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50)
方才尚膳监上了十八道菜,样样只动了一丁点。
正和了那句京中流传甚广的顺口溜:翰林院的文章,光禄寺的茶汤,武库司的刀枪,太医院的药方……表面光,也被叫做四大名不副实。
但是就在此刻,谈天说地的不聊了,明夸暗讽的闭嘴了,看歌舞的收眼了……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面前这碗麻辣烫上。
除了奏乐声,大殿只剩下“滋溜”、“呼噜”、“咕咚”的用膳声。
管它卖相怎么样呢,好吃就够了啊啊啊。
门外,司膳司和尚膳监的人都在。
尚膳监送第二十道菜的人来了,王监令一脸得意地看着赵溪音:“我们还有十几道菜未上,赵御厨的一道菜送完了,就赶紧回吧。”
话音刚落,送膳的人就被汤岱拦了下来:“慢着,这道菜不用送进去了,后面的菜都不必送来了。”
王监令愣住:“为何?”
汤岱忙得一头汗,哪有时间和他解释,只说一句“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敷衍了事。
而后径直走到赵溪音面前:“赵御厨,赶紧的,让你的人回去继续煮麻辣烫,梁将军已经开始要第二碗了。”
赵溪音:“……”
那可是大海碗,武将果然吃得多。
汤岱忙成了陀螺,交代完就立刻进殿,刚进去又出来,袖子擦拭着脑门上的汗:“赵御厨,再加两碗。”
“不,三碗!”
“不,五碗……”
第29章 麻辣烫(三)
昨晚的夜宴可谓非常成功。
所有人都吃嗨了, 把碗中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连汤都喝干了。
一开始,只是有个别性子开朗的武将开玩笑, 问朱明哲要第二碗,仅仅是玩笑而已,毕竟这是宫廷筵席,所有膳食都有规制, 从来没听说过臣子张口要第二碗的。
朱明哲自己也没吃够, 竟笑着同意了。
于是纷纷有臣子跟着要第二碗, 甚至那梁武将要了第三碗,胃口大得吓人。
众人边吃边夸尚食局厨艺好, 皇上有齐天之福,厨娘做的麻辣烫又好吃又节约,实乃国之幸事……
气氛比一开始的虚以委蛇好太多,从未有哪次宫宴像这次这般轻松,朱明哲高兴,到最后,干脆不让尚膳监上菜了,让众人过够麻辣烫的嘴瘾。
唯一比较惨的是尚膳监的监令, 且不说后面准备的菜都不用做了,光是前面上的菜也有十八道,竟打不过一道麻辣烫,风头全让赵溪音抢了去。
他还幻想着, 有哪道菜能得皇上的欢心, 说不定还能得赏赐。
现在好了, 一张老脸丢尽了。
-
翌日一大早,娄娥被放出来了, 她在号舍睡了一夜,自以为十分舒坦,比在外面忙活到半夜的厨娘们舒坦多了。
厨娘们照旧做早膳,由于昨晚给夜宴侍膳忙到太晚,所以一大早起来,个个哈欠连天,连赵溪音都是无精打采的。
“一群缺心眼,做了大筵席的菜又能怎样?还不是吃力不讨好,累的都是自己。”娄娥心情大好,做早膳都哼着歌。
厨娘们是累,是困,可并不觉得亏,昨晚上的经历格外惊心动魄,第一回 做大筵席的菜就不说了,光是“再来一碗”的喊声,就足够让人激动。
那一刻,她们不是厨娘,像是酒楼的老板娘,在照应生意红火的酒楼,帝王臣子后妃全成了自己的客人。
那可是宫廷筵席,谁见过还带续菜的,实打实开辟了先河。
最后煮菜、送膳的时间都很急迫,需要争夺每一分每一秒,但没人有怨言,开玩笑,“客人”那么爱吃自己做的菜,欣喜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怨言呢?
这样的经历实在难能可贵,足以记在每个厨娘的心里。
以赵溪音为首的厨娘们,正在睡眼惺忪地做早膳,突然听到外面一声高唱:“司膳司领赏——”
领赏?领赏!
厨娘们撂下厨具就往外跑,还不忘叫上赵溪音:“赵御厨,快出来领赏啦!”
来的是汤岱,身后跟着一队小太监,捧着赏赐。
见赵溪音出来,汤岱笑眯眯道:“赵御厨,昨日夜宴辛苦了。”
赵溪音想到汤岱那一脑门子的汗,也笑道:“汤总管也辛苦。”
“赵御厨,把你们昨晚上做麻辣烫的人都叫出来吧,皇上有旨,赏赐夜宴侍膳的司膳司御厨。”汤岱笑道,“尚膳监都没有赏赐,这殊荣是专给司膳司御厨的。”
厨娘们的笑意藏不住了,皇上赏的是做麻辣汤的人,可见那麻辣烫有多得圣心!
昨晚做麻辣烫的人,除了娄娥都参与了,厨娘们兴高采烈地上前领赏。
汤岱又中气十足道:“侍膳御厨每人赏赐五十两白银,送膳杂役每人赏赐十辆银子。”
十两一块的银锭子,每个厨娘能拿五个,昨晚跟随厨娘去送膳的杂役也能分到一个,沉甸甸的银锭子拿手里,就是比颠锅手感好。
娄娥没有份,嫉妒得眼都红了,那可是五十两银子,她就睡了一觉,就错过了好几个月的俸禄?
尤其还是皇上亲赏的!
赵溪音看着喜气洋洋的厨娘们,提醒道:“快谢恩啊。”
也不怪厨娘们连谢恩都不会,实在是在此之前,她们哪拿过赏赐?这回托赵溪音的福,体验一把领赏的感觉。
连汤岱都感慨,司膳司上次被赏赐,都是很久远之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