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陪你成为光(131)

作者: 千山月明 阅读记录

吴升反正是没去管纪律的事,只是嘱咐说:“选站的事你们也要记得。七月十一日亚预赛开放报名,也就是一周后了。”

中午林珑还是回去睡了一会儿,房间严严实实地拉着窗帘,虽然是白天也安静而昏暗。两点的时候起床,再次来到训练室。

窦凯航已经在了,一篇报告写到中间。下午裴毅一般不过来,吴升负责答疑,坐在里面那间教室里,把外面机房留给众人。

林珑把包放下来,加入电脑前敲键盘的队伍,前两个小时大家基本都在不出声地奋战,后来写完一个阶段中场休息,渐渐有了闲聊。

薛阳在整理今天上课的PPT发给韩泉,翻到某一张的时候啧了一声:“又见凯旋树~某人要不要出来说两句,这可是你大本营。”

他屏幕上是一张算法图解,是前缀树的一个变种,世界上在役选手尤其是华国赛圈的人对它都很熟悉,甚至早已有了广泛研究,因为这是窦凯航高二那年,自己创造的一种实现多路字符串高效匹配的思路。

ACM竞赛的领域浩如烟海,考察的知识点数也数不清。可以说一踏上这条路就浸泡在世界上科学家前辈们创造的无数著名算法里,但有些算法和数据结构,是ACM大神们自己在平时训练甚至是在赛场上创造而出。

在某些出现了天才闪光的领域里,竞赛圈领先学术界。

林珑第一次听说这种算法的时候,还是去年暑假刚开始学C语言,那会儿韩泉在集训队一周回来一次,平时她一个人在家里自己看书。J大校队成员们线下见过她几次,都吃过她做的小点心,彼此也算熟悉,那段时间有一个音游特别火,可以组队打排位,这帮竞赛尖子们有手速没乐感,晋级赛经常拉林珑来帮忙。她也是那时候跟着听到不少圈里事,有天晚上大家等一个队员上线,她开着连麦安静地看算法,听着那些哥哥姐姐们在语音里议论:

“啊~凯旋树!国青赛他就是用这个板子秒了A题吧。”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算法的完整代码!之前网上一直搜不到,德威校队的人都没有诶。要不是他被找过来陪集训队打训练赛,这代码也流不出来。”

“这次的题蛮难的,这样都能AK啊,把羿神都压下去了,可怕。”

“今天那边安排的是个人赛,这个领域他铁无敌吧。”

“七月红名赛又没参加,合着还没满十八岁啊,整个圈子从年初就开始等了。”

“今年他就升组了,去新校队里会不会找人组队啊。”

“不过Y大是CTF的霸主啊,ACM好像不太有竞争力的,不知道今年新生情况怎么样。”

夏日的宁静的书桌前的夜,那些影影绰绰的闲聊飘进耳中。那一周她正好学到树的部分,刚刚开始看平衡树,听到一个类似的名词难免产生好奇,但将教材往后一直翻到了下一章图论,都没有见到叫这个名字的章节。耳机中的还在继续,她安静地听着,很快就捕捉到了信息。

啊,这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人,自己创造的厉害东西。

她笔尖顿在书本上,有惊讶也有钦羡,听他们聊那个仅仅在只言片语里就知道光芒万丈的人。没有听到具体名字,很多事他们老选手之间都知道也不会再细讲,她在无数句“啊对对”“我记得”“就是那次,太牛逼了”的交流里听得有点费力。直到最后那个队员上线,所有人吆喝着开开开,有学姐看到了她的头像,忽然反应过来:

“啊,安安妹妹也是去Y大诶。”

那时候有学长学姐笑问过她将来进大学以后会不会参加ACM队,毕竟在这个同龄人都出去玩的暑假,能够一直安安静静地预习课程,甚至能跟下来他们的训练时间表,看上去简直是和当初的韩队定力一样深。

她一直是摇头的,只说自己愿望是不挂科就好,在“啊——”声一片的惋惜里握着笔低眸。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收拾完白天用的书,也会悄悄在日记上写:

[总觉得,创造属于自己的算法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感觉是教科书上那些出名的人才能做到的传说。但是原来,真有人上学的时候就这么厉害,在圈子里留下自己的姓名。]

……

姚璐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安安?安安?”

她回过神:“嗯?说什么?”

“说今天晚上的红名赛,凯神他们明天上午就不来了。他们几个要早点回去睡觉了,你要不要跟我们再待会儿?”

林珑恍然,凌晨三点的战斗还在继续,又是新的一个月比拼了。她望向已经收拾好东西的窦凯航:“加油呀!”

他点头:“晚上别回去太晚,明天记得吃早饭。”

她应了,他又把她桌边吃空的饼干包装袋拿在手心:“顺便帮你扔出去吧。”

姚璐也把喝空的奶茶杯子塞给薛阳:“帮我也扔了。”

薛阳笑嘻嘻的:“好说好说,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你赶紧走吧。”姚璐嫌弃地把他推出去了,周羿笑着也跟着出门。白棣刚从沈步之那儿问完题回来,见窦凯航还在原地,啧了一声,“就半天不见,走走走吧。”

窦凯航看看林珑电脑屏幕上动态树的解题报告:“那我走了,你——”

薛阳扒着门框探出头来:“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窦凯航迅速上前一步把他拖走了,临走之前朝林珑挥挥手。林珑有点莫名,思维还在薛阳那句荒腔走板的唱歌里,姚璐跟白棣对视一眼,有点忍笑。

上一篇:形婚第五年 下一篇:博弈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