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烽火念归人(118)+番外

作者: 香菇酱 阅读记录

“这是我大哥武安,大嫂蕙兰和大哥的长子树成。”见过了母亲,姜培生又指着同来的大哥一家子跟婉萍一一介绍。

姜武安带了顶貂皮帽子,外面的长棉衣是骆子毛的大翻领,单眼皮,扁长眼,但脸型、鼻子、嘴与姜培生一瞧就知道是一家人,只是身高矮了些。大嫂慧兰是一张丰满的圆盘子脸,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微低着头,瞧着不甚大方。她和姜李氏珍绣一样也是双小脚,上身穿着棕褐色短褂,下身是青灰色的裙子。

姜武安的儿子姜树成这年十八,比如怀小了四岁。还在念书的如怀一身学生气,但姜树成却显得十分流气老城,一副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些年的样子。他穿着身扎眼的白色西装,鼻梁上架一副棕色镜片的蛤蟆镜,头发梳得流光水滑,外面披着件皮草大衣。刚从车里下来时,俩指头中间夹着根香烟,被父亲姜武安打了一巴掌,才把烟丢在地上捻灭。

“小叔,你现在混得真威风,”姜树成伸手拍了下姜培生的肩膀,好似他跟姜培生才是兄弟俩。

姜培生撇了一眼姜树成,对姜武安说:“走吧,大哥。家里准备好了吃的,回去就可以直接吃午饭。”

“大满,我们到你那边怎么住?”珍绣问。

“娘,我安排好了,您过去住就行。”姜培生对母亲是很孝顺的,说话时会特意勾着身子靠在她身边,声音不高,温吞吞的。

“大满现在是出息了,咱们姜家也是能沾沾光。”姜武安说着看了眼陈婉萍,说:“弟妹好洋气,到时候别嫌弃我们一家子。”

“怎么会?”婉萍忙笑着摇头:“都是一家人。”

“哎,说的是,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算我们姜家人。”姜武安知道婉萍的父母也住在姜培生那里,故意说了这话。他见到婉萍脸色微僵一瞬,但也没开口反驳,心里不由地想这女人估计也是个好拿捏的。

洋房二楼有六间房,婉萍和姜培生住在东侧最大的一间,对面被改成了一间带防盗门锁的书房,留给姜培生处理紧要的事情用,另外还有一间空余。西边的三间房子,只有大套房是陈彦达和夏青在住。楼上的三间加上楼下的一间,四间房子昨天婉萍已经让黄婶打扫过,姜培生原本想的是让母亲跟他们夫妻一块住在东边,西边的两间房子和楼下的正好可以留给大哥一家人挑选。

陈彦达和夏青在多伦道 7 号里迎接了姜家人,寒暄几句后,姜培生带人到楼上看房间。姜李氏珍绣和蕙兰是很满意的,但姜武安和儿子姜树成却迟迟没说要住在哪一间。

“先吃饭吧。”姜培生招呼着人到楼下,南北两位大厨准备了满桌子菜。等一家人坐下来,姜培生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安排,末了还特意强调空出来的房间等着如怀寒假回来正好能住。

“这个安排怕是不行啊,”姜培生才说完,姜武安接过话:“大满,在咱们老家哪有娘家人住在婆家,还要住最好的房子?你这洋房统共就两个大间,一间你们住,另一间理所当然要留给咱们姜家自己人。”

“你什么意思?”陈彦达看向姜武安问。

“没别的意思,就是说这事大满办的不对,不合规矩。”姜武安朝陈彦达摆摆手。他心里认定陈婉萍是个在家里不怎么管事的,所以又拿出来了在老家的大家长做派。

“那你给我讲讲规矩,”陈彦达说。

“我听大满说过,您是大教授,有学问的,可是您住这地方是我们姜家人的地方,吃的用的也是我们姜家的。老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住在哪里,自然是我们姜家人先挑呀,总不能是谁来的早就把好地方占了,我们来得晚就要吃哑巴亏吧。”姜武安话刚说完,姜树成马上插嘴接着说:“西边那间大房子要住也该是我爹娘住,哪轮得着个外姓人?就这是大学教授?一点规矩都不懂,还是个啥教授。”

姜武安和姜树成这话气得陈彦达当场掉了脸,放下筷子说:“别说得像是我依靠着姜培生吃饭,我自己有工作。西边的屋子你们乐意住就住,从明天起我搬到南开大学的教职校舍去。”

“好了好了,有话好好说,你又不是个小孩,一点就炸地发脾气。”夏青说了陈彦达两句,然后对姜武安说:“你们那边家里是什么规矩,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但是在我们这里没有夫家就比娘家高的道理,我们是婉萍的父母,是长辈,凭什么要把房子让给你个小辈住?”

“小叔三岁的时候,我爷就意外走了,老话说长兄如父,这个家是我爹养的!他从上学到后来去部队,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我爹供着,小叔有今天我家是第一功臣!凭什么你家要排在我们姜家前头先享受”姜树成丝毫不让。他话说完,姜武安说着朝姜培生扬了一下下巴:“大满,你给个话吧。”

全部人的目光这下字全扎在姜培生身上,他瞧着自个大哥乐了:“我给个什么话?大哥,你儿子这话讲得像咱娘过世了一样,我是你养大的啊?”

“大满,你这是说的什么呀?”姜李氏珍绣拉住儿子的手,向着陈彦达努努嘴说:“亲家公,像俺们这种老头老太太有个地方住就行,房子大小有啥子区别。”

“亲家母你这句话说错了,这不是房子大和房子小的事情。”夏青笑着说:“今天要是你想住西边的那房子,那当然可以。咱们是平辈的,你年纪又比我们大,我让着你这谁也没话说,但是你大儿子,一个小辈要把我们从屋里赶出去,这事就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