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粥[破镜重圆](103)+番外
“既然你没有理想型,文章里就不着重描述她的故事了,等我写完把稿子发给你,没问题后再发送至账号。”
交代完剩下的事,不等景逸琛的反应,陆知鱼招呼远处玩疯了的学生,回教室上课。
进入十二月,建设镇总是在下雪,这会儿又飘了起来,新雪盖在旧雪上,好似新人会悄无声息代替旧人。
“没关系。”望着远处初见雏形的雪雕,三个小雪人牵着一个大雪人,是以陆知鱼和学生为原型。
走过去,轻轻扫掉大雪人身上刮来的枯树枝,对准脸的部分,画了个笑容。
“你一定会是我的。”
回到教室,还没等温度回暖,陆知鱼接到了编导小李的电话。
她说由于陆知鱼她们参加的那两期反响不错,节目组临时决定邀请她们回去做最后一期收官。
导师那边已同意,秦愿她们也没问题,只差陆知鱼点头。
“好。”陆知鱼应下,没有因为突然多出的行程做出什么反应。
别人都同意了,自己不去倒显得特殊。
目前节目更新了五期,前两期的播放量不仅是最大的,甚至还是网上切片最多讨论度最热的。
原因无他,一是常驻嘉宾阵容里有顶流路语知,二是学术组的精神状态十分符合当今大学生,刘强秦愿爆出来的梗一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
三是……裴林之的存在。
目前网上流传一句话:小火靠捧大火靠命,裴林之火靠剪映。
节目组的导演和裴林之的导师关系不错,在听说他要录制一档宣传扶贫成果的真人秀时大力支持,原先是自己上场,后来身体吃不消四处奔波,派来了得力弟子。
裴林之就是他派来的第三位弟子。
因为潜心搞学术,每一位弟子在正片中都不会露脸,裴林之也秉持着这个原则,可与以往不同的是,多了陆知鱼这个变数。
裴林之答应录节目的原因只有陆知鱼,以至于陆知鱼在哪里,他就会在哪里。
无可避免的,他的侧脸被剪进先导片,眼尖的网友恰巧关注到这一帧,使用剪辑软件来回拉扯,配乐加滤镜发到了短视频平台,意外爆火。
甚至冲上了第一热搜。
网络时代无隐私,仅凭这四秒,大家把裴林之扒了个底朝天。
西尔大学2020级校草,第一名拿到农科院名额,国内top1的农科大学研究生。
知名农科专家的弟子,母亲是知名律师,父亲是上市公司总裁,那些可能裴林之本人都不清楚的标签,一个个贴了上去。
甚至连他高三转去夏城的事情,也暴露在大众视线里,不过无人深究他去的原因,一众默认他是追随青梅路语知的脚步来到十八线县城。
一时间,二人CP粉与日俱增。
能炒到微博前几的热度,靠的不只是CP粉的狂热,还有路语知团队的煽风点火。
知道裴林之火了的那一刻,陆知鱼是悲伤的。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我皆是尘埃,那我们可以迎风起舞,如果你我天差地别,那我们只能台上台下,遥不可及。
当时的二人还没有和好,可以说是进入冰川时期,看不到一丝融化的迹象。
先导片的大爆让节目组很是欢喜,当天晚上增加了夜谈,以此庆祝。
陆知鱼还是缩在角落,听着大家对裴林之和路语知的恭维。
前者还好,会谦虚的回应表示感谢,后者只会微微一笑移开眼神。
躲在摄影机后面的工作人员咋舌,吐槽路语知甩大牌。炒CP。
陆知鱼离的近,听的一清二楚。
“那又怎么样呢。”编导小李凑过去,声音不大,刚好够她听见:
“谁让路语知有个红圈竹马和投资界老公罩着。”
第60章 路语知喜欢裴林之吗?
关于路语知, 陆知鱼是嫉妒的。
嫉妒是一个很奇妙的词汇,你无法给它评定褒贬,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会放在贬义里。
一定程度它会使人有奋起动力, 向更好的目标前进,一定程度它会使人蒙蔽双眼, 丧失理智。
对于陆知鱼,两种情况都经历过。
出生在农村,上学在乡镇,直到高中才真正接触到长在城里的学生,知晓这个世界存在五谷杂粮以外的美食和金碧辉煌的商场。
老实说, 有关自己是农村人的事情陆知鱼并没有多在意, 毕竟身边都是农村人。
每一个人在见到传说中的万达广场时都会齐刷刷哇一声, 没什么不同, 大家都一样。
如果没有人在自己面前显摆的话。
宋连琴是土生土长的夏城人, 小时候跟随父母在各大一线城市奔波,后来为了学籍才回到夏城安稳下来。
见多识广, 喜欢和大家分享各地风光。
刚开始陆知鱼听的滋滋有味,甚至对宋连琴起了崇拜之心, 也想有她一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在讲述一年级在西尔市上学时遇到的奇葩事件:
因为农村亲戚来她家碰了下玩偶,宋连琴生气,当场把价值几百的娃娃扔进了垃圾桶。
“她穿的脏兮兮的,凭什么碰我的东西,小地方来的就是没教养。”
当时在上课, 数学老师把黑板写的满满当当, 宋连琴在二人的纸条上写的密密麻麻。
也许她只是发泄自己的不满,也许她有洁癖, 偏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那时候开始自卑的种子埋藏在陆知鱼心中。
在路语知来时破土发芽。
两人的名字很相似,有时候老师和同学甚至反应不过来,对着陆知鱼喊路语知。
她没关系,不代表路语知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