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蛋!别亲了!我可是地狱恶灵啊(116)

作者: 葡萄柚 阅读记录

倒并非是先帝仁慈留他一命,而是因为,护国公手上,还有一块免死金牌。

锦瑟当年也是大户人家的丫鬟,但如今这阵仗,还是让她胆寒。

她伏着身子,整个人几乎趴在地面上:

“回皇上的话,摄政王宁澈,便是当年护国公独子,段霄。”

皇帝闻言,勃然大怒:

“段霄早已被发配出去,摄政王乃太后亲自带回来的故人之子,你这意思,是说太后包庇罪臣之子,助纣为虐,任由摄政王来祸乱朝纲吗!!!!”

“来人,将这满口胡言的妇人拖出去斩了!”

锦瑟闻言,连声求饶:

“皇上饶命!!!民妇绝不敢妄言!”

她大声哭喊:“当年段霄被流放之时,右眼角之上曾被刻上罪奴烙印,囚车送段霄出城时,民妇亲眼所见!”

“如若摄政王无辜,何苦要在右脸之上戴那面具!”

“请皇帝命摄政王摘下面具!以证清白!”

整个大殿在这一番话下,变得鸦雀无声。

没人见过宁澈面具下的脸。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宁澈身上。

在气氛陷入僵局之时,沈云见突然开口了:

“儿臣依稀记得,这烙印乃皇祖父所创,行刑的烙铁在入火灼烧前,要先用药液浸泡三日,以防这烙印日后被想办法祛除。”

“也就是说,若是真有这枚烙印,那可是一辈子都去不掉的。”

众朝臣应和。

沈云见又道:

“可谁能证明,当年的段霄,真的被刻了这烙烙印吗?”

这件事当年在整个大历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但凡是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晓此事。

眼下沈云见问起,也有不少人回应。

“当年罪臣段赦之子,的确是在被流放前,刻上了罪奴烙印,这事不是秘密,监管行刑的年大人,如今不也还未告老吗?”

一朝臣将目光放在了一穿着官服的老头身上。

那老头点点头:“当年的确是老臣亲自监刑,不会有所疏漏。”

沈云见用了然的语气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皇帝看着摄政王:“宁澈,不如,你便摘了面具,给众卿家,一个交代吧。”

宁澈没动,沉默了许久。

就在众人以为,宁澈是怕了的时候,他却突然开口,幽幽道:

“若是我摘了这面具,自证了清白,敢问,陛下欲如何处置四殿下呢?”

第102章 江山归你,你归我(三十二)

宁澈表现出来的状态,太平静了。

面对自称是看着他长大的锦瑟,也不曾流露出半丝慌张。

和那些冷眼旁观的局外人没什么不同。

但他在说完这句话后,目光却瞥向了大殿中的文武百官。

宁澈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手下忠心耿耿的拥护者无数。

这场闹剧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为宁澈开脱的准备。

眼下收到宁澈的信号,便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方才,四殿下曾说过,若是今夜有一句虚言,便......”

自裁两字不好说,那人便只点到为止。

“四殿下是皇子!金尊玉贵!这等戏言怎能作数!”他话音刚落便有人反驳。

很快,殿内便吵了起来。

“君无戏言!四殿下是皇子,便可随意诬陷于他人吗?”

“张大人怎的就知道是诬陷了?若是证据确凿,不如说说摄政王殿下又该如何自处?”

“赵大人这话不仅是在放任四殿下污蔑摄政王,更是在污蔑太后!赵大人好大的胆子!”

“张大人这般激动,是在包庇摄政王吗?”

“摄政王若是清白,何苦一张面具戴了这些年,敢问张大人,可曾见过摄政王面具下的脸?”

“摄政王都说了,面具可以摘,眼下问的是,若是摄政王是清白的,那四殿下这罪名该如何论处呢!”

“即便摄政王是清白的,四殿下也无非是关心则乱,此事非同小可,当然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了,四殿下何罪之有?”

“你他娘放屁!这么大顶帽子说扣就往摄政王头上扣,到头来一句关心则乱就妄图掩盖你的不轨之心,赵大人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粗鲁!”

“愚昧!”

大殿之上几人争吵不休,有人立场明确,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

皇帝被吵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与四皇子对视,询问这其中到底会不会有什么差池。

沈慕为了调查这件事,费了无数时间和心血,他自知这件事自己绝对不会出错,无论是宁澈入宫的时间,还是宁澈的年纪,又或是他脸上的面具。

还有前护国将军和太后入宫前那点旧事,沈慕都查出了些眉目。

锦瑟是看着宁澈长大的,即便多年不曾相见,也必不会认错宁澈的容貌。

所有的证据,都能说明宁澈的身份。

而现在,宁澈这一番话,对于双方来说,就是一场豪赌。

若是他沈慕怕了,心里没底了,宁澈这面具便可不摘,保全了双方颜面,全当一场误会。

而这事已经被提过一次,那么日后,便难再提了。

但如果宁澈真的有问题,只要他沈慕今天坚持下去,宁澈被揭开面目,必死无疑。

沈慕想翻身太久了。

只要宁澈死了,沈云见不受皇帝所喜,沈殊如今不知有没有命归来,那他沈慕离继承大统就不远了。

沈慕越想,越觉得,宁澈这边,必然是在唬他!

今日,他非要摘了宁澈的面具,让宁澈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儿,沈慕再一次跪在了大殿中央,愤慨而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