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作者翻车录(120)+番外

作者: 南林飞燕 阅读记录

季洵才安心了一瞬,随后心头涌上无法压抑的丧气,他抿紧了嘴唇,隔着薄纱,隔着人潮望着与他朝夕相处了十余年的沈修远。

没了标签,你就不认识我了。

你果然不认识我了。

季洵不晓得为什么心里变得很是难受,肩膀倏地放松,低下了头。

不、不能怂,反正沈修远认不出来,只要,只要照常走过去就行了。

想是这么想的,实际却并不轻松。季洵在帷帽下抿起唇,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万分艰难地往前迈了一步,第二步却无论如何也迈不出去了。

季洵低着头,喉咙干涩,他不知道该用什么面目、什么心态面对沈修远,光是想到和沈修远擦肩而过的情形就无论如何都迈不开步,只能僵在原地。

这时的沈修远隐约看得出那人抿紧了的唇线,身体比心更快地上前了一步,却不想似乎惊动了那人。季洵注意到似乎要向这边走来的沈修远,虽然比谁都清楚沈修远认不出他来,但他此刻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沈修远从自己身边路过,索性再一次选择了逃避,转身快步融入了人群,甚至没几步就跑了起来。

沈修远心中一紧,下意识就要追上去,却终究被人潮阻挡了脚步,眼睁睁看着那个人消失在了茫茫人海,把他留在了这方孤寂的天地之中。

沈修远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左手,最终茫然地站在原地,呆呆地问天问地,问那个不知姓名的人:

“是谁?”

你是谁?

他从来就不知道我是谁。

季洵边跑边想,跑得远了,跑得累了,跑得喘了,才终于筋疲力尽地停下。

他回首望人潮,望地,再望天,最后在帷帽下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

汤汤洛水奔流入海,无名的清河流经无名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人海相望不相识。

这个是开篇不久就很想写的一个场景,也来源于长久以来的阅读感受吧。

可能会有读者不太理解这个认人的机制,说白了就是,我们认人先认脸,但书中世界里,标签比脸还优先,所以书中人优先认标签,没标签才认脸。

而且根据设定,季洵一进来就是成玉,没有自由活动过,书中人不应该认识季洵。

所以才会有现在“脱了马甲你就不认识我了”的情况。

不过机制都是背景啦,不用很在意这种细节www

欢迎评论和我唠嗑!

第63章

心情再怎么不好,季洵也记得自己还有事情要做,站在洛水支流边平复好了心情,季洵回到了白市入口,沈修远这时似乎已经把该打探的都打探了个清楚,季洵刚到入口就见到沈修远向外走,下意识地就找了个地方躲藏起来。

沈修远并未见到季洵躲闪的身影,此番离开是要去白市外一间有名的酒楼——三清居,他这一路在白市里利用极北秘境的钥匙已经充分展示了自己拥有的好眼光,若无意外,夜市的邀请函是十拿九稳的,但消息不嫌多,他曾听秦子衿提起三清居的好酒,说不定那里也会有线索。

至于方才在人潮中的异样感受……沈修远抓不住来由,且不过刹那而已,便只在心里占了小小的一个角落。

三清居因为靠近白市,开市期间的生意都格外好,好到完全可以不顾闭市期间的冷清,就算闭市期间只有零散的客人,一个月下来也有不少盈余。

沈修远进了三清居的门便有热情的小二带他入座上茶,问他需要什么酒菜,沈修远随大流地要了三清居最有名的三清酒和一点小菜,随后观察起酒楼的环境。

三清居确实当得起名字里的“清”字,修士不同于豪放的江湖人,有的人不沾酒色,喜爱清茶,有的人好酒,却不喜推杯换盏的应酬,因而店里虽然酒客众多,却除了大堂一边的琴声之外甚少杂音,至于那些修了道还沉迷于凡世交往不可自拔的人,小二会将他们请到二楼的包厢,省得扰了他人清静。

除了修士,这里也有一些凡人客人,不是为了三清酒就是出于好奇,受氛围感染也并不会吵闹……沈修远环视一圈,基本了解了酒楼一层的构造,这时小二前来上酒,打断了沈修远的观察。

季洵就是这时进的三清居的门,他借出门的人挡住了自己的身形,由小二领着找了个沈修远斜后方的桌坐着,他已经说服了自己,反正沈修远不认识他,他只要别老在沈修远面前刷存在感,沈修远就不会记得他。

如季洵所料,沈修远虽然看到了他见过的这个帷帽客,但并未多想,也没多么在意,只是稍微多分了一丝注意在身后,以防万一。

季洵没吃早饭,这会儿已经有些饿了,顾虑着自己当年并不算很好的酒量,季洵十分有数地只要了饭菜,等待期间,季洵除了看沈修远就无事可做,索性也瞧了瞧四周。

季洵和沈修远的重点不同,比起周围环境构造,季洵更在意正对面那道竹帘背后的人——三清居的盲眼琴师。

沈修远在大致探查过周围修士的修为后,也将注意力放到了竹帘背后,和小二账房他们这些凡人不同,竹帘后那个坐在稍高些的台子上的琴师竟是个有着炼气修为的修士,沈修远注意到他眼前蒙着的白布,猜想琴师也许是个盲人,心下顿时有了打算,便以此为契机,和小二打听起了白市和夜市的事情。

季洵见沈修远打听事情都这么熟练了,莫名有些欣慰,但瞧了瞧那边的琴师,又不免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