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心上人的弟弟(17)+番外

作者: 温子衿 阅读记录

“本宫命人在林间放了一块锦盒,若是谁第一个找到且带到本宫面前,本宫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几位贵女便争相上马,只听几声轻呵,便有几人冲了出去,安乐好整以暇看着这一幕,场长只剩下了那个女人。

“容娘子,可是不愿?”

安乐声音沉沉压了过来,玉芙抬眸,心知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了,她若是此刻拒绝,不仅会给自己惹来非议,往大了说,便是对公主不敬,藐视天威,这可是死罪。

玉芙脑海里想起瑾郎的话。

他说,无论她惹出什么祸事,都有他扛着。

可是……

玉芙抿了抿唇,纵然郎君那样说,她却不能这样做。

他是国公府世子,万众瞩目的存在。

身为他的妻子,玉芙自然不能让人看轻。

她想与他并肩,想堂堂正正与他在一起。

思及此,她沉下了心,努力去想当初母亲教她骑马时的场景。

只是时隔久远,如今让她站在这里,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少女紧紧握着手里的缰绳,翻身一跃,竟就那样上了马背。

玉芙万万没料到,她还没坐稳,这马便如发疯了般,不顾一切冲了出去,任凭她怎样控制,马儿的速度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还愈来愈快。

没过多久,她的身形就消失在了此处。

安乐抿着唇,眸里浮起一抹阴毒。

容玉芙,你最好永远都别回来了。

入了林中,马儿的速度并没有停下来,玉芙极力控制着方向,终究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这马儿性子如此烈,倒是让她想起,小时候阿娘提过的汗血宝马。

来自西域,价值不菲。

除了驯马师,无人能骑得。

但她此刻察觉,已经晚了。

林中布局错综复杂,高大的数目更是遮挡了方向,终于,她心中生出了害怕,早知如此,就不该逞强。

玉芙心中苦笑,为了瑾郎,她当真付出了好大代价。

难道今日,真的要折在这里了吗?

天色阴沉,方才还是晴阳万里,如今却骤然浮起几朵乌云。

林中的风声越来越大,将她发丝吹乱。

琼枝飞舞,忽然,一跟长箭破长空,朝她袭来。

玉芙连忙趴下马背上,长箭射空。

她瞥到了一袭艳丽的红衣。

身下的马儿仍旧在奔跑,她已分不清去了何处,她用尽了所有力气,此刻早已精疲力竭。

玉芙昏昏沉沉,鼻子忽然有些酸涩。

若是瑾郎在的话,该多好。

若是瑾郎在的话,他定然会温柔的将她抱入怀中,替她遮下一切风雨。

他那样好,与他在一起,是她的幸运。

“郎君……”

她无意识呢喃,脑海中,全是昔日瑾郎面对她时的温柔体贴。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风声静止,林中多了些诡异的安宁。

她好似做了一个梦。

梦里面,阿娘还在,父亲也会抱她,他们一家人生活在平和安静的小院里。

白日里,阿娘奉香点茶,在她耳边,徐徐念着诗书,她说,女子不可困于一方宅院,若有机会,还是出去看看为好。

夜里,阿娘摇着折扇,轻轻给她唱着歌谣。

有时,她会给她讲外面是世界。

北地冰寒,岭南遥远,漠上荒芜,江南盛景。

阿娘的声音很温柔,她的人也很温柔。

起初时,父亲也总是温和,他待阿娘极好,对她也很好。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变得多疑,猜忌,他经常来,又经常与阿娘吵架。

每次他们吵完架后,阿娘总是孤身一人进入佛堂,闭门不出,一待就是一整日。

徐姑姑说,等过了这些日子,一切就好了。

她缩在徐姑姑怀里,听见屋内传来激烈的争吵,也不知要到何时。

后来,宋姨娘入府,父亲便不怎么来这里了。

她与父亲见面次数,从每日,到一个月,再到后来,半年期间,她或许只见过父亲一次。

阿娘满不在乎,整日将自己关在房中,奉香念佛,再也不与她说起外面的事情来。

看着阿娘日渐消瘦,徐姑姑忍不住担忧了起来,送进去的吃食,只用了几口,就连她也能明显感受到,阿娘越来越麻木。

她像是一具没有感情的木偶,被困在了这一方小小的院子,那些美好风光,再没从她口中吐露半分。

终于,有一日徐姑姑告诉她。

母亲心结所在,乃是在极北之地的大漠。

母亲未出阁前,曾随着外祖父四处行医,她医术高明,性情又好,走过之地,人人夸赞称颂。

母亲与外祖父一路向北,有一日,竟误入了一处早已荒废的城池。

边关鏖战,敌人来袭。

一路上,全是逃亡的士兵。

医者仁心,更何况母亲生性便善良。

她救治了几位士兵,得知我朝与蛮夷发生战乱,竟不顾外祖反对,一心想要入军营。

刀剑无眼,更何况她一介女子。

此举无疑是荒谬。

在任何人听来,都是痴妄。

外祖父自然不答应,可是架不住母亲恳求,一日两日不行,就求上半年。

母亲有格外的耐心与韧性,外祖父自然拗不过,便松了口,放母亲去了远处。

徐姑姑一直陪着母亲,她见证过漠北风光,黄沙漫天,干涸无水。

她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女子,是抱了怎样的志向,才会一心想要去军营里救人。

可是一切就那么开始了,初入军营,没有人瞧得起这位不远万里来的大夫,他们肆无忌惮将目光落在她身上,背地里不怀好意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