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193)
她反问:“王监令的意思,是我沾了太后的光,还是说庄太后被我拖了后腿,落寞了?”
王监令闪了下舌头:“庄太后怎么会落寞,自然是赵尚食跟着沾光了。”
赵溪音笑了笑,不再接王监令的话,转身拐进寿康宫。
寿康宫的宫人见赵溪音来,俱是热情,庄太后仍在卧床,倒不是病了,只是忧思过度,不愿进食,只有赵溪音带着膳食来,太后才能吃上一两口。
“庄太后,用膳了。”赵溪音轻声说。
寿康殿内气氛沉闷,连帷幔都没拉开。
庄太后听到赵溪音的声音,倒是从床榻上挣扎着起来一些,靠在软枕上,等着进食几口饭,吊住性命。
宫人拿来绢布:“庄太后,请擦手。”
庄太后便擦手,颇有些一令一动的架势。
赵溪音带来的膳食是猪脚拌饭,蜜色的卤猪脚味入肌理,夹起来是肉皮颤颤巍巍、肉质嫩滑,表面还挂着卤肉汁。
她把已经剔骨的猪脚放在米饭中,三两下捣烂,肉糜和米饭粒混在一起,把米粒都染成了蜜色。
一勺肉糜米饭喂到庄太后口中,酱香肉味和米饭的香气一同侵染味蕾,肉皮虽然肥,却一点都不腻,反倒香得很,又软糯异常,瘦肉纹理分明,又滑又嫩,偶间吃到筋段,更是又筋道,又黏糯。
庄太后整日浑浑噩噩,只有吃到一口美味时,才算魂魄归位,暂时活了过来。
她长长舒出一口气:“这么好的拌饭,德姐姐竟没尝过。”
赵溪音说:“德太后的丧仪风光大办,再没什么可忧虑的了,德太后那样惦记您,肯定也希望您欢欢乐乐。”
庄太后饭不了几口,又叹起气来:“可我想她啊,一闭眼,眼前就是我们俩当嫔妃那会儿的情景,昨儿做梦也梦到姐姐了,不知她是否在跟我道别。”
赵溪音默默,片刻后才说:“庄太后,您不能一直这么忧思下去了。”
越想越忧思,该找点事做,可这后宫漫漫寂寥,最是长夜无可打发,能有什么事可做?
见赵溪音一张小脸紧绷,庄太后挤出一个笑容来,拍了拍赵溪音的手背:“好孩子,你是个善良的,昨日哀家还那般对你,差点你把捆了,对不住你了。”
赵溪音知道这位庄太后年轻时性子就爽直,老了也不让须眉,并没有放在心上,始作俑者是承乾宫那位挑拨离间的,因此并不放在心上。
摇摇头道:“那都是误会,太后不都赏过我了,好大一枚金元宝呢!”
庄太后微微点头:“你这孩子讨喜。”
赵溪音忽然眼前一亮:“庄太后,您会打雀牌吗?咱们凑齐四个人,打雀牌打发时间可好?”
庄太后身边的宫女笑了:“咱们主子打雀牌,可是一把好手。”
第79章 辣条、奶茶
庄太后郁郁不乐, 朱明哲为此难过不已。
本就失了一位养母太后,这让他更加想要对唯一在世的生母好。
可庄太后为德太后的去世伤心,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乾清宫里, 朱明哲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眉心皱成一团。
皇后款款走来,轻声说:“皇上,德太后的丧仪已经结束, 十分顺利, 想来也是德太后感念您的孝心, 走得很是安心。”
朱明哲睁开眼睛拉着皇后的手,微微点头:“你做得很好。”
德太后去世, 他即难过又为难,难过养母的离世,为难如何办理德太后的丧仪,风光大办担心庄太后会吃心,按着规矩办又怕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幸而皇后的建议好,以庄太后的名义把丧仪风光大办,不仅让全了他的孝心,也让庄太后满意。
皇后考虑事情, 就是比贵妃周全。
他拍着皇后的手背:“有此贤后,是朕的福气。”
皇后受宠若惊,多少年皇上没碰过她的手了,竟还这么夸她, 她心中感慨, 这么多年的冷落, 终于有东山再起的架势了。
这一切的变化是从救了赵溪音开始的,这次若不是听了赵溪音的, 皇上也不会如此感激自己,那赵丫头,还真是自己的福星。
她柔声说:“这都是臣妾应该为皇上分忧的。”
“德太后的事了了,朕唯一还担心庄太后。”朱明哲又道,“眼下庄太后郁郁,连赵尚食做的饭都只吃几口,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啊。”
连赵溪音的饭都吃不多,皇后就更没办法了。
就在这时,汤岱小跑着进来,一脸喜色:“皇上,天大的好事,奴才方才听到寿康宫里传出笑声了。”
“当真?”朱明哲一跃而起,“庄太后恢复了?”
汤岱只说:“奴才没进去瞧,只在宫墙外听得真真的,确实是庄太后的笑声。”
虽然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朱明哲的心还是一松,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头。
从这往后接连好几日,嫔妃或是宫人经过寿康宫外,时不时就能听见庄太后的笑声,庄太后的状态似乎又好了起来。
只是没人知道,庄太后是怎么从卧床不起,到笑声不断的。
不止宫人好奇,朱明哲也好奇,非要抓住机会去一探究竟。
这日午后,朱明哲叫上皇后一起去了寿康宫。
秋高气爽,寿康宫的桂花开了,簌簌落了满地,庄太后不在殿内,而是在院中的凉亭中。
再看,凉亭中不止有庄太后,还有赵溪音,竟然还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