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比之前连着火原因都不知道,还真是,小火只用东西一盖,就会消失。”有行动力强的人当即尝试了下。
“这种方法,感觉跟火折子差不多,火折子也是一盖,火焰就会变小。”也有人联想到日常所用。的火折子身上。
【如果是大火,请迅速用水打湿衣物并掩住口鼻,然后尽量贴着地面匍匐逃生,因为大火产生的浓烟,会因为风的原因呈上升趋势,导致下方还有少量空气。
所以请大家在大火来临时尽量冷静,争取快速逃生,接下来我们会请观众们一同演示,第。一步,先把手边的衣物用水等无害液。体打湿……】②
“我们也要跟着做吗?”
“无害液。体,这是不是说,没有干净水的情况下,尿也可以?”
“当然行,都发生大火了,这时候还顾得上水尿问题吗。”
“下一步我记得是掩住口鼻蹲下来,匍匐前进,匍匐就是趴着,额,趴着根本动不了。”
有人尝试着练习大火的正确逃生方式,结果发现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跪着压低身体也行,果然,虽然离火很近,可最下方却不怎么呛人。”
有人模拟出类似大火一样的灾情,验证其说法。
可能会有人觉得他们小题大做,可对于诸朝古人们而言,这可是活命的本事,哪能容他们不上心。
且比起用脑子记,灾情模拟更能让他们印象深刻,不光大人们对这事上心,还带着孩子们一起。
“算起来,无论是咱们的泥巴稻草房,还是木头建造的房子,都挺容易着火,算下来还是砖瓦房防火效果好一些。”
“砖瓦房里面也有木头,不可能全是砖头,真烧起来,危险同样不容小觑。”
【请大家留意房子周围是否有这样的标志,这是消防栓,安装好后,可迅速出水,从而灭掉火焰。
这是消防栓的安装和使用步骤。】
诸朝古人看到橘黄小人们从一侧拉出一条橘黄色的皮管,就像他们说的,皮管快速出水,从而喷向嚣张的火焰,对火焰进行压制。
“这个,咱们没法学啊……”他们又没有消防栓。
“后世水源挺便利的,像咱们要是没有备用水,就得去一桶桶的打水,速度肯定会慢不少。”也有人若有所思,受到后世启发。
【除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还有消防栓、灭火器等相应的使用方法,大家还可以拨打我们专线,我们会尽快赶到火灾现场实施救援。】
最后,消防小人们总结,并报出一个对诸朝古人们很陌生的东西。
“尽管还是有些不懂,不过我想我知道他们什么身份了。”
“他们是什么身份?”也有人没反应过来。
“原来是后世的‘火师’。”春秋战国的古人们恍然。
火师,周朝时消防员们的称呼。
“救火兵丁。”这是元明时期人们对消防员的称呼。③
“他们说联系他们,怎么联系,他们要是离的太远,等他们过来,火估计都灭了。”也有人对后世的救灾速度不指望。
就像他们身边的灾情,大都靠自救,不是官府的人不干活,而是一来一回,很花费时间。
【说完火灾,接下来说水灾。
水灾分快慢,慢的水灾会让大家有足够的转移时间,如果预感到水灾来临,可以快速准备日常衣食去往地势高的地方等待救援。】
“那快的水灾呢?慢的水灾我们不担心,就怕那种又急又快的大水,说来就来,根本不给人反应的时间。”诸朝古人们叹道。
纵观水灾伤亡,大都是急洪造成。
【关于速度很快的水灾,临时准备是来不及的,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大家要对自己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洪水的事心里有数,因为发生过洪水的地方,很可能再次发生洪水。
条件允许的话,比如多水灾的南方,大家可以备上一条船,船上放些日常用品,洪水来临时,船是很好的交通工具。】④
“没有船,但木板行吗?以前我用木板浮在水面过。”
“应该行吧,毕竟咱们也不是家家都有船的,最重要的是听到他们说的没有,发生过洪水的地方很有可能再次发洪水,咱们这里以前就发生过洪水……”还没说完,人就脸色煞白。
【除此之外,洪水来临时,避免靠近河流,因为洪水往往通过河流等渠道涌上岸,且洪水到来,会冲垮沿岸泥土,人靠近处境会变得非常危险。
而洪水到来以后,食物、水源等入口的东西,也不要再吃,因为洪水里蕴含许多细菌,让食物和水源都不能再入口,友情提示,哪怕是密封状态的食物和水,也不可以,因为细菌已经进入,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⑤
“泡过水的食物和水都不能吃,那我们得损失多少?”诸朝古人们想到家里的粮食,本以为能安全一点,结果也不是那么安全。
“算了,还是尽可能准备船吧。”他们叹气。
“难道那细菌,就是洪水过后,人们疫情的罪魁祸首?”有大夫们留意到细菌的存在,因为他们知道洪水时,人们会吃被水泡过的食物和水,然后伴随着洪水退却,就会爆发大范围的疫情。
“既然肉眼看不到细菌,那后世又是怎么看到的他们?”
【除此之外,水灾问题还可以通过源头控制,比如加固堤坝,沙袋阻水等方式。】
消防小人们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诸朝古人们就非常愤怒,“我们堤坝用。的都是废料,一冲就垮,难怪阻挡不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