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屿说:“我可以请长假,这个你不用担心。”
她凄然一笑,泪水又下来了:“你怕我自杀吗?我不会的,我爷爷奶奶都不是这样的人,再苦再难,也会好好过日子,我也不会去死,但我不要念书了。”
李秋屿轻轻给她擦眼泪:“我知道奶奶去世,对你打击很大……”
“你不明白,我觉得过得很蠢,不像个人,我明知道奶奶身体不太好了,可还是去念书了,我在城里高高兴兴的,觉得日子真好,留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死了,”明月反复摇头,“我应该陪着她的,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说,这肯定不行,怎么能耽误念书呢?耽误几天可以,耽误几周呢?几个月?一年?小孩儿不能耽误念书,大人不能耽误工作挣钱,活着就只能为这吗?为什么要活得这么急?唯恐慢人家一步,我晓得我没选择,能去念书已经很幸运了,”她痛苦地揉起脸,“我可能连想这些,都会被看成是错的,是没出息的,心里没数,我没跟别人说过,其实收麦子的时候,我都想回家看看,帮奶奶,但会耽误念书,奶奶也会生气,觉得我回来干什么,我心里想的事做不成,以后都不用再想了……”
她双手忽然抓住李秋屿肩头:“你说,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你在酒店好好工作,就能过好日子?我们好好种地,却不能。如果我们能的话,就不用背井离乡,为什么城市就是好的,乡村只能是穷苦的?为什么好的方便的东西只能在城里,我们想要得到它,必须离开家?叫我们的亲人死了都不能多留几天,还要赶紧回到那个地方去,好像晚一晚,就什么都完蛋了?”
他们的日子,好像特别容易完蛋,错一点儿就万劫不复。
这些问题把她撕扯得太痛苦了,庄子里的年轻人给城市盖大楼去,做工去,能念好书的,也要到城里去,留下老弱病残,守着庄稼守着家园,自生自灭,野狗一样死去。
她的路刚刚启程,就忽然叫她厌倦了,憎恶了。
李秋屿含泪道:“我回答不了你,没人能回答你,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也没资格教诲你什么,你一向比我坚强。你想过吗?明月,如果你不是进城去观察周围,就不会想到今天说的这些,因为你没见过,不知道外头什么样,你只有见了,比较了,思考才会有这样的认知,这可能就是你出去的意义,奶奶不在了,但咱们还在,我愿意跟你一块儿做些事情,你跟我说过的,咱们一块儿还能做些好的事情,我没忘,我当真了,”他不停抚摸着她红烫的脸蛋,“人的想法不会一直不变的,你现在可以这么想,不去念书,但你其实也没想好留下来做什么对不对?咱们不着急,在家里先住着,有什么事好好想一想,理一理,什么事都不急着下定论,好不好?我跟老师说,暑假前先不去了。”
明月攀上他脖颈,两只手臂把李秋屿环起来,他抱紧了她,抚着她后背:“有什么事,咱们都能一块儿面对,你一定要相信这点。”
第76章 园子坏了,搭好的黄……
园子坏了,搭好的黄瓜架子坍塌了,没长好的小茄子,也踩到土里去了。大衣柜叫虫蛀了许多,抽屉是烂的,里头搁着些小物件,明月翻出来塑料绳,重新把架子修好,黄瓜还要长。
天蒙蒙亮,她爬起来新轧了井水,洒到院子压尘土,八斗过来说傍晚能割到她家地里。地是黄的,庄子看着是绿的,明月跟李秋屿到地头等收割机,麦芒真长,看着毛茸茸的一片。等到日头快要落,整个平原红起来,天跟地都在余晖里头,没了界限,人也红彤彤的,依旧在田埂上站着。
那是杨金凤的麦子,她看过无数眼的麦子,下一茬,谁来种,谁来收跟她都没关系了。杨金凤跟李万年就埋自家地头,花圈簇新簇新的,很鲜艳。
麦子一收,李昌盛露面了,他要这一季庄稼的钱。他知道李秋屿跟明月两个还住在老院子里,一点不避嫌,一个大男人,一个小闺女,没点什么他李昌盛是不信的,他那个时候,十七八跟着男人钻蜀黍地的不出奇。他是很窝火的,拿李秋屿没辙,他有点怕他,但又十分不甘,觉得李秋屿白占了李家的便宜。
他合计着,住上几天肯定走人,但麦子收了,这两人还不说走,李昌盛主动来老院找人。
明月在擀面条,一身的汗,李秋屿蹲井边洗荆芥,翠绿翠绿的,映清水里,赏心悦目。因为冯大娘刚来送了一兜鲜杏,大门没闩,李昌盛大喇喇进来,一瞧这场景,愉快笑道:“哟,李老板这过日子有模有样的。”
李秋屿抬眼,起身把荆芥放镂空的菜篮子里,交给明月,明月冷冷睨着李昌盛,那样子,跟想杀了他一样,李昌盛觉得太冒犯了,怎么说,他也是当老子的。
“我一直等你上门,你来了就好,今天把话说清楚。”李秋屿伸手取下晾衣绳上的毛巾,慢条斯理擦起来。
李昌盛很精明,晓得不能来硬的,赔笑脸说:“这几天有劳李老板,李老板辛苦。”他从怀里掏烟,是李秋屿花钱买的。
李秋屿道:“直说吧,你是冲这十几口袋粮食来的,还有这处宅子,我明确告诉你,这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