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兮美人(重生)(111)+番外
“关于楚郡守的事,我儿主张公子涵,为父也赞同,不过事情有变,你也知公子涵名声甚好,可名声太好吧,位高权重之后,难免聚集实力,日后生事。楚与郑不同,郑国公子乐顶着杀父弑君之名,一辈子无法翻身,就算想反,也不一定有人支持。可涵在年少时为国请愿,甘心成为安国质子,娶了安国宗室的女子为妻,将来若他起势,你可压得住。”
丰臣揣摩出其中意思,轻声回:“父亲是说那位刚进齐,冷夫人的孩子公子庆更为合适,儿子也不是没想过,但齐吞并郑之后,各国颇有微词,灭楚不过是由于时机太好,才冒险为之,如今各地起义频起,若其他几国联合一处,南边有安,北边又有燕,其中还夹着绥,靖等无数小国,也会形成一股吞并之势,恐齐有灭国之灾,所以儿子才想以安抚民心为首,请涵去当郡守,他在楚地威望颇高,只要能立得住,便对齐有最大的好处,庆年纪太小,别人会说齐狼子野心,只想吞并土地,并非之前说的郡县自制,何况子少母壮,后患无穷。”
帷幔里传出一声长叹,满是愁苦之意,丰晏阳道:“天下之事不易呀,难为我儿年纪小,却要考虑如此之多,为父也是于心不忍。”
说罢坐起,“你的想法也不是没道理,容我再考虑几天吧。”
丰臣应声,又听安歌推门,准备伺候梳洗。
他也不好久留,转身没走几步,又听父亲唤, “君泽,等等——”
只好再回去,依旧恭顺地站在榻边。
“有件事我一直想问,唉,但又是你的私事,罢了,老夫人毕竟年纪大,我就多讲两句,最新招进的那个侧室,怎么还引来太子妃,后眷是需常有走动,尤其你的身边人,但不可太过,心里要有数,别将来闹出乱子,无法收拾。”
丰臣笑说知道,“父亲不用担心。”
这才出屋,看满园夏花绚烂,寻思这位姒夭公主不知到了何处,恐怕在去安国的路上玩得正起劲吧。
无论怎样,人家是压根不会惦记他。
一边的姒夭与太子清已入安,为不打草惊蛇,准备挑间传旅入住。
安国风情与中原大不相同,民风粗犷,路上常有戎狄走动,姒夭瞧着好不惊奇。
“岚清,快看啊,那人长得好奇怪,穿的也有趣。”笑着从帷幔探出头,瞧风岚清含笑的眸子,哎呦一声,“我真笨,你在安国多少年了,只有我大惊小怪。”
回头又向公子清道:“太子也来过吧。”
清看她一副小孩子出街的模样,不觉抿唇,“我虽来过,却在年少时,早不记得,如今看着风土人情也觉得新鲜。”
“太子都新鲜,我就更不用提了。”
姒夭知道对方在顺着自己心思说话,自然也乐得接这个人情。
清眉目越发舒展,“桃姜姑娘,现在可不能再唤我为太子了,说好以兄妹相称,该叫我什么——”
“兄长。”姒夭轻轻喊了声,又笑起来,“太子,你的年纪比我小啊,让我叫兄长,真别扭。”
“你虽年岁小,可看着青春,我虽年轻,天天被一些烦心事缠着,和个老头似的,若叫你姐姐,只怕太引人注目。”
他说得有趣,俊朗眸子满含温柔,逗得姒夭笑嘻嘻,“太子如此好的模样,还说自己老,街上一半的人都不要活了。”
说着俏皮地往外指,正好看见一家衣服铺子,里面卖的款式各式各样,中原服饰,也有短靴,短裤,戎狄装扮,布料更是五颜六色。
两个仆人,一男一女在外面吆喝着拉客。
她禁不住感叹:“安国果然好呀,无论男女都能在店门口大声喊叫,做生意。”
一边勾头对马夫道:“且停一停。”
车夫愣了愣,回头看太子清点头,才将缰绳拉住。
“妹妹是不是看到喜欢的东西,首饰衣物,尽管去拿。”清笑着说:“无论什么,再贵,我也还买得起。”
第76章 颜如舜华(二)
听人家讲得亲昵,姒夭却摇头,“太子——哦不,兄长说什么呐,妹妹就那么眼界浅,出门便要东西,我寻思咱们以商旅身份入安,怎能没有货品在身,现在离主街还远,不如在这家铺子进批货,万一有人查,也好应付。”
太子清愣了愣,前前后后一堆男人,还不如一个小女子想得周全,连忙接话,“多谢女郎啊,真是聪明。”
“我哪里聪明,不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子,只会耍些机灵罢了。”说着又笑起来,比街边垂下的芍药花还明艳。
清看出她机灵,又问:“那咱们去哪里住好呐,安国传旅大大小小也有不少,是挑一个豪绅权贵云集的高级客栈,还是寻一处小的地方窝着。”
姒夭一边嘱咐风岚清去进货,扭头回:“太子不都说了嘛,要找不大不小的才稳妥,我自然要听从吩咐,听风侍卫说附近有家叫做蒹葭馆,正合适。”
清忍不住笑出声,早不记得讲过的话,一路上几次被对方逗乐,真真生了张巧嘴,说得好像自己功劳般。
马车很快来到蒹葭馆,迎出来一位男侍从,后面还跟着个女子,热情把他们接进去,找间客房住下,姒夭看女子生得十分艳丽,又有一股说不出的爽利劲,探头问:“姐姐是这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