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夺春色(100)
“殿下,安心。”
刘冉连夜逃跑,刘家倒台,曾经密切合作的伙伴已经变成了暗地里一把锋利剑刃,随时可能刺回来。
皇后恐怕已经坐不住了,皇帝远在行宫,她没法继续下毒,那么只好......
“殿下,文公子来了。”
文澜特地来到行宫,必是有要事相商,君卿快速梳洗好便往外走去。
陆彻要去暗中调配兵力,便先行一步,走出小院,只见文澜面色冷峻站在门前等候。
之前无论何时见到文澜,他都是一副和煦模样,如今却反常,陆彻暗笑。
“文公子,别来无恙。”陆彻主动走上前打招呼。
文澜仿佛没听到一半,微微转身朝向一侧,不看陆彻。
“文公子,天气渐凉,锦鲤受不得天寒地冻,还需注意一二。”
提到锦鲤文澜就来气,整整三日过去,那条锦鲤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踪迹全无。
有时候文澜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或许公主根本没赏他锦鲤......
但是面对陆彻,文澜还是有些脾气的,他拱了拱手,“陆将军,不劳您费心,锦鲤我一直放在屋里养着。”
陆彻又笑了,“哦?那还是别放在窗前桌上了,小心有猫儿打翻了,覆水难收啊。”
他怎么知道在窗前桌上?他怎么知道在窗前桌上!
“你!是你!”文澜难得高声起来。
“告辞,文公子。”陆彻笑着摆了摆手,转身上了马离去,高高束起的马尾轻轻晃起,昭示着某人十分不错的心情。
简单的发髻,几颗南珠点缀发间,不戴金银配饰,只戴些南珠与绿宝石,一身轻便行装,显得君卿英姿飒爽。
文澜才从陆彻荒唐行事的愤怒中缓过来,见到君卿高高领口处不经意活动间露出一点红痕,刚刚平静的心又激荡起来。
冷风吹过,君卿领着文澜在茶室坐下,这才开始说起正事。
“刘家盘根错节,这些年来鱼肉百姓,尸位素餐,我收集了许多证据,殿下,您看是否今日呈上去?”
君卿接过卷宗,密密麻麻全是罪证。
她唤了踏雪进来吩咐了一句,不一会,踏雪托了个梨花木盘走入。
君卿从木盘中拿起一直卷宗递给文澜。
文澜细细读起来,原本平静的脸上慢慢爬上些震惊、不可思议、愤怒的情绪。
“刘家竟然敢!皇后竟然......”他有些慌张看向君卿,这是天大的事。
君卿浅笑着点了点头,那些证据十分齐全,认证物证具在,只需根据证据核查一番。
"一同呈上去吧。"这也算是刘家罪证之一。
文澜思忖片刻,站起身跪地道:“殿下,太子通敌叛国证据我已经整理好,愿一同呈给皇帝。”
“文澜,点到为止即可,太子罪证皇帝心里有数,这段时间来密而不发,本就是有意维护,你何必以身入局扳倒太子?”
她知道文澜是想趁这个机会彻底扳倒太子,让太子再无翻身机会,但是他以一己之力肃清刘家张家甚至太子,皇帝将永远心怀芥蒂,永远猜忌。
“殿下。”
“不能轻举妄动,将刘家罪证呈上去后立刻返京。”君卿冷了神色,现在行宫十分危险,她不想把文澜牵扯其中。
文澜没再坚持,他一向听君卿的吩咐,当初君卿说叫他做驸马,他愿意的;后来君卿嫁给了陆彻,他也默认了;现在君卿只叫他呈上刘家罪证,他自然也是听的。
秋日的雨总是来得急,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便阴云密布。
君肃晨间刚听了君盈被刘冉气得小产的消息,气还没消下午又见了文澜。
君臣之间话不多,君肃看着那一摞卷宗,捡起最上面那张缓缓看了起来。
文澜看着原本四平八稳的皇帝慢慢颤抖起来,眉间像是堆了千年积雪,冷得让人心里打颤。
“放肆。”
君肃右手拿着卷宗,左手摁着太阳穴,“放肆!”
稀里哗啦,桌上玉瓶、砚台、玉笔洒落一地,君肃有些站不住,晃晃悠悠坐了下来。
葛福忙走上前搀着,急切道:“陛下,陛下莫要动气,小心身子啊。”
“滚!”君肃挥开葛福,怒吼一声。
“刘家人,张家人,男丁一个不留!”说着开始拟旨。
挥毫泼墨,片刻写完,君肃终于有些撑不住歪歪坐在龙椅上,喘着粗气。
算计,又是算计,他最厌恶别人算计他,更何况,张氏这个贱人竟敢毒害他!
文澜拿了圣旨便骑了马往临京去,风起雨渐渐下大起来,他身穿油衣将圣旨稳稳护在怀里。
走出很远,只见一队人马往行宫方向快速奔去,没有禁军标志。文澜隐在树丛后躲过那些人视线。
电光火石间,他忽然心脏紧缩,顾不上豆大雨点砸在脸颊上生疼,他攥紧缰绳绕路往行宫疾驰而去。
第59章 你要相信我 我信你
君肃晕晕沉沉, 行宫上下忙得人仰马翻。
行宫建成时间不长,不像皇宫那般完备,此刻君肃出气长进气短躺在床上仍瞪着双眼生气。
丽妃在一旁侍奉汤药抹这眼泪, 忽然, 她的手被一只苍老的大掌捉住。
“你说,你是不是也想让朕死?!”苍老浑浊的声音中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