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闯江湖从开宗立派开始(326)+番外

作者: 月影一梦 阅读记录

清辞默然地点燃了薪火,燃起的火焰,吞噬了一切过往。直到此时,方才想起,数年前刚刚踏入江湖的自己,亦是孤身一人。

一切不过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罢了,或许……真的是十年一觉,不过一场梦而已。

只是别在腰间的两把匕首,反射着火光,提醒着那些真实存在的过去。

清辞轻轻拂过昙灵的剑鞘,出发那日,幽昙说过的话,犹在耳畔。

“还记得,当初去打明月教的时候,我们说过回来要一起逛街的。结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兑现。这一次,等灭了血玉教,我们一起去洛阳赏花吧。”

那时候,蓝衣的姑娘,很少见的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明明应该是愉快的话题,却令清辞觉得不详,微微皱眉反问道:“你不是说,像这样战前说什么约定的,多半是不吉利的嘛。”

回应清辞的,是幽昙不置可否的笑,然后转身看向大海的尽头,不再说什么。

眼前的火光吞没了一切,清辞却只是平静地坐在一旁。

原来这样的结局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吧?小昙是如此,轻羽也是。被世人传为薄情的少年郎,却唯有清辞明白他的真心。

那样的他,眼看着清辞倒在面前,自然是不愿独活的了……回忆如墓,佳人既绝,公子何复?

晨光熹微之时,火焰也渐渐熄灭。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若是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便是这江湖上留下的传说,那此刻,一切的传奇都终归于两个小小的盒子了。

这一夜,清辞没有落泪,夏凌澜也没有。

此刻,清辞已经起身,似是准备走向等候在一旁的马车。

凌澜知道,这一别,便是山高路远,再不会有重逢之期了。从此以后,她是桃花谷的大姑娘,而清辞也绝不会再度造访桃花谷。

视线停留在被清辞握于手中的昙灵剑,凌澜终是开了口:“你今后打算如何?”

“携昙灵,走江湖。”清辞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有几分冷。虽是回答凌澜的问题,却其实并没有看着凌澜的目光。

确实出人意料的,便是凌澜突然严厉而又果断的一声:“不可以!”

闻言,清辞抬头对上了凌澜坚定的眼神。

曾经如长不大的孩子一般,一路嬉笑打闹的夏凌澜,此刻竟皱着眉头,神情中满是认真。

对于凌澜的否定,清辞也确实露出了些许疑惑,便等待着凌澜的解答。

凌澜似乎有些紧张,双手不安地相互握着。毕竟她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而清辞却是统领江湖的清幽阁阁主。

但是,凌澜知道有些话,她不得不说:“昙灵剑你不能带走。这把剑是用灵术锻造的,里面封印了太多会吞噬灵魂的邪神。你不懂术法,带着它太危险。而且……小梦的笛子起名‘折柳’,你们不是有句诗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吗?小梦是在我们桃花谷长大的,而且桃花谷是最强大的幻术门派,昙灵剑应当由桃花谷封印起来。唯有这样才能还江湖一个太平。我相信小梦一定也是这么希望的!”

清辞知道,幽昙是南疆的女孩,昙族灭族以后,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住在桃花谷的,与凌澜的关系自然是闺中密友。

因此,虽然凌澜的话句句在理,清辞却明白,凌澜没有说出来的更深层的原因,自然是凌澜也想留下与幽昙有关的物件。

不过,清辞也明白凌澜说的也是事实,至少,这么多年来江湖上围绕幽昙生出的这么多是非,其实真正树大招风的不是幽昙而是这把剑。

“也好。”清辞答应地淡然,甚至没有商量是否可以将“折柳”留给自己。

那日,水灵交给清辞的仅有昙灵剑,清辞便猜测“折柳”是在凌澜手中。

明明此时若是做一个交换,也好留下些什么。但是,清辞毕竟不是凌澜这样还会撒娇的孩子,也已经不是那个藏不住心事的相府嫡女了。

凌澜接过昙灵剑,两人尚还未道别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两匹马儿匆匆奔来,停在了两人前方。

一蓝一紫两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姑娘翻身下马,蓝衣的是昙灵教现任教主影月,紫衣的是昙灵教的护法雾灵。

3日前,夏凌澜飞鸽传书通知了昙灵教,关于血玉教决战的结局。收到消息后,两人便日夜兼程赶来了雷州。

影月曾经见过清辞,此时下了马,便跑向了清辞。影月的衣裙上沾着些许尘土,及腰的长发也是凌乱的样子,红红的眼眶还有些肿,想来是哭了许久。

跑到清辞面前,不及缓过气来,便用哭得有些沙哑的声音问出:“教主姐姐果真已经……”话未说完,便再次落泪,连忙抬手抹去泪水,却只是弄得满脸泪迹。

后边,雾灵走了过来,冲清辞轻轻点头。这紫衣的姑娘也是风尘仆仆,微微半低着头,低垂的眼眸却依旧掩盖不了哭过后的红肿。

清辞看着影月,有些微微的愣神。

那年,清辞去苏州城寻找幽昙的时候,这个姑娘就曾经假扮昙灵教的教主与轻羽有过一战。

用幽昙的话说,影月便是替她做那些她不便亲自露面的事情的替身。

那时候,清辞只当是因为影月是昙灵教中唯一一个学会了昙灵剑的剑谱的人,直到此时才突然发现,眼前这个姑娘眉目间竟然是这么像幽昙的……

看着影月,清辞心中竟不禁刺痛起来,只好移开视线,手上递出一个用蓝纱绕着的小盒子。

清辞觉得或许应该说些什么,但是说什么呢?一句节哀,太过随意。一声抱歉,却又无用。终是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