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别之夏(173)

作者: 青森 阅读记录

那股清新丰沛的自然香调中,她听见了他的平缓而不带情绪的声音。

“文森是谁?”

游嘉茵屏住呼吸,心猛地一沉。劳拉的话,他果然听到了。

但她没有因此惊慌失措。

“你很在意吗?”

她往后退了一步,语气讥诮地反问,内心忽然洋溢起了一种以牙还牙的快感。

“非常在意。”他直视她的双眼,面无表情地说道。

逆光环境下,他瞳仁的颜色深不见底,让她有了一种陌生的错觉。

她被他认真的眼神狠狠刺了一下。

“……”

“告诉我。”

见她一声不吭,他给出了明确的要求。

“……”

游嘉茵缓慢地眨了眨眼睛,没有说任何话。

她一点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她的私事,和他毫无关系,诚实作答甚至可能会招来讽刺,进一步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种情况下,是转身逃跑,还是随口编个故事来糊弄他比较好?

她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可身体却替她做出了与大脑背道而驰的选择。

“文森是我的前男友。”

漫长的沉默后,她迎着吴天翔的视线,唇瓣轻启,轻柔的声音毫无波澜,仿佛是在机械地讲述别人的故事,“他和你们长得有点像。”

作者有话说:

弟弟:什么?你不在意?可我很在意啊!

第86章

第一次见到文森, 是在一个风大浪大的八月午后。

当时游嘉茵被同学奥利维亚邀请,和另一个同专业的女生一起,去她家在阿卡雄的度假屋住上一周。

她们从巴黎坐火车南下, 两小时后在波尔多转车。又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 终于到达了滨海小城那座小而精致的火车站。

“我哥和他的两个朋友也在,家里房间不够,晚上我们需要挤一挤睡觉。”奥利维亚提前给她们打预防针:“不过别担心, 他们周四早晨就出发去土伦了, 之后房子和车全归我们用。”

这对兄妹来自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年纪相差两岁,都在巴黎念书,但各自有自己的圈子,平时很少见面。

除了“文森”这个名字外,游嘉茵对奥利维亚的哥哥一无所知,也不是很好奇。

度假屋离海滩不到一公里,坐落在一片安静的住宅区。路上的车和行人都很少, 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咸味。

盛夏的午后, 房子里空空荡荡没有人在, 只有阳光透过落地窗,铺满浅灰色的磨砂地砖。

但通过院子里装着碳渣的烧烤炉, 厨房角落堆积成山的空酒瓶和啤酒罐,以及茶几上塞满烟头的烟灰缸, 很容易能猜到前几晚这里热闹的场面。

“怎么搞得那么脏都不收拾……”奥利维亚头痛地拨打哥哥的电话, 想要兴师问罪。

漫长的拨号音后, 电话转入了语音信箱。

奥利维亚朝天翻了个白眼:“他们肯定去冲浪了。”

女生们也不想呆在乱糟糟的房子里, 上楼放好行李, 把泳衣穿到衣服底下, 出门走去海边。

这里的海岸线很长,白色细沙在阳光下闪烁,随处可见尽情晒日光浴的当地人和观光客,孩子们嬉笑着在沙滩上跑来跑去。

湛蓝的海水在风中卷起形状漂亮的海浪,的确是一个适合冲浪的好天气。

坐下后不久,奥利维亚就接到了文森的电话。她站起来左顾右盼了一番,朝一个方向用力挥手:

“这里!这里!”

游嘉茵专心涂防晒霜,直到有人挡住了她面前的阳光,才后知后觉地抬起头。

正在和奥利维亚说话的青年穿着蓝黑相间的连体冲浪衣,面料勾勒出健康结实的身材。一头湿漉漉的卷发还在往下滴水,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散发出光泽,也把他的蓝眼睛衬得很亮。

她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瞬间从茫然转为惊愕。

说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从这个法国男人身上,她竟然能看出一丝吴天佑的影子。

“文森。”

对方在弯腰与她们贴面时报出自己的名字,就连笑起来时左脸颊上浅浅的酒窝,都巧合得过分。

这不现实,游嘉茵恍恍惚惚地想,自己一定被太阳晒糊涂了。

三男三女在那间房子度过了接下去的几天,但因为生物钟和每天的行程安排大相径庭,他们多数时间都各玩各的,只偶尔在见面时聊上几句。

一次做晚饭的时候,文森主动和游嘉茵搭话。

“你是哪里人?”他用简单的问句开场,顺手切起了她面前几个刚剥了皮的洋葱。

“中国。”

“中国哪里?”

“上海。”

“那里我去过。”文森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小时候住在巴黎,那时我妈是空姐,经常飞巴黎上海那条线,也带全家人去旅游过,反正我们不用出机票钱。”

“我知道,奥利维亚对我说过。”

“你法语说得很好啊,来法国很久了吗?”

“没有,但我从高中就开始学了。”

“真厉害。我从高中开始学德语,可到现在只会讲三个词。”

“哈哈,那是因为德语太难了。”

“你在巴黎生活得习惯吗?”

“还行。”

“我不习惯,巴黎太嘈杂了,我以后大概会去波尔多找工作。”

“波尔多也很好啊。”

比起面前这个一脸阳光,落落大方寻找话题的男人,游嘉茵始终回答得很简单。

虽然不是故意表现得冷淡,但也丝毫没有和对方深聊的心情。

因为只要一看到文森,她就感到紧张又别扭。

上一篇: 方晓晓 下一篇: 烽火念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