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搭配华夏传统服饰,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
“木屐就是屐履啊,哪里怪了?”诸朝古人们看看图片上的衣服,再看看鞋,没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木头鞋,穿时间长了,确实不怎么舒服,不过短暂穿一下,还是可以的。”也有人从木屐的舒适方面找原因。
【首先大家要知道木屐的起源,那就是华夏,木屐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鞋子款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外来物。
只是后来随着宋元明清等时代禁锢,木屐渐渐没落,然后木屐传入日。本,被日。本奉为传统服饰之一。】①
【到现在,我们华夏已经没有了木屐身影,当人们再看到木屐这种款式的鞋子,会第。一印象就认为这是日。本的服饰,然后这种穿着方式会受到人们的批判,从而心里自卑,进而怀疑自我。
而从鞋子上的观念,我们也能侧面看出外界对我们彼此的服饰印象,那就是自己人都不认为木屐是自己家的东西,又如何能让外人知道木屐真正的起源。】
“又是日。本,先是宋朝点茶,再是屐履,不是,他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得益于银矿,诸朝古人们对日。本并不陌生。
可木屐一事,还是让他们诧异,因为点茶也就算了,好歹还能和高雅沾边,可是鞋子,那可是日常用品。
总不可能日。本,连自己的鞋子款式都没有?
要不然干嘛把别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
随着时代发展,华夏逐渐淘汰木屐,可这不代表华夏古人们就不再喜欢木屐。
尤其是那些喜欢穿木屐的朝代,心里难以接受他们喜欢的鞋子,未来居然成了别人家的。
“那照后世说法,咱们这些穿木屐的老祖宗,也不伦不类了!”
他们生气,既气愤把别人家鞋子当成自己家的日。本,又气愤后世连木屐起源都忘了的后人们。
“这就是文化印象吗?难怪后世要把咱们的衣食住行,也当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后世如果不强调这些东西的起源,等未来东西被人占有,时间长了,就会真成别人的。”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下,对日。本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船队已经出发。
【由于咱们不在意,人家日。本那边大力宣传,所以很多人固有印象里,木屐就是日。本的服饰。
以至于穿木屐搭配我国传统服饰,则会被人说是日。本人,说风格是日风等,只能说咱们传统服饰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姜叶和江雪叹气。
诸朝古人们听的气血上涌,“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明明是中式风格!”
要真是日风,他们也不至于这样激动,而是明明是自己家的东西,外界却不认为是自己家的东西,这种感觉让他们十分憋屈,想要怒吼发泄。
【木屐的款式,其实不止平面那款,有的还带鞋面,虽然不知道木头鞋穿进去的感觉怎么样,但应该不会很难受。
说到这,跟大家介绍一款鞋:谢公屐/履,发明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以前知道古人喜欢谢公屐/履,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接下来跟大家讲解一下。】②
“灵运,是你的谢公履。”友人们为谢灵运高兴。
谢灵运也高兴,但没太高兴,“你们觉得,南北朝是个怎样的时期?”
“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动荡,不如汉朝安稳,甚至连魏、晋都比不上……”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办?”友人们迷茫道,只觉得眼前看不到未来。
从天幕他们知道未来会安稳,可他们身处其中,那种安稳,距离他们是很远的。
“是谢公,可谢公身处的南北朝时期,唉。”李白听到偶像名字,十分高兴。
可是想到偶像所处的朝代,情绪低落下去。
“太白兄,谢公那边会好的,因为咱们有了天幕。”
“就像,咱们避开了安史之乱一样。”杜甫在李白耳边轻道。
因为天幕出现,唐明皇李隆基处置了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虽然依旧无法阻止地方起义爆发,可是比起安史之乱直接死去的人数比,已经算少,他们也不能再奢望更多。
所以杜甫觉得,天幕能改变唐朝的安史之乱,自然也能影响到南北朝那边。
“你说的对,谢公他们不知道未来也就算了,要是知道,一定会努力改变,就像我们大唐一样。”李白心情好很多。
【谢公履,就是一种带鞋面的木屐,不过跟其他木屐不同的是,谢公履它的两个屐齿是可以拆卸的,上下山时,通过去除前后屐齿,可以让登山变得更加轻松。
诗仙李白就写过关于谢公履的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对了,谢灵运还是李白的偶像。】③
“偶像?”谢灵运不懂偶像意思,不过看语气,应该是夸赞。
“而且对方还是诗仙!”诗仙称号,又何尝让人不好奇。
“咳咳,天幕,谢谢你!”
李白激动的满脸通红,不仅是被酒呛到,还因为情绪让气血上涌。
“太白兄。”杜甫连忙给李白顺背,并轻笑,“我能理解太白兄的激动,因为我对太白兄也是这样,太白兄也是我的偶像。”
知道李白对谢灵运的喜欢,杜甫很快理解偶像含义,然后对照到自己身上。
“咳咳!”
李白又咳嗽起来,这次是不好意思。
【谢公履算是最早的登山鞋,后来随着发展,我们有了更多款式的登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