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479)+番外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桐山县的其他地方虽然没有星空学院牵头组织的待遇,但机遇就在眼前,不去抓一把都让人心痛,因此而动起来的人一点都不少。

因为这个原因,阮星回还专门去提醒过师友逸,让他转告桐山市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审批把关工作,不要影响了地区的名誉。

毕竟这个时候正是桐山县乃至是全市的机遇发展期,要是真的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影响到的可不只是旅游业和住宿业,还会间接对学校产生影响。

提醒的事情她这边已经做了,至于对方会不会放在心上,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十月中的时候,村民们的统计数据也汇报了上来,数量上倒是比阮星回想象中的要多上一些。,

不过想来也是,星空学院从落地桐山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要七年的时间,这已经是一段不短的发展期。

从最开始的为学校提供蔬果主食等作物,到现在的住宿等业务,村民们的家底也逐渐丰厚了起来。

阮星回他们说是扶贫,实际上大家早已经脱离了贫困等级,正在奔小康的路上。

星空路沿线目前一共有十一个村子,远近不一。

第一期民宿联盟的时候,这些村子一共腾出来了一百二十间房屋。

而这一次统计,汇报上来的数量却已经高达了一千五。

一千五百间,即便是按照一间两人计算,一天也可以接纳三千的游客数量。

这个数字对于星空学院动辄就是好几万的人流量来说显得是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村民们来说,却已经是尽力为之了。

即便是要扩建房子,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他们又不像是星空学院那样有系统开挂,遮遮掩掩之下冬天还可以照常施工。

山里的冬天太冷了,即便是想要扩建房子,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以后。

一千五百间这个数字,有些人家都是将家里人的住宿空间压缩了一部分之后才有的。

可以看得出来,大家为了赚钱都很拼了。

统计好数量之后,剩下的就是装修了。

十一月份的时候装修还可以继续进行,但是等到十二月就不太适合施工了,所以大家都要加班加点才行。

也就是有学院这边做统筹,施工单位不需要村民们自行去找,不然的话这会儿还是来不及。

紧赶慢赶的,全部装修工作都已经在十二月之前完成,剩下的时间只要进行室内的装饰等工作就行了,学校这边要经手的工作反而不多。

不过大家这次也都是大出血了,这么大手笔地花钱还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虽说不至于连年夜饭都吃不起,但是也就是普通的程度。

毕竟家里的绝大部分积蓄不是花出去了就是已经确定好要盖房子用,在有新的进项之前,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节省。

只是不知道,过年之后的这段时间,究竟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收入。

收入有多少暂且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靠近除夕,一个消息在星空大学里传开了。

“听说了吗?咱们学校有个同学发了篇国内顶刊的论文,还是二作!”

“wok!!是谁啊这么牛的吗?!!”

“哪个学院的啊?有照片吗?让我认识认识大佬,瞻仰一下!”

“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国内顶刊吗?”

“楼上善用搜索,有没有论文原文,让我去沾沾才气!!!”

“国内顶刊,这是已经稳拿保研资格了吧?可恶,别人的大一!!!”

……

星空学院的论坛,是在开学后不久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刘运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说是学校里的同学们现在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沟通平台,大家的沟通基本上都仅限于彼此专业内,连专业之间的交流都很少。

而学校里的学生人数又太多、占地面积还很大,线下沟通起来很不方便,大家很需要一个线上平台来互相交流,如果有什么需求的话,这样一个平台的存在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达到目的。

阮星回觉得没有问题,就批了,让星空集团旗下负责运营防火墙事务的科技公司接手了这方面的工作。

开发一个论坛而已,对于行业顶尖的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对接人直接要了刘运的联系方式,和学生会这边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议,然后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给出了双方都满意的答卷。

然后由公司那边暂时负责学校论坛的运营工作,等到星空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们可以承担这部分工作之后,对方就会进行工作交接。

不过现在星空学院的计算机学院都还没有影呢,更别说其他了。

而论坛的日常管理工作则是在校学生会下属单独拉出来了一个队伍来负责,首先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全校学生们都知道论坛的存在。

这点并不难,只是在各个食堂门口拉起立牌,然后让学生会成员们在各自专业群里面多说几次,通知覆盖率就已经达到了几乎95%。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校里一有什么热闹事儿,论坛就成了最主要的活动基地。

就像是现在,有人发表了顶刊论文的消息就是首先从论坛传开的。

至于这个大佬到底是谁……那显然就是前文提到的鲁信了。

论文已经发表,学生们想要扒出来到底是谁干的也不是一件难事儿,鲁信的名字很快就在全校范围内传开了。

在这之前,鲁信的名声也就止步于化学院内,由于他的入学成绩是全院前十,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