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183)
一想到孩子,孟氏本能地想要保护他,她去求了孟家的族长和娘家村子的村长,求他们让她回村子里生活。
好在族长和村长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孟氏的哥哥嫂嫂也不是没良心的人。
村里分了套破房子给孟氏,孟氏的哥哥给了妹妹二亩地,平日里也常照看着孟氏。
那时候孟氏的父母已经不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希望儿子媳妇能善待孟氏,说起来也是他们没考虑清楚,害了女儿。
孟氏在娘家村里安家后,第一件是就是去求里正,让他替孔峰和她写了合离书,孟奎生下来以后,孟氏直接让孩子姓了孟。
就这样,孟氏把自己当个男人,什么活都做,好歹把孟奎给养大了。
“孩子呢,孩子如今找到了吗?”刘氏揪着心问,都是当娘的,孩子被亲爹卖了,那不跟挖心似的疼。
孟氏抿了抿嘴:“没了,孩子早没了,被他爹卖了后,我每年都去赌坊问,孟奎三岁那年,赌坊有个老婆子看我可怜,偷偷给我说孩子在路上生了病,没治好。”
李氏和刘氏听得一脸唏嘘,李氏怜爱地拉过孟氏的手:“?对不住,早知道是这样,我便不该问的。”
“我也是担心,不知道孟奎爹是什么情况,想着别是另娶了,还生了其他子女,家里头太复杂我家孩子应付不来,这才问了问,谁知道竟是又提了你的伤心事,怨我,怨我。”
刘氏也赶紧道歉,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她也不该多嘴问。
她还想着孩子找回来了,孟奎多个兄弟扶持也不算坏事。
“婶子不用在意,换作我有闺女也得方方面面打听清楚才行。人活着总得往前看,孟奎现在有出息了,我也算苦尽甘来了。”过了这么多年,孟氏早已接受了现实。
她如今只盼着孟奎能娶妻生子,平安顺当。
一口气将心底的话说完,孟氏反而踏实了,要娶人家姑娘,总得大大方方的,做事敞亮些。
第163章 春日野宴
话都说到这儿了,孟氏便说出了想要替儿子聘娶清霞的想法:“婶子,刘家妹子,我一见到清霞就觉得喜欢,想替我家孟奎求娶清霞。”
“你们放心,我只有孟奎一个儿子,清霞过门后,我把她当自己家闺女。孟奎在县里买了间小院子,以后去了县里,把家交给清霞,我就能跟婶子一样享儿子媳妇的福了。
刘氏就等着孟氏提呢,当下一拍手:“这可巧了,不瞒孟家姐姐,我也挺喜欢孟奎,能得这么个能干的女婿,是我们家的福气。清霞还小,日后还辛苦姐姐多教教她。”
屋子里三个女人聊得火热,只可怜了孟奎,经过多番努力,才勉强通过周大伯父子的考验。
至此,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
孟氏母子留在周家大房吃过午饭,才欢欢喜喜地回了家。
孟奎第二日便和陆承泽一起回了县里,一路上两个人心情都很好。
陆承泽喜的是,清荷难得地对他情意外露,孟奎喜的是,顺利和看上的姑娘定了亲。
原本孟奎这次是想把孟氏接到县里去,哪想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孟氏暂时不想去县里了,她得留在家里把儿子的亲事办妥当。
三月初五这天,万氏终于出了月子。
李氏说她生前两个孩子时亏了身体,非要让她坐够五十天的月子把身体养回来,整整五十天不能出门,可把万氏给憋坏了。
万氏出了月子,元宵她能自己带,杨九娘还跟着韩忠一块去卖酸辣粉,把清荷换了回来。
清荷在家休息了两天,养足了精神,一头扎进后山的小花园。
山坡上去年秋天种下的果树都活了,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就连柑橘树也长出了满树绿油油的叶子。
这样看来,不出意外的话,后年便能吃上自家的果子。
移植的果树第一年最好不挂果,让果树养养,以便来年能结更多更好的果子。
更让清荷惊喜的是,撒下的草籽也活了,石板路两旁皆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旁修着花池,里面的花有的开得正好,有的正储存着美丽蓄势待发,想要惊艳春天。
这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激起了清荷的童心,想要再次体验一下小时候的乐趣。
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她常跟着一群孩子漫山遍野地跑,挖折耳根,摘野菜,掏鸟蛋。
到了饭点,外婆站在屋外的田埂上,扯着嗓子喊两声,不管她在附近哪里玩,都能听见外婆的声音。
只要一听到外婆喊她,她立马拿着当天的成果飞奔回家。
回到家里,外婆一边给她打水洗手洗脸,一边数落她跟个男孩子一样皮实,说她再不听话就要挨揍。
然而其实,外婆从未打过她,后面读书去了城市里,她无数次地梦见那时的场景。
那是她物质最贫瘠的时候,也是她觉得最快乐的时候。
自从来了这里,她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挣钱,错过了去年春天。
所以说,今年春天说什么也不能再浪费。
清霞上午没空,下午才有些空时间,清荷就叫了金婆婆一块去寻野,论做吃的,金婆婆可比她更专业。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年头的山没有被人为破坏,各种植物种类多,动物的食物链完整,当然能吃的野菜也更多些。
清荷和金婆婆各背了一个先背篓,拿着小锄头,往山边走去。
路上清荷看见不少折耳根,用锄头一挖,白生生,嫩闪闪的,拿回家凉拌,可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出来挖野菜的人不多,村里人不稀奇这东西,只要不是闹饥荒,大伙不爱吃这些青青绿绿的菜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