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国极昼(125)

作者: ELKA 阅读记录

陆朝深没养过狗,但他的狗还算不错,邻居家那只金毛就特别喜欢他。

他本想试着过去摸狗狗们的头,结果一过去,所有的小狗都摇着尾巴一拥而上,要不是有绳索牵着,他估计会被扑倒。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会发生,麦朗在其他小狗蹭上来之前,把陆朝深抱得远远的。

训犬师在调试绳索和检查雪橇,另外有人负责给他们讲注意事项。

这次来体验雪橇的不止他们俩,其中还有好几个中国人,麦朗边听边给陆朝深翻译,大家都在看他。

准备工作就绪,两人穿好特制的防寒衣物,袜子和雪地靴,提前入座。

麦朗看着陆朝深,不说话。

陆朝深察觉到身旁的目光,转过头问:“想什么呢?”

“我在想...”

麦朗的眼睛有些失焦,直接回答:“你是攻还是受。”

“……..”

这句话的音量不大,但所蕴含的信息过于特殊了,那几个中国人不约而同地放下手机,抬起头看着他们俩。

陆朝深扶着额,装作没听到。

好在这样的场面没有持续多久,小狗们的主人拍拍手,一支狗狗大军,蓄势待发。

一声令下,几声急切的吠叫呼应,雪橇快速启动,小狗爪扑腾扑腾带起一片如雾般的飞雪。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感受到一些轻微的颠簸,但很快就平稳下来。

经过22个小时的黑夜笼罩,罗瓦涅米被一抹微弱的金光临时点亮,正前方的天空呈现出浅粉色和淡蓝色的渐变。

大地之上是一层厚厚的积雪,伴随着迎面的寒风,雪橇驶入一片雾凇雪林。

这里的树不社恐,但坚忍。

冬日里养精蓄锐,囤积胆识和勇气,在极昼来临时,配合融化的积雪和不灭的天光,努力生长,最终绵延至远方,与天际线相接。

到了一个岔路口,搭着他们那一辆的雪橇的小狗们突然变道,走向另一条路。

陆朝深下意识地看向麦朗。

“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

麦朗说话说得很大声,避免被呼啸的风雪卷走。

两边的树木逐渐稀疏,视野变得开阔,雪路上被雪橇碾出的痕迹也变得明显。

这是一条通往海边的路,指向无垠的冰面。

离开岸边,小狗们像是接受到了什么信号,进行最后的冲刺。

不远处,矗立着一艘黑色的船,五分钟后,他们在距离船50多米的地点停下了。

陆朝深下了雪橇,轻轻抚摸着小狗们的头和背,跑了那么久也累了,它们没有刚才那么旺盛的精力,只能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他的手,屁股后面的尾巴摇得飞起。

同行的训犬师忍俊不禁:“They really like you(它们很喜欢你)”

陆朝深笑了笑,拉着麦朗和小狗们拍了几张合照。

突然,一声鸣笛撕开了海湾的寂静,身后有不少人坐着雪地摩托飞驰而来。

“走啦哥,”麦朗说,“船马上要开了。”

“来了。”

陆朝深给小狗们挥了挥手,走过来,“我看今天的行程里没说要坐船呢?”

“那只是大致流程,”麦朗说,“而且这不是普通的船。”

麦朗没说完,上去后,有专业人员负责给他们讲解。

这艘船叫“桑普号”,1960 年诞生在赫尔辛基的船厂。

从外表看,没什么特别的,但这艘船确实不普通——它是一艘核动力的破冰船,专门从事开辟冰冻海面作业。

“桑普号”在二十岁那年退役,成为了一座移动的博物馆,搭载想要体验破冰的游客。

介绍完毕,破冰船缓缓前进,陆朝深安置好无人机,记录破冰的画面。

冰层碎裂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称得上是温柔,就算代入一下也不会感到痛苦,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冰块被抛至船体的两侧。

在浩瀚无垠的雪原中,勾勒出一笔凝固的深蓝。

远离陆地,冰面不再是整齐划一的一大块,破冰船开到一个地方就停下了。

广播里也下达通知,让所有的游客在船尾集合。

接下来的活动,是每一位坐上破冰船的游客都将体验到的,冰海漂浮。

工作人员指着一排颜色十分鲜艳的橙色防水衣,说了一大堆,麦朗总结了一下,说道:“这些衣服是由某种橡胶制作而成的,能够防水保温,等会儿,我们要穿着跳海。”

“跳海?”

这未免说得有点太恐怖了。

“真的啊,”麦朗说,“你看那边都有人穿着衣服下去了。”

舱门口已经排着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穿着防水衣,行动起来有点困难,只能摇摇晃晃地挪动,看起来像是企鹅。

不过入水时却没有企鹅那样丝滑,如下饺子一样,“咚”的一声跳入海中。

从远处看,橙色的企鹅们变成了向大海妥协的煮熟小龙虾。

陆朝深把昨晚拿到明信片放在了储物柜里,避免打湿。

海水黑得不见底,对于一个有深海恐惧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项一挑战。

但和麦朗一起下去之后,他发现,好像没有那么可怕。

防水衣提供了很强的浮力,除非海底有什么未知生物拖着下水,否则根本不会沉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着非常厚实的隔热层,在海里根本感受不到有水的存在,感觉像是被一股魔力给托了起来,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自在地在海面上移动。

冰冷的海水不适合嘻嘻打闹,大家待在安分守己,待在被浮冰包围的圈里,和儿童乐园的小小泳池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