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贞还以为姚黄要跟她说什么秘密,听到这话,淡淡地嗯了声。
姚黄笑容不改:“那三弟妹准备在长公主府住几日?我也要回娘家,却不知道住多久合适。”
郑元贞:“……可能会住个三五晚,但三殿下也会随我同住,二嫂的话,最好先跟二哥商量商量。”
长公主府不比王府差什么,她与庆王住多久母亲都不会介意,也能按照王府的饮食招待他们,姚家能吗?
姚黄听懂了郑元贞的话外音,不过她也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所以并不在意。
上了马车,姚黄便跟惠王爷提起了明日回娘家拜年的事。
惠王爷肯定得陪她回去,住的话……
姚黄主动道:“我家条件简陋,没有地龙王爷肯定不习惯,王爷吃过午席回来就好,我嘛,王爷能允我在家住几晚?”
赵璲:“民间俗例可住多久?”
姚黄:“那可没个定数,爹娘舍不得女儿女儿婆家又没事的话,住七八天的都有,爹娘不欢迎女儿或是婆家需要女儿操持,那就只住一晚甚至当天就走的也有。”
赵璲想,姚家肯定欢迎王妃常住,王府则没什么俗务必须王妃亲自操持。
看着王妃那双期待的眼,赵璲道:“随你,三五日、七八日皆可。”
姚黄笑道:“七八日太久了,王爷舍得我我还舍不得王爷呢,就住三晚吧,初五晌午王爷过来接我,在我家吃顿饭咱们就回来。”
赵璲:“好,需要安排侍卫吗?”
姚黄:“当然要了,毕竟长寿巷那一排十七八岁的年轻儿郎都是我的竹马,我可不想因为没有侍卫盯着传出什么闲言碎语到王爷的耳里。”
选秀赐婚之后宫里或王府给小门小户的姚家安排侍卫,就是防着准王妃与外男来往,年前李廷望才在惠王爷面前露过脸,还让惠王爷小酸了一把,姚黄更得谨慎了。
惠王爷:“……”
大年初二,惠王爷陪着王妃来给岳父岳母拜年。
婆家要给新媳妇丰厚的压岁钱,新姑爷在岳父家里也有同样的待遇,才进堂屋,罗金花就不太好意思地递给惠王爷一个红通通的封红,解释道:“这是民间的俗例,图个吉利喜庆,还望王爷不要嫌弃。”
赵璲双手接过,道:“岳母不必见外。”
惠王爷刚要将封红收进袖口,王妃突然伸手,抢走封红打开提出一截银票,惊讶道:“五十两?”
罗金花涨红了一张脸,瞪女儿:“故意臊我是不是?”
五十两银票掉在王爷女婿脚下,王爷可能都懒得弯腰去捡。
姚黄朝惠王爷解释道:“我们长寿巷的街坊,家里条件跟我们差不多的,第一年给新媳妇新姑爷的压岁钱基本都是十两银子,我娘还咬牙切齿地念叨过呢,说将来我哥娶嫂子或是我嫁人,她也得出这么多,如今我家家底还是那样,我娘却舍得出五十两,可见她有多满意您这个姑爷。”
惠王爷因为王妃的调侃垂了眼。
姚黄将封红塞进他的袖口:“快收好,等会儿我娘可能要后悔。”
王爷在此,罗金花拿女儿没辙,不然非得打女儿的屁股。
吃过午席,惠王爷要走了,姚黄带着家人出来送他。
车门很快关上,隔绝了双方的视线。
张岳带着一个侍卫留了下来。
大概一个时辰后,惠王爷派了飞泉过来,怀里抱着一件王妃常穿的狐皮大氅。
姚黄在堂屋单独见的飞泉,瞧着那贵气得与自家格格不入的大氅,姚黄无奈道:“带回去吧,我可不想跟街坊们显摆。”
飞泉笑道:“王妃可以不穿,但这是王爷的一片心意,王妃就收下吧。”
姚黄只好让阿吉将大氅抱去她的西厢房。
飞泉跟着阿吉一起出去,低声嘱咐了一句。
等飞泉走了,阿吉整理大氅的时候,从袖子里面掉出一封信,上书“王妃亲启”。
阿吉赶紧拿去给王妃。
姚黄拆开信,先看到了里面的两张银票,每张都是一百两,再看信纸,上面就一句话:回家小住,莫让岳父岳母破费。
姚黄笑了,将两张银票递给母亲:“给,您的好姑爷孝敬您的。”
罗金花不肯收,红着脸数落女儿:“都怪你多嘴,你不跟他哭穷,王爷哪里会送这个。”
姚黄:“娘先装阔气的,哥哥考完武科举差不多也该娶媳妇了,您给王爷五十两压岁钱,恐怕就没银子给大哥娶媳妇了吧?再说了,我那话才不是跟王爷哭穷,是想让他知道我爹我娘虽然没多少银子,待姑爷却诚心诚意,在王爷那,你们这份心意比给他五百两更让他高兴。”
罗金花不说话了。
姚麟瞅瞅母亲再瞅瞅妹妹,道:“我可没着急娶媳妇啊,大不了过两年再娶,等我考上武进士封官有了俸禄,我自己攒礼钱。”
姚震虎瞅瞅媳妇再瞅瞅儿女,耷拉下脑袋:“怪我,如果我有本事升官……”
罗金花一根手指头戳过来:“闭嘴吧,没人嫌弃你!”
就丈夫这脾气,不升官才是好事,升了她更要提心吊胆了,唯恐丈夫卷进什么官场是非中。
在家人身边待了一下午,天很快就黑了。
阿吉跟姐姐巧娘睡去了,今晚罗金花陪女儿睡,西厢房的炕烧得热乎乎的,女儿的被窝也提前塞了汤婆子。
母女俩一直聊到三更天才睡下。
初三一早,姚黄派张岳去给惠王爷传个口信儿,于是,快午时的时候,惠王爷又坐着马车来了长寿巷。
吃过午饭,姚黄陪着惠王爷一起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