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眼井巷的卢娘子(58)+番外

作者: 得无 阅读记录

车侧的帘子掀开,露出里面雍容华贵的一张脸。

卢娘子一眼认出来了。

这是从三品宗正寺卿赵禧赵大人的夫人。

从前常登郑家的门。

赵夫人娘家在西北,是武将家养出来的女儿。

为人很是飒爽。

御下极严。

每每出门,随行的奴婢都如士兵一般,整齐划一。

看卢娘子愣在当地。

赵夫人又开口:“郑夫人不记得我了吗?”

卢娘子回过神,谦卑低头:“见过赵夫人,我如今已不是郑夫人了。夫人叫我卢娘子便是。”

赵夫人也不假客气,干脆道:“说的也是。”

得知卢娘子现在以刺绣为生,赵夫人倒起了话头:“我家中三女正绣嫁衣。那孩子于此道不甚精通,可偏偏嫁入一古板文人家,我这几日正愁着,怕日后遭婆母耻笑。今日赶巧,得遇卢娘子,若是你愿意,不如来我家指点指点她!”

卢娘子为难。

她如今最不想与高门大户扯上关系。

可一时也找不上营生,断然拒绝赵夫人吧?又舍不得这进项。

赵夫人看出了她的犹豫,笑道:“卢娘子放心,谢仪自然不少。”

赵夫人身边的丫鬟适时走到卢娘子身边。

看着左右的丫鬟,她只得跟着上了马车。

赵夫人生性严肃。

卢娘子从前就少与她说话。

呵!说起来,有郑老夫人看着,她与谁都不多说话。

突然两个人坐在一辆马车里了。

卢娘子是万分不自在。

赵夫人倒是自得。

仿佛是突然想起来,她问卢娘子:“郑家如今这样,老将军没提前做些准备吗?”

“啊?”

卢娘子没听明白。

“我的意思是,”赵夫人道,“郑家这事,总不是一瞬而发,总有些迹象。照常理,老将军在时,应该托些旧故搭照你们,或是给你们留些东西才是。”

卢娘子摇摇头:“没有他也许没想到郑家会有这一天吧。”

“什么都没留吗?便是房产田地太惹眼,留些字画书籍也是好的呀。”

卢娘子依旧是摇头:“什么也没有。”

赵夫人的丫鬟都不信:“想来卢娘子孤儿寡母,日子不易,有什么,也不敢轻易示人吧。”

卢娘子惶恐开口:“姑娘这话诛心了!是真的什么都没留下。抄家那日,金吾卫来了许多人,层层围着,便是一片纸一颗草都带不出来。”

赵夫人唏嘘道:“也是,之前还瞧着蒸蒸日上的样子。谁知一夜之间会这样呢!”

“卢娘子的日子想来也不好过吧?从前我们最羡慕的就是你。一方将领的妻子,哪个不是从年轻时候苦熬过来的?上了岁数了,得封诰命又如何?不过是让你过年过节的,穿戴整齐,进宫里请安,一折腾一天!卢娘子就强多了。苦没挨着,福享着了。”

“说起来,你也别记恨,人们都说,你这是先甜后苦。后面的苦是为了补前面的甜。”

卢娘子不知道自己享什么福了!

是,外人看着,她是高门大户的夫人,金尊玉贵的。

可只有她知道,自己过着什么日子。

婆母在头上压着,每日晨昏定省,十五年来只有生产那一个月可免。

下头继子媳妇管着家。

想吃什么用什么,都得人家点了头。

偏偏自己手里没什么钱。

亏得自己和锦绣不是那挑的。

要不日子不知多难熬。

日子紧些就罢了。

四时八节,或是宫里的贵人过寿,亦或是逢旱逢雨,郑老夫人都让她绣佛经放到庙里祝祷。

京城的节日多,贵人也多。

卢娘子绣好一个又来一个。

这还不算给婆母夫君做衣裳。

细算下来,她没有哪一日是闲着的。

可这样的小事,如何拿出来与人说?

谁家媳妇不动针线呢?

从前卢娘子都受着了。

如今也不打算和赵夫人分辨。

左右是去挣钱,说那么多做什么?

“郑老将军从前不少同袍吧,你也没去谁门上拜见拜见?这个时候,可是该用人情的了。”

卢娘子还是摇头:“如今的情况,谁还敢和我们扯上关系呢?关门过好自己的日子罢了。”

不多时,到了赵家门口。

马车停在门口,又有小轿两座,抬着去了二门处。

赵夫人笑言:“这宅子大了些,走着辛苦,咱们乘轿进去吧。”

进了二门,立刻有丫鬟上前:“夫人,老太太说中饭各家在各院儿吃。”

赵夫人笑道:“这可是好。我还怕留你一人吃饭怠慢了,这巧了,中午咱们一桌吃,再畅饮几杯,叙叙旧。”

赵夫人盛情,卢娘子即便记挂怀章和叶儿,也不好开口。

幸儿离家的时候给怀章留了银钱。

他定会带着叶儿买些吃食。

喝了杯茶,饭就摆好了。

赵夫人客气请卢娘子坐。

“咱们回的晚了,厨房来不及预备了,今儿个都是些家常菜。”赵夫人客气道。

卢娘子看着满桌佳肴,也不好意思说这些如今对自己来说就是盛宴了。

赵夫人人虽严肃,可很是热情。

“尝尝这炙鹿,前儿个孩子们去打猎带回来的。”

“还有这红虬脯,厨子是公主府出来的,会做这道菜的可少!”

“这驼蹄羹,你许久不尝了吧?我最爱这道菜,几日不食就觉得缺点儿什么。”

赵夫人的丫鬟伶俐地把赵夫人点的菜夹给卢娘子。

卢娘子心中忐忑:“多谢夫人,我食量小,这许多就饱了。”

上一篇:山有木兮 下一篇:坠星追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