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江湖从开宗立派开始(274)+番外

作者: 月影一梦 阅读记录

茶楼名为“清幽阁”,起初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只因为,三年前洛阳也有一个名为清幽阁的宅邸,乍看之下与寻常的富贵人家无异。但是,过往的人心照不宣地对此避而不谈。

清辞、幽昙,这还只是清幽阁中的两个女生。但是,仅仅这两个名字,已经足以让中原武林视之为梦魇。

传言道,清辞幽昙,一正一邪。

一个是丞相小女宁清辞,13岁相府被屠,清辞换下淑装。仅仅三年,16岁,踏上江湖的清辞凭借短剑碧霄镇各方邪魔,大小帮派为之一震。然,当清辞终遇灭门仇人,世人所期待的那一战却未开始便已然结束。

另一个,无人知其身世,只知12岁的女孩屠尽灵台谷众生,夺走封印于谷中的昙灵剑,至此武林正派视之为心头大患。13岁,再屠丞相满门,幽昙之名俨然成了全国上下的噩梦。15岁,清辞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武林大小邪魔,杀至幽昙所创的昙灵教外。正邪相对,充斥的厉气却化解在一盏茶水间。

清辞、幽昙,这两个从一开始便被人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从此真正地连在了一起。此后,两人共营清幽阁,大有一统天下之势,直到三年前的风雨夜,一段传说戛然而止。

可是好奇,并不是总能得到如愿的答案的。今日的苏州城里,依旧宁静。

江南茶楼,微风轻动。

“姐姐,楼下有人说要见你。”一个侍女模样的年轻姑娘走入了茶楼顶楼的房间,青白的衣裙,20岁的容貌,比之阳台上的蓝衣女子略微稚嫩几分。

“哦?”蓝衣女子轻启双唇,略带寒意的音色飘出,“来的什么人?”坐在栏杆旁的她,一动未动,甚至视线也只是看着远方的虚空,未曾给侍女半分。

“似是哪家的公子。未曾见过的。”侍女答话。

轻轻闭目,只是片刻的沉默,蓝衣的女子嘴角勾起一丝难以琢磨的笑意,抬眼,起身。“我知道了,雾灵,你退下吧。”终于,视线扫过了侍女。

“是。”被唤做雾灵的侍女应声退出。

三楼的雅间里,年轻的公子手持着茶盏,似是在审视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在发呆。珠帘轻动,听得声响,待抬头时,雅间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位蓝衣的女子。

“你是?”公子看着蓝衣的女子,迟疑着。果然,不像呢。

“呵呵。”女子轻笑,在方桌另一边坐下,“公子连要找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吗?”

听闻此言,公子抬头仔细端详起了眼前的女子。

面纱后面掩藏了太多,但是此刻女子的眼中也是饶有兴致地等着公子的反应。

似乎能够感觉到,面纱后微微笑着的面容。“我……你……”公子试探着开口,但是却又止住了,沉思良久,方才再度开口,“3年前,在洛阳,你有没有救过一个书生?”

“公子说笑了。我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经营此处产业已是不易,何来去千里之外的洛阳救人一说?”蓝衣女子轻轻地笑了,如水的柔意一瞬间倾泻而出。

公子失落地轻叹一声,黯然摇头:“你不是她。她是不笑的。”

蓝衣女子并未接话,只看着眼前的人。

书生气的年轻公子犹豫再三终于将心中的话倾诉。

“我是当朝大将军的次子魏黎,3年前在洛阳城外不幸遇劫。虽是将军之子,我自幼是从文的,幸而遇到一位女侠相救。但我终究只问到她是清幽阁的人……”略缓了缓,自名魏黎的公子接上,“那时我身上没有值钱的东西,无以回报。不曾想……”

壶中只有茶,没有酒,但是人已醉。

蓝衣女子轻轻起身:“公子若是无事,便不再打扰了。”珠帘微动,悄悄出现的那抹蓝影再次悄悄消失。

一些故去的回忆浮现在魏黎脑海。

“多谢女侠救命之恩!”

“不必。我不是出于好心。”

“魏黎眼下没有可回报女侠的,不知事后……”

“我说了,不必。”

擦肩而过,不做停留。本以为能在此相交的两条轨迹,却是原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就此分别,再无联系。

3年前,同是一袭蓝衣。不同于方才茶楼老板的柔情,3年前的那个清晨,魏黎感受到的只是波澜不惊的寒意。

当朝武将之首,魏武峰,3年前率军平定北疆,大捷,回京领赏,却带兵杀进了皇城。就在血玉教血洗清幽阁的次夜。中秋无月,风雨满城。

魏将军的次子魏黎,也从那一天便离家出走,再未回去过。他终究是一个书生,读的是圣贤书,他不能接受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人。

日影西沉,江南茶楼,雅间中,魏黎独自趴在桌上。

原以为在这有着相同名字的清幽阁中,该是能找到她了。不过,也是啊,那样不染凡尘的侠女,怎么可能出现在这样一个俗世的角落呢?看来,魏家欠的,真的还不了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公子,醒醒,您已经睡了一天了。”

女生略带关心的音色在耳边响起,魏黎缓缓抬头,窗外的夜色落入眼中,这才意识到,竟然已经过去一日了吗?身旁那个青白色衣裙的侍女,正是今早的那个雾灵。

“抱歉,影响你们做生意了。我这就离开。”魏黎起身,留下了明显偏多的银子,但不做任何解释地离开了茶楼,被夜色吞没在街道的另一头。

“魏武峰次子魏黎。你究竟是一颗弃子,还是……这天下的变数?”阳台上,临着栏杆的蓝衣女子看着魏黎渐渐远去的身影,淡淡地自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