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对象惦记我多年(35)
此时的他们,眉眼中洋溢的幸福感让人艳羡。
照片一张张往后,被抱在怀里的女娃娃长成穿一年级校服的小姑娘,渐渐的,他们虽然依旧用同样的亲昵的姿势依靠着看向镜头,可眉眼中掩藏不了心中对彼此的厌倦——像两个不敬业的演员。
穿校服的小姑娘也像模像样的演着,露出很开心的大笑的表情。
夜深人静,山里的野猫也似乎都睡着了。
兰夏把被眼泪浸湿的枕头翻了个面,强迫自己闭上眼睛。
慢慢地,不知过了多久,她出现在爸妈的葬礼上。这场葬礼是多么滑稽可笑啊,以至于她必须给自己带上一副悲伤面具。
◎最新评论:
第21章 赶集
◎兰夏露出阴测测的笑,不紧不慢扯住渔网的四只角,深呼吸蓄力,随后,用巧劲抛出。◎
阳光穿过纱窗照在兰夏的脸上,橙红温暖的光线透过眼皮,深入她的脑海中,将陷入光怪陆离的梦中的兰夏捞出。
她艰难地睁开眼,见到一个崭新的艳阳天。
楼下晒坪外婆在和邻居说话,手机上有傅杨发来的早安。
兰夏“噗哧”笑了出来,满身疲惫瞬间散尽。此刻的她,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像小孩子一样,抱着被子满床打滚蹬腿,无声尖叫。
外婆见她起床了,立刻去做早饭。
昨天别人送她一斤刚收的黄米,一部分用来煮粥了,剩下的加点糯米用破壁机打成粉,和水做成了米果,加点香辛料和几片腊肉炒熟。
正在晒坪上吃早饭呢,巧慧姐带着阳阳过来。
“老外婆,姨姨早!”人未近,声先至。阳阳小小一个人如同炮弹般冲过来,又冲进屋,搬了两把椅子出来。
巧慧姐也已经走近。
外婆问他们:“吃早饭了吗?”
“吃过了!”彭巧慧坐在儿子搬来的椅子上。
今天是赶大集的日子,昨天约好去逛的,她一大早就起来了。
兰夏几口把碗里的粥喝完,又加塞了一大口米果腊肉,而后回屋拎包。
逢赶集的日子停车不方便,他们选择坐三轮车过去。也不用去什么地方等,她家门口的这条路是去集市必经的两条路之一,只要在有车经过时拦下来就好。
然而经过的车子虽然多,还有三个位置的少。
半小时后,他们站上一辆露天敞篷拖拉机。突突突的马达声生生不息,相熟的不相熟都在聊得热络,兰夏站在角落看他们,突然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一车人好似七八十年代拖拉机画报里的人物。
拖拉机穿过茶山、村庄,驶过只剩下稻茬长满野草的水田,绕过高高在上的水渠,这一路又上来不少人。
停停走走,挤挤挨挨半小时,拖拉机在镇医院门口的空地停下。
众人陆续下车。
兰夏先下去,把洋洋抱下来,然后去搀有点儿不知道脚该往哪踩的巧慧姐。
和学生时代相比,这里仍没什么大的变化。绕医院的外墙走到路口,右手边一条略有些弯曲的街道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这里是大集的入口。
最前边是几家卖早餐的,包子、油条、粉、面、米豆腐应有尽有,还有油麻酥、豆油饼、肉包饺粑、炸元宵、白沙烧饼等等。
兰夏买了点豆油饼,她和外婆都喜欢吃。
穿过蒸汽缭绕的一段,空气中的水分和油烟气减少,明媚的阳光下,各家商铺门口支起摊子,售卖各种生活所需。在间隙处,有的老板仅摆了两个箩筐或者一个竹篓子,卖自家地里的东西。
兰夏拍了几张照片分享给傅杨。
巧慧姐停在一个卖水产的摊子上,红色澡盆里的黄鳝扭动滑溜溜的身体想要往外爬。
兰夏觉得它们像极了蛇,赶忙避开。
她跟巧慧姐说了声,牵起洋洋去到卖干货的地方。
“老板,干蕨菜怎么卖?”
“一斤二十五,你要多少?”老板笑容热情,拿出袋子撑开,就等她一句话。
这个价格挺划算。兰夏让称上一斤。
“好嘞!”老板说完,边给她称,边扬起嗓子喊:“山里野生蕨菜干,比超市里卖的更好吃!一斤只要二十五,卖完就走咯!”
洪亮的声音划开喧哗的波浪,显现出一条笔直的路。
不少人闻声凑近他的摊子。
“刚好一斤。”他称完,又往抓了小把放进袋子里,“再送你点。”
“谢谢老板!”兰夏数出二十五元先进递给他,正准备走,巧慧姐也过来了,她抓起把芋荷干瞧了会。
“这个咋卖啊老板?”
“五块钱一斤,你称多少?”
“称一斤吧。”
兰夏见她买,也有些想念芋荷干炒肉的味道,也来了一斤。
中间又有人过来问价,老板给姐妹俩称完,照例往里边加了小把,收过钱,开始做别人的生意。
“我看那边还有卖棒棒鱼的,要一起去买点吗?”巧慧姐问。
这种鱼和虾一般大,烘成鱼干后,想吃时小火薄油煎,撒上点辣椒粉就极美味,但就是非常难处理。
“现在买也不好拎,要不回去前再看?”天气热,这种活鲜很容易死去。
彭巧慧点点头,她还有不少东西要买。市里虽然应有尽有,但镇上更便宜,“也行,那我们得快点了。”
市集十点左右就基本结束。
两人专注看吃食,洋洋手里拿了袋烧烤,安静做个快乐的小跟班。
乡下买鲜猪肉不方便,兰夏看到有上好的五花肉,称了两斤,又买了个菠萝,准备回去做菠萝咕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