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作者翻车录(163)+番外
沈修远脸色登时变了,谁知一旦有人开了头,另一个人自然也忍不住提醒说:
“是啊是啊,而且我听说师兄当年收徒大会时资质卓绝,五长老二话不说便赠了信物,现在想来说不定五长老那时便……”
“五长老平日里不苟言笑,跟座雪山似的,看上去就比咱们三长老还冷酷,三长老有时还有些人气,五长老就……师兄,青霜峰的日子不好过吧?”
这两名弟子你一言我一语竟越说越来劲,见沈修远脸色不妙反而更同情沈修远,左一句“青霜峰人迹罕至想来很闭塞”,右一句“五长老原来心机深沉如此竟不让师兄知晓利害”,听得沈修远脸色铁青,连远处的弟子都悄悄地靠近来看热闹。
沈修远这段时间一直在青霜峰上疗伤,只帮师父出去拿过几次东西,并未和内外门的弟子接触过,他彼时只想着师徒二人一同去秘境的事情,压根没想到在外人眼中这事竟全然变了模样,连十余年前的事情都会成为师父“狼子野心”的证据。
尽力控制住怒气,沈修远的眼神渐渐冷了下去。
这些人的脸孔在他眼中似乎与他相隔甚远,只有声音勉强传得到他的耳朵里,其余的一切都无法到达他身侧,他听着这些人无知的揣测,想的却是季洵的音容笑貌。
那个人会在意这些流言吗?不会,那个人也许看都不会看这些人一眼。
流言会对那个人有影响吗?不会,那个人不会因为流言就改变自己。
越看越冷静,沈修远竟有了恢复以往温和外表的余裕,他微笑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师父少与人交流,师弟们若心存误解,可待师父与我返回后往青霜峰一叙。”
这下轮到围观的弟子们变了脸色,沈修远在千山派里的好名声可不是一朝一夕便有的,哪儿会这般的不给人面子,弟子们只得暗自摇头,眼神里全是“不识好人心”的愠怒或惋惜,哪记得沈修远前半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沈修远却也不在意,他虽然确实讨厌别人在他面前说师父半句不好,但这也证明了那些人完全不了解师父,他们不知道师父救了他几次,不知道师父对他是如何的悉心教导倾囊相授,更不知道师父在那魔窟当中的奋不顾身生死相随……
但那些事情,沈修远全都知道,全都铭记五内,一刻也不肯忘却。
你们不知道的师父,我全都知道。
他扬起嘴角,只觉得心里某个地方竟因为这一点满足得不得了,涌出数不尽的喜悦来。
“我还以为他这愣头青的小子会当众驳斥回去。”
听到身后的声音,季洵收回了搭在门上的手,转过身看着走来的执明君,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正如执明君所言,沈修远本该像原文中那样直言驳斥的,他会认认真真地和对自己师父有误解的弟子讲述流言中的不实之处,激得有的弟子面红耳赤地指责他不识好歹,这时成玉会直接推门而出,制止这场闹剧,最后荡着两袖的清风回山,而沈修远则带着满飞舟的宝物往燕归泽定制储物玉佩。
“他没有。”季洵说。
季洵现在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不知道为什么沈修远没有像原文那样反驳回去,说实话就是个剧情跑偏,他还不知道原因……他总不知道原因。
但比起面对剧情跑偏他无法避免的恐慌,季洵心中更多的却是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从前写的时候觉得反驳能体现沈修远的正直,之后也能有呼应和对比,但真到了眼前才觉得反驳回去未免太没人情味,比起季洵笔下构想的沈修远,眼前这个沈修远似乎要更有“活着的人”的感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十余年的光影,十余年的点滴,自然只有他们两个人才清楚。
没有比这八个字更好的话了。
季洵没有注意到自己微微扬起的嘴角,执明君却看得一清二楚,这位千山派的掌门人咳嗽一声,对季洵摆了摆手:“你们师徒俩这便出发罢,不必着急,伤养好了再回来。”
毫不留情的推门声惊动了广场上的弟子们,沈修远一回头,果然是师父,就是不知道方才那些话……师父听到了多少。
弟子们这时哪儿还敢和沈修远说话,个个都恭恭敬敬地行礼:“五长老。”
季洵连“嗯”都懒得,下了殿前的阶梯便道:“沈修远,过来。”
沈修远一见到季洵就忍不住笑意,对弟子们一拱手便上前去到季洵身边:“师父,这便出发了吗?”“嗯。”季洵应道,多余的眼神是半点也不往外分,带着沈修远直接往停飞舟的地方去了,至于后来几个洒扫弟子除了兢兢业业的张浩之外都被罚了的事情,则要等来年开春才听说了。
南岭千山位于大陆的南端,自是离极北秘境十万八千里,好在沈修远和季洵如今的修为都不算低,飞舟的速度也能快很多,路途虽然遥远,总的不过只花了七日而已便到达了雪原外最后一处有人聚居的村子——数九村。
途中曾经过江北,不过季洵和沈修远都没有在江北停留的意思,也就没能与沈修桓碰面。
二人下了飞舟,季洵便将飞舟缩小收回,这天是个晴日,他们到达数九村时刚过晌午,沈修远同村民用在上一个城镇买好的菜肉柴火换来了一张雪原的地图,拓印好后沈修远又将地图还给了村民,随后回到季洵身边,拿着地图和季洵道:
“师父你看,这份地图和掌门师叔给咱们看过的那份确有不同之处,这几处雪山前容易发生雪崩的地方都标了出来,除去这几个地方,其余应该是可以御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