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养崽日常(50)+番外
看到小食摊的东西都是干净的,还有个小伙计拿着个干净的布巾擦拭着,那姑娘勉强还算满意。
然后才对马车里面的人说:“这里还算干净,公子下来歇歇吧。”
她的话说完,马车门重新打开,从马车里出来的却还是一个姑娘。
平安擦完桌子,呆愣愣的看着两个姑娘扶着一个大小伙子下了马车。
秋语若悄悄拉了他一下,平安才回过神,赶紧低下了头。
平安其实还算机灵,但是他是真没见过需要姑娘扶着的男人,在他的认知里,男子就算身体不好需要人扶着,也得是护卫和车夫扶着才对,怎么能让女子扶着呢!
小男孩的三观收受到了挑战。
秋语若前世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可不是白看的,虽是前世也是社会底层,见识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象的。
她看到那公子被丫鬟扶着表现的一点也不奇怪,面色正常的给灶底又加了两根柴禾。
那公子下了马车,力气不足的被第一个下车的姑娘扶着,另一个姑娘回车上拿了个垫子下来,先一步来到棚子里,把垫子放在正中桌子的主位上,又用自己的帕子,把桌子擦了一遍。
她们伺候着公子,车夫已经从马车后面把他们自己的炉子拿了下来。
秋语若从灶底分出已经引燃的柴火,又给他们一桶还没用的水,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丫鬟过来给她们公子烧水煮茶,秋语若听着她嘴里的嫌弃,心里想着,要不以后我也准备点她们说的那种柴,服务到位了,说不定他们会像前世电视上演的那样,直接扔给个银锭子呢。
她心里想着美事,一个壮汉从镇上那边过来,老远就喊:“秋姑娘,先给我下一大碗面。”
周围村里人都知道秋语若是昏迷的苏秀才的媳妇,但是也都知道苏秀才八成是醒不过来了。
大家心里都想着,这么好的姑娘,不能一辈子给那没睁开过眼的秀才守着,基于某些现在不好提的想法,所以周围这些村的人,都喊秋语若秋姑娘。
壮汉是后面村的人,在县里做镖师,每次走镖回来,都会在秋语若的小食摊吃两碗面再回家。
生意来了,秋语若瞬间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应了一声,就让平安用小锅烧水,自己把案板上遮挡风尘的布拿开,开始擀面条。
壮汉来到摊位前,秋语若已经擀好面条,大锅里常备着热水,热水舀到小锅里灶底加火水就开了。
秋语若打开锅盖下面,平安给洗手的盆子里加了温水,壮汉洗着手,对秋语若说:“这一碗加两勺肉酱,下好了再给我擀一碗。”
秋语若应着,两人说着话,等面熟了,秋语若捞出面,浇上骨汤,给他加了满满的两勺肉酱。
壮汉也不用她端,自己端着碗,去了棚子边上的一个桌子上,抄起面吹了吹就大口吃了起来。
骨汤面的香味在棚子里迅速蔓延,旁边桌子上精神萎靡的公子,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好几天不愿意吃饭的他,突然就想尝尝这个面到底是个什么味道了。
能跟在主子身边的丫鬟,察言观色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看到主子神情有了一丝变化,纠结了一下。
虽然外面的东西可能会不干净,但是公子已经好几天没怎么吃饭了,难得公子有点胃口……
丫鬟正纠结着,公子却先说话了:“这家店的面闻着还不错,让店家下一碗尝尝。”
公子既然决定了,丫鬟也不要难过纠结了,直接去了灶台旁。
秋语若正在给壮汉煮第二碗面,公子的丫鬟过来,先细致的看了一遍食材和灶台,然后又看秋语若煮面。
她确定完没什么不干净的地方,秋语若也把壮汉的面捞出来了,浇骨汤和肉酱,让平安给他端过去。
丫鬟这才让秋语若给擀面条,然后又说了各种禁忌。
秋语若耐心的听她说完,又让平安淋着水自己洗了手,这才开始擀面条。
丫鬟对于秋语若重新洗手还是比较满意的,却不知秋语若心里其实已经吐槽了无数句了。
咱这辈子是没见过高门大户是怎么生活的,但是咱上一辈子是看过电视的,我们那个时代,谁不知道那块石头家是怎么生活的!
出个门你在这里讲究这个讲究那个,其实你们的大厨房,和我们普通人家也没太大区别,还不一定有我的小食摊干净呢!
秋语若心里吐槽归吐槽,手底下却不马虎,把她说的那些禁忌都避开了。
面煮好,另外一个丫鬟也拿来了他们自己的碗。
那碗只能盛小食摊小碗一半的量,浇上骨汤,也不加肉酱,公子的面就算做好了。
公子开始品尝的时候,壮汉已经把两碗面都吃完了,秋语若按着优惠价收了钱。
公子尝了面,停滞了好几天的胃口竟然慢慢动了起来,再尝一口,抬起头细细品尝,就看到吃了两大碗面的壮汉,数了二十几个铜钱给秋语若付账。
公子品着口中比自家厨娘做的还好吃的面,看着秋语若两大碗面只卖了二十几个钱,内心受到的震惊,不下于平安看到他被两个姑娘扶着下车走路。
旁边伺候的丫鬟,看到他不再嚼动,问他:“公子,可是不合胃口?”
公子咽下口中的面,微微笑道:“味道很好。”
他慢慢吃下大半碗面,就不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