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柯南+原神]在柯南世界尘世闲游(202)

作者: kaos 阅读记录

摩拉克斯从来不反抗来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那些人也不会和祂交流,此后百年,摩拉克斯也没开过口。

在杀死六神的第二个百年,深渊再度入侵。

“杀了摩拉克斯,我们与你们共存。”这是深渊使徒带来的话。

好消息:七国领导人没有相信深渊。

坏消息:摩拉克斯被迁怒了。

或许也算不上坏消息,至少摩拉克斯本人并不在意,但是来取材料的人会故意折腾祂,不过无论是断手还是断臂,以魔神的恢复力都不是什么大事,摩拉克斯不在意,祂担忧的是深渊的态度,已经污染了其他六位神明,难道会放过祂?

第三个百年,摩拉克斯从来取材料的人身上感受到了深渊的气息,金瞳惊愕地注视着来自四国的子民,“你们被深渊污染了,”这是摩拉克斯被关起来后第一次开口,“我的本源可以消除这种污染。”

于是人类取走了摩拉克斯的本源,祂只剩下一点身体本能留存的、能够勉强存活的力量,摩拉克斯的意识陷入半昏迷状态,失去了本源又不断被索取血肉,祂的身体状况迅速变差。

不过人类的整体实力在日渐增强,他们可以摧毁山脉,可以填海造陆,他们拥有毁灭的力量。

第四个百年,摩拉克斯感受到了威胁,从半梦半醒的状态挣扎着苏醒,动用所剩不多的力量感知着大地的情况,祂的本源确实解决了人类被深渊污染的问题,但是大地遍布深渊之力。

摩拉克斯意识到了不对劲,不顾伤势强行挣脱了锁链,看到自己身上黑色的纹路瞳孔紧缩,祂知道深渊想做什么了。

于是摩拉克斯做了个更大胆的决定,祂抽出了自己尚未被污染的神格、剥离了自己权柄,深渊的污染不可逆,尤其祂如今本源残缺的情况会变成更加危险,一个堕入深渊的摩拉克斯……这并不是什么好结局。

没有了神格、失去了权柄的摩拉克斯变得愈发虚弱,甚至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人类幼童都能轻易将祂推倒,但是祂成功剔除了在大地蔓延的深渊之力,或许用剔除并不恰当,因为那些污染大地的深渊之力全部都在这具没有神格、没有权柄、没有本源的躯体里。

祂被更多的锁链困住,因为贵金神格的剥离再加上深渊的污染,祂的血液不再是纯粹的黄金,祂无法再提供摩拉了,人类对待废品的态度一向不算好,更何况,摩拉克斯是导致灾难的罪魁祸首,不过这没关系。

第五个百年,人类中有一部分被污染,深渊力量还在逐渐扩大,勉强缓了一口气的摩拉克斯沉默良久,挣扎着离开黄金屋亲自动手将那些被深渊污染的人处理了。

深渊想污染祂、人类想杀死祂,摩拉克斯只是静静走在清除深渊污染的前线,可是这具残破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深渊侵蚀的速度要比人类繁衍的速度快得多,哪怕摩拉克斯速度再快,也扛不住来自自己身体、深渊、人类的三重背刺。

当意识到世界已经彻底成为深渊的领域时,离杀死六神已经过去了六百年,大地不再有生机和希望,天空阴沉沉的一片,深渊的力量已经彻底成为摩拉克斯的一部分。

深渊真的污染了这位贵金之神。

摩拉克斯找出了曾经为了避免被深渊污染而融入法则的契约权柄和贵金神格,以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力量残留,失去了神明权柄、神格、力量维持保护的法则连几个呼吸都没能坚持住,至此,提瓦特彻底成为了深渊的领地。

祂的目光投向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没有神明的世界,却是深渊的下一个目标。

“我可以帮你暂时驱逐深渊。”摩拉克斯声音因为深渊力量变得嘶哑,这位契约之神和世界意识签下契约,以一只眼睛作为代价——于是那个平平无奇的立方体进入了世界。

眼前这个摩拉克斯的灵魂残破,连带记忆都残缺不全,但是关于这满是创伤的六百余年,祂还是尽力记住每一个人——每一个人被祂杀了的人类。

当初没能救下留云他们,没有保护好璃月子民,又不得不杀害被污染的六神,最后甚至对人类动手,六百年的流浪换来世界沦为深渊的领地,愧疚、自责、悔恨……失去了一切的摩拉克斯唯一坚持活着的理由就是只有祂一人记着他们、记得这个世界,如果祂死了,就真的无人知晓这个沦陷的世界了。

但是摩拉克斯同样不能允许自己彻底被深渊污染,沦为深渊的一员,所以祂必须死。

这一点,摩拉克斯和钟离都很清楚。

于是钟离替祂记忆,钟离替祂记住这个沦为深渊领地的世界,替祂记住那些死于深渊的人,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只有记忆中可以看见了。

只要代价公平,契约就能达成,所以通过契约权柄共享记忆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钟离也难免会被摩拉克斯的经历影响,几百年的记忆对钟离来说并不庞大,见钟离已经接受完记忆,摩拉克斯毫不留恋地离开。

“摩拉克斯。”钟离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祂很清楚对面那个人也知道,站在现在的高度去批评当初迷雾中的自己,确实不是很公平,但是钟离说不出口,因为祂很清楚,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事,祂也只会怨自己不够强、没有及时发觉问题。

“你才是摩拉克斯,”那个被人类族群背叛、被深渊侵蚀灵魂、被整个世界放弃的神明声音终于带了几分释然,虽然只是几分,就像是海洋少了几滴水一样,但少了就是少了,几滴也是少,“我只是个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