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289)
而赵勇军则在房间里收拾自己的屋子,好让他的老首长晚上能住得舒服,为此他还多铺了一床褥子,换了一床厚实的新棉被。
“阿想。”
“哥。”
赵想扭头,看到兄长和爷奶回来,立即站起来。
首长也站了起来,他走上前主动和两位老人握好。
“两位同志好,我是赵勇军的领导,姓龙。今天冒昧来赵家,给二位同志添麻烦了。”
首长亲切地和他们问好。
“首长好,不麻烦,不麻烦的。”
爷爷奶奶急忙说道。
“首长能来,我和老伴都很高兴。勇军跟我们说,从他进入部队后,就一直是你在照顾他。他能在部队待这么久,也全靠你的帮衬。要不是首长你忙,我们应该早点去拜访你才对。”
赵爷爷真心实意地感激着首长。
当然拜访的话是客套话,首长住地方不是他们这些老百姓能去的。而且为了不给首长惹麻烦,他们更不能去首长的家里了。
“赵同志这话说得不对,应该是我早点来拜访二位才对。当年赵勇军为了执行秘密任务,不得不安排他假死,对二位同志的伤害我很抱歉。”
首长提起往事,心有愧疚。
哪怕是为了国家,这事对赵家二老的伤害也最大。
作为父母,他们本来在家里等待儿子的回归,却不承想接到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
但凡二老的身体再差点,赵勇军回去后,迎接他的就是他们的老坟。
首长最愧疚的就是这点,他差点让赵勇军没了父母。
“首长啊,我们知道勇军是为国家做事,哪怕是当初收到他牺牲的消息,我们也只是伤心,并不后悔让他参军。”
赵爷爷深明大义,儿子牺牲他们固然伤心,却也明白不是他们的儿子,就是其他人的儿子。总不能其他人的儿子能牺牲,他们的儿子就不能牺牲吧?
送孩子参军就早想到有这一天,他们也做好了准备。
只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后,他们还是很伤心,差点追着儿子去了。
幸好他们挺过来了,等回了儿子,还收养了一个很好的大孙子。
难怪赵家村和胡同巷子里的人家都很羡慕他们二老,因为家庭气氛好,他们二老看着比同龄人要年轻不少。
赵爷爷和赵奶奶越是深明大义,首长就越愧疚。
“抱歉,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让你们受了不少委屈。”
首长当年也没办法,那几年外面很乱,很多时候他们部队的人也不能随意插手。做任何事情前,他们都要三思而后行。
第80章
那几年被带走的高级军人也有不少, 所以部队的管理比以往更加严格,平时也不允许人随意出入。
就连家属们想买什么东西,都是让后勤顺便带回来的, 孩子们读书也大多数在部队学校。
远离城市和人民的部队,在那个年代就像是世外桃源, 大多数人都被保护在里面。首长当年能做的, 就是在给赵家二老寄钱时,自己也出了一部分,让他们在乡下可以过得宽松一点。这些事赵勇军回来后问了父母,知道了所谓的抚恤金里, 多出来的部分是首长的心意。
因此对这位老首长, 赵勇军格外的尊敬不说, 还把他当成了自家的长辈来对待。
知道首长的妻子和儿子牺牲在战场, 便想着以后等首长退休了,把人接到家里来奉养。
别的不说,家中有人陪伴,比他一个人守在老年干休所要好吧!
就像首长没有告诉赵勇军,当年他悄悄给赵家二老钱一样,赵勇军也没告诉首长他的决定。
反正离首长退休还有好些年呢,等他退休了到时把小老头往家里一搬, 他走都走不了。
赵勇军相信, 有父母和赵想在,首长肯定愿意留下来和赵家人一起过退休后的生活。
干休所是很好, 还有专门的人照顾。可照顾得再好,毕竟和有家人照顾是不一样的。
赵勇军把首长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位父亲, 怎么舍得让他一个人守在干休所呢?
“爹娘,你们回来了。”
赵勇军从房间里走出来。
“你怎么不在外面招待首长, 回房间做什么?”
赵爷爷不满儿子对首长的怠慢,生气地问道。
“爷爷,我爹是去收拾房间了,首长爷爷今天会在咱家住一晚。”
赵想赶紧替父亲解释,他爹那张嘴越解释越说不清,只会让爷爷听了更生气。
“原来是这样。”
大孙子的解释,让赵爷爷立即消气。
“是爹冤枉了你,对不起。”
赵爷爷对于自己冤枉了儿子的事,勇敢承认错误,让首长很惊讶。
然后他笑了,怪不得能培养出赵勇军这样的军人,原来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父亲啊!
还有他的母亲,一直没怎么说话,却在老伴说话的时候,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他。
这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
首长最怕的就是手下的兵有一对无法控制的父母,他们不仅帮不到自己的儿子,甚至还会拖他们的后腿。
有不少军人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得不离开部队,首长想起来便觉得可惜。
幸好他最器重的赵勇军没有这样的父母,他有一对很省心又很爱他的父母,还有一个长得很好看却又乖巧的儿子。
他们不仅不是赵勇军的负担,甚至还能帮到赵勇军。
之前从赵想这里买回去的面脂,给赵勇军刷了不知道多少好感度。
后勤甚至下了好几回订单了,赵想给的都是最优惠的价格,比他们去买的还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