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秘方(419)

作者: 八条看雪 阅读记录

一个不将自己项上人头当回事的人,竟还有心计较几文茶水钱。

李樵冷冷盯着那一身补丁的老掌柜,耳边几乎能听到到杀意在血管中涌动发出的声响。

他向来是个谨慎的人,若是从前有人当面这样试探他的真实身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挥刀砍伐、斩草除根。

可就在昨日,他还放走了那河边玩木鸢的小童。

他其实不该如此的。他想,他只是嫌麻烦。

不是处理尸体的麻烦,而是要面对她的麻烦。

她的眼神、她的表情、甚至是身上的气味,都如有形状般压在他的左手上,让他的刀出不了鞘。

但有什么用呢?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事,已经足够让她厌弃自己千百回了。

深吸一口气,他没什么情绪地开口问道。

“为何要同我说这些?”

“就同李小哥今日来寻我的缘由是一样的啊。”唐慎言终于睁开那双已经有些昏花的眼睛,只是细瞧那眼神中的光依旧明亮,“听闻璃心湖旁最有人气的码头便是那黄泥湾码头,你若凑巧遇见哪个熟人,便代我问个好,就说她那先前在我院里腌下的鸭蛋还剩下些,我已替她尽数解决了。”

许久,那股难以抑制的杀意终于勉强在少年眼中褪去。

握紧的左手缓缓松开,他抬起右手伸进衣襟中,拿出一样东西放在了那张破旧的茶案上。

“眼下这季节荷花开得正好。唐掌柜不要总是窝在一处,应当出去走走的。”

李樵说完这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这一回,他走得很快。待到唐慎言再抬头望去的时候,后巷中已不见他的身影。

唐慎言轻叹一声,视线瞥过茶案上的东西时却顿住了。

那是一朵黄麻纸叠成的纸荷花,薄透的纸面上隐隐透出三个字。

他盯着那纸荷花看了一会,随后飞快将那东西丢到一旁焙茶的炭盆中去了。黄麻纸被炭火烧灼,很快便黑了一半,眼瞧着便要化作一团灰,可下一刻,那炭盆上的茶壶却噗噗响起来,煮沸的茶水从壶盖中溢出来,瞬间便将炭火打湿了。

他一愣,下意识去提那茶壶却忘记了垫布,冷不防被烫了一下,诶呦一声便将那茶壶连盆一起打翻在地。

青烟四起、茶水飞溅,唐慎言一边暗骂,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起那茶案上摊着的几卷闲书来。

被茶水溅湿了半边的书册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冒着热气的茶水漫上地面,唐慎言盯着书封上那片仍在蔓延的水渍,手上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人却突然笑了。

那笑并不轻松,却有几分感慨。

他放弃了查看那些书册,只抬手将它们扔回到茶案上,整个人躺回藤椅,再次抬头望向头顶上那空落落的枝头。

落什么鸟不好,偏要落只杜鹃鸟。

落只杜鹃鸟也就罢了,偏还要当着他的面啼上两声。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

唐慎言一声叹息,面上再次恢复了往日坐堂时的气定神闲,重新烧起炭盆,抬手再次将茶壶续满。

不知过了多久,那听风堂后巷中又断断续续响起哼唱小曲的声音,路过的街坊邻里听见了,心中都要纳罕片刻。

这听风堂没有生意可做,坐堂掌柜倒不着急,竟还有心思哼小曲了,真是不知愁啊。

第151章 通关窍

巳时刚过,接连晴了几日的天又阴了下来,空气中有种涌动的潮湿感,闷热水汽在各个角落里凝结,酝酿出一个漫长的雨季。

九皋的天说变就变,街头巷尾跑生意的小贩们早已见怪不怪,扯草席的扯草席、裹油毡的裹油毡,裤腿子高高挽起,准备迎接泥泞的一天。

赏剑大会的第三日如期而至,胆大的已早早在城外湖畔伺机而动,胆小的便窝在城里清点起这些天生意所得,末了议论几句天气,说那璃心湖上定会起风,话里话外颇有些酸意,都巴不得那些风口浪尖上淘金的“贼船”多翻几条才好。

城东闹市深处的干鱼巷子,生意红火的面摊烟气袅袅。食客来来往往、吵吵闹闹,没有人留意到那面摊角落里坐着的那群灰头土脸的汉子,只当是哪家赶了几天路刚进城的商队苦力,此刻正寻个地方吃饭歇脚。

陆子参端着面碗穿梭其间,嘴上招呼着伙计再添一把柴。他其实也刚回到这面摊不久,尽管一身疲惫,竟还能在起锅间抽空换了一条雪白的布巾扎在腰上,瞬间便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去了。

几大碗素面端上桌,众人当即埋头吃起来,显然早已习惯了这日夜颠倒、屡受挫折的查案生活,唯独那年纪尚轻的段小洲苦恼不已,迟迟没动筷子,顶着两个黑眼圈生着闷气。

“那慈衣针就算有再大的能耐,总不会修得是通天遁地的法术、能直接让一船货在那湖面上凭空消失吧?”

趁他别扭的这工夫,郑沛余面前的碗已见了底,闻言不由得也有些心生怀疑。

“难道是我们彻底找错了方向?或许对方只是虚晃一枪,昨夜的璃心湖根本无事发生。”

桌前一阵沉默,半晌,那面色疲惫的年轻督护才缓缓开口。

“敌在暗、我在明,若我们未曾抓住他们的尾巴,对方本可以按兵不动,不必急于在昨夜动手,又冒着暴露的风险将那慈衣针从我们眼皮子底下劫走。”

他的话很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力,顷刻间便缓解了众人奔波一整晚却无功而返的气闷。

他们确实已经抓到了那只搅弄风云的手,只是还未掐准对方的命脉、寻到症结真正所在。

上一篇: 何处寄相思 下一篇: 青山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