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眼井巷的卢娘子(2)+番外

作者: 得无 阅读记录

可谁知道?

这风头无两的郑家夫人卢娘子,竟悄悄搬进了平民百姓住的四眼井巷。

巷子里的邻居都悄么声儿地等着卢娘子家哪天发丧。

可一旬,一月,两月,半年

半年过去了,只隔三差五的看卢娘子揣个包袱出门。

一个时辰以后,又揣着同一个包袱回来。

也有那好事的妇人拦住卢娘子:“你家儿子可好些了?”

卢娘子也不恼,温温柔柔地回:“好些了,只是还不能断了药,又自城东寻了个大夫,说是吃两个月再看。”

妇人笑笑:“你一个人带着个生病的孩子,真是不易。”

卢娘子还是那么笑着:“人么,不都这么过活?”

“你家官人在何处?怎的从不见他?”

卢娘子如意想的那般收起笑,面露凄苦道:“两年前去了”

妇人不敢再问,真是太可怜了!

天可怜见的!

一个寡妇带个病重的孩子!

妇人动了恻隐之心:“有什么难处你可开口,我家就在这个门儿!都道是远亲不如近邻,咱们这巷子里住的,都是热心肠!”

卢娘子动容道:“多谢大姐!如今还好,我勉强会动几下针线,缝缝补补的,养活我们娘儿俩还行。”

妇人紧握卢娘子的手:“有事儿可千万别客气!我夫家姓曹,你叫我曹嫂子就行。”

“哎,曹嫂子,”卢娘子应道:“我该回去给孩子煎药了。”

“快去快去,不耽误你了!”曹嫂子赶紧放卢娘子回去。

看着卢娘子的背影,还不忘拭泪:“真是太可怜了!”

收起帕子,曹嫂子转身进了邻居乔家,可得跟乔家妹子说道说道!

卢娘子回家闩好了门,将怀里的包袱放在院子当中的石桌上,径直走到西厢房。

她的儿子此时正躺在西厢房里。

睁着眼睛,不眨眼地盯着房梁。

他的脸色灰白,嘴唇倒不是黑紫的了,可也没有多少血色。

手指头不再发黑,可比搬进来那日,更皮包骨了些!

卢娘子唤道:“章儿,饿了吧?我这就去做饭。”

怀章一动不动,仿佛根本没听见也没看见,自己的亲娘就在门口。

卢娘子也不恼,转身去灶上做饭了。

她买的这个小院不大,正房一间,卢娘子自己住着。

东边一间厢房空着,西边的儿子住着。

角落一个搭了棚子的灶台,算作厨房。

东厢房边上还有一颗自己长了几十年的歪脖子树,勉强是这院里的景致。

房子占地不大,院子就更小了。

院当中摆的石桌并四个石凳还是从前胡家的陈设。

院子虽小,却也让卢娘子收拾的干净。

入秋的天气,地上遍是落叶,可卢家的院子一尘不染。

卢娘子引了火,把早摘好的菜倒进锅里炒。

利索的动作,任谁也不敢相信,这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郑家诰命夫人!

她简单炒了两个菜,热了两个馒头,将菜分成两份,各摆一个馒头在上面。

端了一份到西厢房。

怀章还是刚才躺着,眼睛还是盯着房梁。

卢娘子一脸平静:“饭好了,起来吃吧。”

回应她的是沉默。

卢娘子像是经见过无数回了,她将碗筷放在桌上:“娘回屋吃。”

关上西厢房的门,卢娘子把石桌上的包袱放回正房。

又折回来端了碗筷回屋,细嚼慢咽地将菜和馒头都吃了。

收拾碗筷的时候,她也没去西厢房看一眼。

太阳西沉,还有些亮光。

她取来针线笸箩,坐在石凳上做针线。

半年了,这半年的每一分钱,都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京城的秀坊高人多,识货的也多。

她绣的东西,打眼一看,就得个高价!

爱才的主人还想说动卢娘子去自家秀坊当个师傅,带几个徒弟。

可卢娘子都拒绝了。

只肯收着卖价十分之一的工钱,养活自己和儿子。

这儿子可真是费钱啊!

京城的大夫看了个遍,只有京城第一名医风大夫敢施诊。

京城第一名医,好大的名头!

可也有真本事!

一副汤药下肚,不省人事的怀章脸上就有了血色。

这世上有真本事的大夫不多,请风大夫看病,自然需要好多钱!

卢娘子不在乎,再多的钱,凭着自己的一双手都能挣回来!

风大夫说要用一千年的人参。

卢娘子点头:“用。”

风大夫说要用虎掌,还必须得是十岁老虎的前掌。

卢娘子点头:“用。”

风大夫说要用天山上寒泉的泉水。

卢娘子自怀中掏出一定金子:“钱不是问题,需要什么,风大夫开口便是。”

三个月后,金子花完了。

怀章也醒过来了。

可人是醒了,却不会说话了。

风大夫摇头:“此病老夫也无能为力!”

卢娘子也不为难人,客气地将风大夫请出去。

自己满京城地打问,只要有治哑病见效的大夫,都去求一求,请人来为怀章诊治。

凡是大夫开出的方子,卢娘子没有二话,掏钱抓药!

一幅又一幅药抓了,煎了,喂儿子喝了。

怀章还是不开口。

最近,怀章的情况更糟糕了些。

他不再喝药了,也不吃饭了。

他冷眼瞧着自己的母亲,眼见的卢娘子跑前跑后一刻不得闲。

◎最新评论:

第二章 寻死

◎这一天,卢娘子去绣坊交工。绣坊老板又是对她一番游说!……◎

上一篇:山有木兮 下一篇:坠星追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