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井巷的卢娘子(51)+番外
卢六气喘如牛:“我从来便吃这么多!一连半月不见荤腥,当我愿意吃这么素!”
卫衡点点头:“是素了些。你想吃肉,自己挣呀!”
“我挣?”卢六不忿:“你让我看家护院拔钉子,如今又让我去挣银子,我可是三头六臂?”
卫衡往叶儿身边偏了偏,不想卢六的口水喷在自己身上:“我昨儿个遇见潘大爷,他说巷子口的水摊儿缺个小工。也不干什么,烧烧水,收拾收拾碗碟。我明儿个同他引荐了你。一月多少能得二钱银子。”
卢六瞪圆了眼睛:“二钱!我倒不如讨饭去!”
卫衡点头:“也行,就巷子口摆个碗,守着家门口,不耽误你看家护院。”
卢六明白了!
这卫衡是天下第一黑心人!
他转头看怀章,希望怀章替自己说句话。
可怀章吃饭都不忘举着书,他们说什么全然不入耳。
卢六又看向卢娘子。
哼!
她只会听卫衡的!
卢六认命:“我去水摊儿。”
卫衡接着道:“水摊儿见的人多,你留心着些,兴许有郑家的消息。”
卢六闷声道:“知道了。”
说罢回屋躺着去了。
卫衡等怀章吃罢回屋,才开口问卢娘子:“你真不打算查了?”
卢娘子狡黠一笑:“叫你们看出来了?”
卫衡笑着点点头:“不管也好!谁说你必须管他们的闲事儿了!”
卢娘子听卫衡没批判自己,心里轻松不少。
想来,这世上,也只有卫衡不拿着道德的标尺衡量自己了吧!
她那一日答应郑老夫人,本意就是不想卫衡和卢六起冲突。
她已经脱离郑家了,为什么又拿命给郑家伸冤?
不守信用?
他郑家守信用了吗?
十六年前,郑老夫人当着太后的面,亲口说:“这绣娘看着就憨厚实在,一定能对已逝儿媳妇留下的几个孩子好。”
卢娘子做到了。
郑知礼常年在西北,几个孩子的婚事都是自己张罗的。
银钱自己摸不到。
可一应摆设彩礼,都是自己跟着郑老夫人跟前的嬷嬷一样一样买回来的。
她实心眼儿的选着最好的东西,绣着最吉祥的纹样。
真心实意的盼着几个孩子好!
郑家几个媳妇几次生产。
她都守在产房外。
真心为她们祈祷平安。
可郑老夫人呢?
当年她也说过:“我必定拿这个孩子当我的亲闺女!”
亲闺女?
拿自己当亲闺女的意思就是对自己的锦绣见死不救?
逼着自己为郑家奔走翻案?
什么通敌?什么叛国?
自己知道什么?
有什么事是自己真的参与的?
怎么就心安理得的认定自己会替他们卖命?
还有郑知礼!
卢娘子对她是有极大怨气的。
倒不至于恨。
却也实实在在怨他!
怨他为什么十六年前看中了自己!
若是当年自己顺利回了金陵,爹娘一定会给自己择一如意郎君,如今大小守着个绣坊,生几个伶俐的儿女!
郑知礼明知他郑家是个什么地方,偏要把自己拉进这狼窝!
还有!
还有他死的时候。
卢娘子不知道他是人将死了,心软了。
还是早有计划。
郑知礼五十四岁那年,在西北生了很重的病。
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把西北的军队交待给郑怀义,就回了京城。
自己这个郑夫人,义不容辞揽了照顾他的任务。
卢娘子在郑知礼榻前守了一百三十二天。
日日求神拜佛,盼着郑知礼好起来。
起码看到怀章加冠!
可郑知礼没有。
他一日日消瘦着。
瘦骨嶙峋的一副面孔,两只眼睛日日那么看着卢娘子。
他明明日日有机会!
有机会把郑家的事告诉她!
郑老夫人,郑怀义的妻子崔氏,还有崔郑两家的渊源。
还有自己尴尬的处境!
还有怀章锦绣晦暗的前程。
可他守口如瓶。
为什么?
卢娘子始终想不明白。
为母隐吗?
可自己犯了什么错?要一直蒙在鼓里?
若是他早早说明白郑家不好待。
自己怎么会死乞白赖留在郑家?
早早就拿这和离书带着怀章锦绣走了。
锦绣也不会白白丧命!
可郑知礼。
偏偏不把话说明白!
他只在某一天。
卢娘子还一心照顾他的时候。
支开丫鬟。
指着百宝架上的一册书盒。
让卢娘子拿过来。
卢娘子依言做了。
他颤抖着手打开书盒,拿出里面的和离书。
平静的,简洁的,看不出丝毫缘由的告诉卢娘子。
“我死了,你就拿着这个,带着孩子,离开郑家。”
卢娘子当时诧异极了!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照顾的不尽心周到了?
怕自己年轻守不住?
自己不敬婆母了?
她想不明白,张口就问:“夫君这是为何?”
可郑知礼一个字都不解释。
他只让卢娘子收好。
不让她再问。
卢娘子这三十年都是乖顺的,驯服的。
她怕引他咳嗽,不敢多问。
同时心里打定了主意,绝不会离开郑家!
到现在,卢娘子还是不明白。
郑知礼到底怎么想的。
是看出郑家将倾,不想自己和儿女跟郑家一道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