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秘方(176)

作者: 八条看雪 阅读记录

她的位置就是这么刚刚好,偏一点、正一点都会瞧不见那扇雕花小窗。她的时机就拿捏得这么准确,早片刻、晚片刻都不能赶上那薄雾散去的空隙。她的眼神就这么好使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能辨认出那两人的轮廓来。

可她就是看清了。不仅看清了,恍惚间她仿佛就置身在那船屋中,近到能看到那两个交互依偎的人影、近到能听到两人间暧昧的低语、近到能感觉到那盏灯的热度,喘息声混着心跳声愈演愈烈,她只觉得一股热气顺着耳朵根往上爬……

马匹一阵骚动,两条马尾焦躁地甩了甩、卷起一股带着马粪气味的风。秦九叶顿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再望去的时候,那一双人影已连带着那扇小窗一起消失在薄雾中,就像今夜那轮隐入云雾的月亮一样。

她连忙左右安抚一番、顺了顺那马屁股上的毛,随即一阵后怕:她竟因为窥探旁人而陷入了片刻的走神、险些误了此行的目的。

摸了摸心口,她缩在黑暗中愣怔了片刻,感觉人虽仍在原处,但半边魂却还留在那河面上的船屋中,对着那对男女的剪影浮想联翩。都怪金宝平日里不学无术,医书读不了几册,戏折子一本不落,还总喜欢在她跟前念叨。那不就是金宝那棒槌最喜欢的那套烂俗戏码吗?小厮攀上小姐,两人私定终生,下一场就该蹦出个棒打鸳鸯的,变成一出亡命天涯的好戏了。

可这两人总共也没见过几面,怎么就勾搭上了?

秦九叶的震惊和疑惑只持续了片刻,随即她便立刻想到了什么。

没错,只能是那日寿宴了。寿宴上,李樵同她分开了一阵子,之后回到听风堂他便说起那苏沐禾的事来,她当时并未在意,直到此刻回想起唐慎言等人的眼神和语气,突然便有些想笑。

只是不知是否是因为眼下的处境,她又分明知道自己是笑不出的。

她不想去追究那日李樵为何会与苏沐禾相遇,也不愿去细思眼下那两人究竟在那船屋中做些什么,只能不断说服自己:情投意合也好、权宜之计也罢,对方若还念着自己那份解药,便该记得今晚的任务。而她此刻既不可为这些事分心,也不可将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只能全力以赴、将机会攥在自己手中。

李樵所在的船上有苏沐禾,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旁的动静,这是否表明她要寻的真相并不在那艘船上?

秦九叶屏息向河面另一边望去。

不远处,另外三艘货船皆已走远,只剩下一点黑乎乎的影子,她在心中默念了几个数,仍没有等来任何一点信号。

杜老狗或许确实是指望不上的,但许秋迟和姜辛儿做事不会这般拖拉。

心底的那点预感越发强烈,一侧甲板上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便向船尾越靠越近。那几匹拉车的马不知为何越发不安起来,秦九叶再不敢停留下去,屏着呼吸、匍匐着从马腿间钻出,向着另一侧的隐蔽处而去。

第70章 我在

苏家的货船是仿照庐江一带的沙船而成的,船身宽而浅、首尾俱方,两侧设有梗水木,即便在大浪中穿行也会比寻常渔船平稳许多,这是为载重商船特意改制的。然而秦九叶观察一番后却发觉一件事:从那梗水木淹没程度来看,这艘货船的吃水并不深,这意味着船上货物并没有装满,甚至很有可能一半都是空的,而那船艏的舱房中出入的船工与苏家小厮却只多不少。

苏家财大气粗不假,但那苏凛是生意人,绝不可能搭着人力物力、放任一艘空船在河上跑。

秦九叶在黑暗中无奈苦笑。

五分之一的概率,竟真让她赶上了。她开始有些看不明白今日这运势了。老天让她上了这条“贼船”,究竟算是遂了她的心愿,还是算让她一人倒霉呢?

船艏的舱门紧闭,四周又有水声干扰,她毕竟没有李樵那样的耳力,拼尽全力仍只能听到些许模糊的人声,连只字片语也无法从中辨别出来,不由得急得团团转。

她自知脚下功夫不利落,不敢再靠近探查,思来索去之后便将目光投向脚下那木板拼接而成的甲板。

听墙角有难度,她可以听地板啊。听闻从前唐慎言同那聚贤楼的马掌柜打生意战的时候,曾经在对方茶楼的地窖里蹲过半个月呢。

秦九叶想罢,趁那舵工向船尾方向走去的间隙,从藏身处溜出来,迅速摸到那通往底舱的木板。

这是一处通风口,也是平日里船工下舱检查的出入口,方正处也只得一人通行,此刻正用木栓插着。她贴近木板缝隙听了听动静,耳边寂静无声。她不死心,又凑近仔细闻了闻,鼻间只有江水的腥气和灰尘的气味,再闻不出其他。

甲板上隐约又有脚步声传来,秦九叶不再犹豫,抽出那木栓后将其卡在一旁的缝隙中,拉开那块通往底仓的木板钻入其中,转身盖好木板、只留一道缝隙,随后摸着木梯子、向船舱下爬去。

船舱里漆黑一片,钉在木梯两旁的火把架子上空荡荡的,甲板上的光亮渐渐被合上的木板隔绝在身后,秦九叶走下最后一节木梯后,抬眼向四周望去。

她本以为这样大的一艘船,底舱应当有几间房那样大,可许是因为周遭一片漆黑,她环顾四周的时候,总觉得舱壁是如此狭窄,自己犹如置身密闭的山腹石穴之中,有种说不出的窒息感。

隔着舱板,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在舱内回荡,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这船里当真有苏家想要极力掩藏的秘密吗?那秘密究竟在何处?这船舱中为何好似空无一物啊?

上一篇: 何处寄相思 下一篇: 青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