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们烧砖人少,主要是为了保密,不让烧砖技术泄露。出去,现在既然都知道了,那他们只能改变方法,争取以量取胜。
不改变不行,不改变以后其他人都会烧砖,他们家砖就卖不出去了。
只要他们把砖价格压下来,这样一来成本就可以阻拦不少人。
“原来瓷砖是平的,我还以为瓷砖也是方的,样式跟瓷枕差不多,原来并不是。”
“那咱们要试着烧制吗?瓷砖恐怕没多少人买吧。”毕竟瓷砖比青砖价格都贵。
“不,你不了解那些贵族们,他们才不在乎价格,只要能合他们心意,更别说瓷砖效果比地砖还实用。”
“瓷砖铺地更明净,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诸朝贵族们看到瓷砖铺地的效果,眼睛发亮。
他们住的一般都是大宅子,大宅子地上铺砖,已经是身份的象征。
可是跟光滑便于打理的瓷砖比起来,地砖一下变得灰扑。
这好面子的贵族们怎么能忍,他们让人去定瓷砖,至于价钱,他们不在乎。
【古代因为会烧砖,砖的价格比较偏平价,而木材不是。
那些普通木材也就算了,那些好的木材,堪称价值连城,所以古代许多有名的建筑,都是用名贵木材建造的。
而烧火做饭和建房子,是古代木材消耗的两大来源,加上古人没有。种树习惯,以至于咱们今天面临木材匮乏的危机。】
听姜叶和江雪又提起后世木材危机,诸朝古人们咳嗽,“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种树了!”
虽然他们还砍伐树木,但已经比之前光砍不种好很多。
【像我国古代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现在被我们称为古建筑,毕竟现在大家建房,很少再用木头。
所以木质风格的建筑,也越来越少。】
“后世不用木材建房,那用什么建房?”
“后世应该都是砖房吧,毕竟前面说过,后世木材数量不多。”
【当然纯粹古色古香的建筑,现在也非常少见,因为翻建时,跟建筑同款的原材料已经没有,且古代的风格,不是很符合我们现在的习惯。
就像窗户,古代的窗户窗棂是用纸糊住的,整体光线并不通透,我们现在把它们换成玻璃,看着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
说着,视频里,出现后世的古建筑,那些建筑和诸朝古人记忆中的建筑,差别很大。
“他们的窗户怎么是透。明的?上面真的有东西吗?”玻璃的通透,让人十分怀疑。
“玻璃是什么?是琉璃吗?可琉璃也没这么透啊?”
前面朝代的人,对于玻璃十分陌生,很多人也不认识玻璃,不过倒是知道琉璃。
“居然是玻璃,玻璃窗户……”这是明清时期的古人,明清时期,华夏也有了玻璃技术。
可是那么透。明的玻璃窗户,哪怕是明清时期也做不出来。
【古人的窗户为了美观等原因,把窗户设置成一个个小格子,不过小格子,很难体会到玻璃窗户的美。
而玻璃窗户,大块的才美。】
视频画面从窗棂转到别的地方,只见那是一块通透巨大的落地玻璃,被安装在走廊上,透过玻璃,让人的视线对院中的风景一览无余。
那是一种让人震撼的美,深深吸引住诸朝古人的视线。
“后世的玻璃,怎么那么大?”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就不怕碎吗?”明清时期的玻璃匠人们反应过来,十分疑惑。
玻璃他们也会制作,颜色问题他们还能够理解,可是那么大而平整通透的玻璃,他们绝对做不出来。
比如平整度,小玻璃他们可以弄平整,可那么大块的玻璃,怎么弄平整?
还有玻璃硬度,后世的玻璃,居然可以装到户外,就不怕被风吹碎吗?
“玻璃好漂亮,我们也要玻璃。”诸朝贵族们不关心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他们只是单纯想要。
底层百姓们也恍惚,“如果用玻璃做窗户,哪怕是咱们的窗户,光线也能好一点。”
“如果古人也有玻璃的话,那他们一定能造出更多好看的建筑!”李斯等古人,以后世人口吻感叹道。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被姜叶和江雪看到。
姜叶和江雪轻笑,【其实我国玻璃很早就出现过,但并不稳定。
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技术,而是冶炼温度达不到。】
【玻璃工艺并不复杂,可它的冶炼温度很高,比如最简单的平板玻璃,冶炼温度需要1200度,像更坚固的钢化玻璃等,需要1800度以上。
瓷器冶炼温度也是1200度左右,但玻璃的冶炼温度上限,比瓷器更高。】④
【且除了温度问题外,制造玻璃还需要高纯度的碱,而我国古代很缺少那种天然的碱矿。
至于我们今天为什么不缺碱,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有海水制碱法。】⑤
【但对于古人们来说,可不会什么海水制碱法。
没有足够的碱,玻璃技术也就没办法发展。】
“碱,海水制碱法,方法都有了,你们赶紧把玻璃做出来!”诸朝贵族们高兴道。
手下:“……”那什么海水制碱法,他们压根看不懂啊!
有。种他们明知道答案,却无法照抄的无力感。
【像我们今天,既不缺温度,也不缺碱,如此一来玻璃成功实现量产,玻璃价格大减价,大家都能负担的起。】
“那么漂亮的玻璃,后世价格居然很便宜?”诸朝百姓们睁大眼睛。
尽管他们渴望拥有窗户那么大的玻璃,但他们也做好玻璃价格昂贵的准备,心里是把玻璃当做昂贵品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