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149)

作者: 蜀江春水 阅读记录

赵想的优秀,全村都看得出来,他又不是真的眼瞎。赵大狗子和赵想比起来,他都不能昧着良心说大孙子是个好的。

别看他宠赵大狗子,愣要说他有什么好的,赵前找半天也找不出一个来。

可人心就是偏啊,他就喜欢赵大狗子,不喜欢别的孙子。

赵想再优秀,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不,有关系。他是自己儿子生的,只要赵想回到老赵家,他以后的人生就由自己控制。

赵前想到自己因为赵想这几个月吃的苦,眼神闪了一下。

而赵爷爷瞪了对方一眼,却不接他的话。

对方见两位当事人都不理他,也觉得没趣就不再提了。

其他村民更不会提,他们又不是大傻子,得罪人的事背后可以做,当面还是算了吧!

“爷爷,奶奶,回家吃饭了。”

赵想站在坝子里,往仓库方向喊人。

“我孙儿喊我了,我先回去吃完了,晚点再来。”

赵奶奶在仓库里编席子,原来的坏了,大家正在赶工重新编几床晒席,打谷子时好晒用来谷子。

晒席和普通的席子不一样,竹片比较宽,也不需要太精致,她们一群老太太一起编,先从中间开始,然后朝着四方往外编。

一床大晒席,三米多宽,十米左右长,四个人一个上午也没能编好一床。

不过她们有一天的时间,下午继续编就行了。

“你好福气,回到家就有饭吃。”

仓库里的大婆大妈羡慕死赵奶奶了,这过继的孙子比亲孙子还要孝顺,让她们每天都想回去把自家的打一顿,要是能换的话就好了。

“哈哈哈,这种福气你们羡慕不来的,阿想只有一个,是我家的。”

赵奶奶高高兴兴离开仓库,留下一群妒忌的大婆大妈。

赵爷爷在仓库外面等她,看到她出来,老夫妻携手回家。

“他们的感情真好。”

年轻一点的妇人望着他们的背影感叹,二人从没见他们吵过架,不像村子里的夫妻,三天两头不是吵架就是打架,她和丈夫也如此。

“行了,别羡慕了。我们也赶紧回家煮饭吧,不然你婆婆又要骂人了。”

她身边的妇人推了她一把,提醒她道。

“也对,那我就先回去了。”

妇人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仓库回家煮饭了。

“爷爷奶奶,快进来吃饭了。”

赵想把饭菜摆在堂屋,有翟民和张百草在,吃饭肯定不能在厨房了哈。而且现在天气比较热,在厨房吃饭只会更热。

堂屋有风,大门打开还算凉快。

“阿想,别忙了,快坐下吃饭。”

长辈们都坐好,见赵想还在厨房里忙,赶紧叫人。

“爷爷,我马上就好,你们先吃。”

赵想正在切泡菜,特别是酸豇豆,要是不切一下都没办法吃。

因为不需要炒,他随意切了几下就装在碗里,把案板和菜刀冲洗干净晾起来,就端起装着泡菜的碗走出厨房。

“爷爷奶奶,师父翟叔叔,不是喊你们先吃吗?”

进堂屋一看,大家都没动筷子。

“不急,现在天气热,饭放晾一点吃也没关系。”

赵奶奶接过泡菜碗,放在了自己和老伴的面前。

“小翟啊,你身上有伤,泡菜不要吃,吃炒鸡蛋。”

赵奶奶把那盘炒鸡蛋往翟民的面前挪了挪,招呼他吃饭。

“谢谢大妈,我晓得。”

翟民无奈地接受了赵奶奶的好意,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自己最好同意赵奶奶的话,不然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一直听到同样的话,直到他同意为止。

“奶奶,你们快吃,吃了去睡一会儿,晚点你们还要去仓库帮忙呢!”

赵想拿给爷爷奶奶夹了一筷子凉拌紫苏叶,招呼两位老人吃饭,同时也给师父和翟民也夹了菜,直到他们都开始吃饭后,他才端起自己的碗吃了起来。

“阿想的手艺真好,这稀饭不干不稀的刚刚好,米油都熬出来了。”

有翟民这个伤员在,赵家的米比以前掺的都要多一些,起码不再是红苕或是青菜多过米了。

幸好之前部队送了抚恤金回来,再加上全国粮票,让赵家可以买更多的米回来煮饭。

这段时间生活开得好,赵家人的精神比村子里的人也要好多了。

翟民身体恢复,可以走动手,就没办法再隐瞒赵家多一个人的事。

不过赵爷爷用的是赵奶奶娘家亲戚,因为生病没人照顾,便被他们两口子接来家中照料。

当然这亲戚来赵家养病也不白吃白住,给了钱和粮票的。

这个借口赵家村的人都相信了。

一是翟民的身体确实不好,二是赵家人最近吃得比平时还要好,偶尔有村民路过进来看到桌上摆的菜,不管吃什么最少也有一盘炒鸡蛋。

而且赵家在村子里换鸡蛋的事也没瞒人,大家当然也就知道了。

有人羡慕,有人妒忌,恨自家没这么一个阔气的亲戚。养病给钱给粮不说,还让赵家人和他一起吃,伙食开得那叫一个好啊!

反正他们好多人只有过年过节才有这样的伙食。

对于这些酸言酸语,赵家人都没理会。因为从赵家人口中问不出翟民的消息,对方身体不好要养病,村民想来赵家打听消息都不成。

赵爷爷可是和村长他们说了,不能打扰病人养病,要是对方因为他们的打扰养不好身体,就是他们的责任,到时候要赔钱的。

这赔钱二字一出来,所有人都消停了。

赔啥都不能赔钱,好奇心和钱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哈。

上一篇: 爱如月色尽荒凉 下一篇: 罪爱难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