

他们的所谓忠臣不都跪伏在地,向自己投诚?

他指着冯忠道:“拟旨,金吾卫南衙增设一支,主监察百官,名字就叫绣衣史,官五品。执御赐杖斧,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汉时有绣衣御史,正好你的夫人是金陵有名的绣娘,哈,这名字正正配你!”

说到这里皇帝笑了笑。

◎最新评论:

第六十九章 变化

◎“郑知礼失了书,你替朕寻回来,这冥冥之中,仿佛是天意。你就是郑知礼……◎

“郑知礼失了书,你替朕寻回来,这冥冥之中,仿佛是天意。你就是郑知礼为朕寻觅的良才!好!”

卫衡心中冷笑,自己因李衡离京,又因李衡回京,才不是什么人替你寻的人才!

今日之所以答应,不过是为了保全家人,加之便利自己行动。

守了二十年的名声气节没了,更不能再在其他事上失利!

总有一日,自己要离开这乌烟瘴气的地方!

在冯忠和严云宁殷切的注视下,卫衡俯身磕头:“臣谢陛下隆恩。”

身后的殿门打开,小太监进来通禀:“卫卢氏带到。”

卢娘子跟着小太监进来,一眼就看到跪在地上的卫衡。

她心中焦急,几步走到卫衡身边,跪下道:“民妇卫卢氏拜见皇上。”

边说边心事重重地看向卫衡。

卫衡微微摇头,示意她放心。

卢娘子明白自己和卫衡都安全了。

她在偏殿想了很多,仔细揣摩皇帝的意思。

她想,皇帝把她找来,应该是不满她半路与郑知礼和离。

皇帝的心里,还是偏向郑知礼的!

于是她大胆道:“民妇斗胆,求皇上下旨,重审郑家旧案。郑家忠君爱国,绝不会投敌叛国!此实乃栽赃陷害。”

皇帝的脸色更亮了几分。

两年前,郑知礼的葬礼刚过,边关就传来郑怀义投敌叛国的消息。

群臣激愤,纷纷上书要诛郑家九族。

他虽然坐在龙椅上,有心偏袒郑家,可证据摆在面前,郑怀义彼时确在突厥帐中,实在没有拖延的理由,只能顺应群臣,下令将郑家满门入狱。

好在大理寺卿李蝾素来与郑知礼交好,也知道郑家投敌一事蹊跷,于是拖着不审不判,才争取了些时间。

上一篇:山有木兮 下一篇:坠星追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