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尘(207)

作者: 未晏斋 阅读记录

高云桐已经找出了绒布袋子装着的琵琶,对溶月示意。

溶月眼角余光果然正看见随着她来的那个将官狐疑地探头进来,似在打量她在做什么。

溶月接过琵琶,笑道:“是的,是的!但这里是不是磕坏了?”

高云桐说:“你调音试试看。”

溶月硬着头皮,把琵琶从袋子里拿出来,学着凤栖以往的模样调了调弦,拨了几下也不知成调不成调。

高云桐凑趣般说:“这声音真清亮!”

溶月脸都热了,又不得不说:“我配曲子试试音。”

心里祈祷:主子,以后派我什么差使,都不要派我弹琴吟唱这种……

咽了半天口水,才老了老面皮,下定决心,勉强拨了个《高阳台》的前奏,后面不会,就乱拨一气反正琵琶排音总是好听的。

关键是词,她先瞎哼哼了一阵,过了前奏实在不能再等了,于是装作像兴致上来了一样,带哼带吟,低低唱诵道:

“照野旌旗,山重地低,东风渐绿草木。

西风残马,隔栏泉音空诉。

高楼浮云今何处,风卷地,百草折覆。

有歌姬,叠鼓二刻,望断来路。

萋萋茂林多烟柳,盼归燕北来,梧桐春树。

登临庾楼,黎明相望三途。

折转雁道付新曲,天涯游、水脉萧疏。

向三更,铁衣寒透,窄径难步。”

好容易唱完,高云桐说:“好词!好曲!”鼓起掌来。

溶月脸红得滴血似的,故作不屑:“哼,咱们大王听了好几遍呢,也说好还需得你这小人来夸赞?”

那个有些狐疑的将官,听说温凌也听了好几遍,加之他自己是实在听不出什么,于是头又缩回去了。

高云桐低声说:“我懂她的意思了。接下来,我们要尽力弄两匹马。一会儿靺鞨人离开往南去,就打马往西城门走,我应该有机会带你离开。”

溶月真正紧张得直咽唾沫:“可是……可是他是专门来督着我找娘子的东西的……”

高云桐说:“他的打扮,是冀王的亲卫,地位不低。没事的时候,过来陪你找王妃的东西,盯着你;真的有事了,保护冀王才是他的第一任务,必然有这样疏忽的片刻。你别怕,抓紧这一瞬间就好。”

他像真的一样,帮溶月把凤栖的一件件东西都打在包袱里。

溶月亦把东西送到外面,让马匹得空时送到王妃那里。唯有琵琶,她亲自背着。

她虽有心理准备,却不知道那个“时机”什么时候来。

可虽有准备,那个“时机”来了,还是吓得愣住了好一会儿。

南城的位置,大概在温凌巡逻的路线上,突然一声惊雷般的巨响,而后是漫天的烟,再接着是黄昏夜色里燃起的火光。喧嚣的声音从那里远远地传来。

温凌的亲卫脸色大变,一声“快去保护大王!”

顾不上溶月一个丫鬟,一声唿哨,率队上马,往南城方向而去。

还有两个人大概是留下看守溶月的,还在望着路上扬起的烟尘发呆。

高云桐手速很快,突然间暴起,箱笼间抽出的匕首飞快地割断了离他最近的那个人的咽喉。另一个扭头方见,慌乱拔刀,披甲却没有戴盔,动作慢了一拍。

高云桐已经从手中尸体上摘弓引箭,箭镞直直插入对面那士兵的颅骨,他来不及喊一声就倒地而亡。

溶月吓得想尖叫都没叫出声。

高云桐对她努努嘴:“他们俩的马在那儿。快,上马,往西门走。”

他已经顾不上等她慢慢从惊惶中缓过神儿来,而是自顾自解了马,一匹的缰绳递给溶月,一匹自己套好,拿着敌人的刀与弓箭,打马往西飞奔。

那些被押在路边的忻州民众,像看到了天神一样,自动地给他让开了一条路。

溶月也回神了,此刻不容犹豫,赶紧踩马镫上马,一旁的人也好心扶了她一把,说:“娘子,你们是来救忻州的啊!”

溶月突然觉得想哭,咬着嘴唇漫漶点点头,看着高云桐在马背上的身影,用起凤栖教她的骑马诀窍,也跟了上去。

路上也有靺鞨的兵勇,但高云桐他俩骑着靺鞨的披甲战马,靺鞨士兵或是未想到要拦截,或是想到了也无法拦截着飞驰的战马,只能眼睁睁看他们俩离开,跨过城中藩篱,熟悉地消失在巷道里。

第109章

西城那里,是乔都管带着二百人聚集的地方。他们找了一处马市,打扮成马贩的模样,而斗篷下俱是皮甲,可抵挡斜射漫射的箭镞,也很轻便。

这群马贩子分头藏在马市各个角落里。乔都管见高云桐来了,后面还带着一个歪歪斜斜骑着马的女子,不由挑了挑眉。

等高云桐下马,乔都管对他点点手。

高云桐跟着他进到里面一间给马贩暂息的屋子里。

乔都管说:“这个娘子是?”

高云桐说:“晋王家郡主的贴身丫鬟。”

“怎么能跑出来的?”

高云桐抿嘴笑了笑:“这位郡主,是聪明绝顶的女子。”

乔都管点点头:“想必这就是你说的在冀王军中安插的‘斥候’了。那么,打探出了什么消息?”

高云桐先问道:“冀王温凌带主力在忻州城里,刚刚一场火攻,是都管的手笔吧?”

见他点头,才笑了笑说:“温凌带领的靺鞨军虽然强悍,但有两大薄弱:一是不擅水战,二是不懂火器。城里以火,城外可以用水。”

他用脚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弯弯曲曲画了几条山脉,又画了一处流水,捡了几个石子摆在各处。

上一篇: 捡到聋瞎忠犬少年后 下一篇: 村居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