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尘(438)

作者: 未晏斋 阅读记录

他把官印匣子盖儿合好,很郑重地捧起来,朝着高云桐的方向递了递:“你过来。”

高云桐起身长揖:“卑职不敢,这枚节度使印,是朝廷的名器,还是请将军自己收着。”

“糊涂。”曹铮柔声批评他,“你看你,都做了将军,还是一动就一股酸文人气息。朝廷如今是谁的朝廷?名器又是谁的名器?并州军到底肯听谁的?朝廷么?”

“可我,骨子里还是个儒生。”

“儒生好啊,心里怀的是天下。但是书生掌兵,要不得迂腐和仁慈。”曹铮仰头似乎看了看帷帐的穹顶,脸颊上泪痕交错却没有再落泪,再低头时表情越发凝重,“嘉树,我在汴梁还有几个亲信,所以,燕国公主想要有人在汴梁内应,我最合适去,你不要去。你带着并州军和太行军,好好守我们的江山,与温凌斡旋。”

高云桐诧异抬头。

凤栖信中希望他能悄悄到汴梁去,有三条计策,要一一落实,极度机密,不能假手他人。

其中一条是希望能悄悄救出晋王凤霈,至少也要保证晋王的命在,扳倒凤震之后需要有人登基皇位来统领战斗。

这是犯了皇帝凤震大忌的,很有可能让他狗急跳墙,不顾清议,连高云桐一起杀了灭口。

曹铮说:“而且,我也不打算悄悄去汴梁,我带天武军去堵截相州,拿下孟津渡,这还需要你放权给我。”

“可是这帮天武军……”

“我没有打算成功。”曹铮说,“你请旨让我带天武军,凤震会觉得是扳倒我的好机会,一定会答应的。凤震是先帝所评价的‘阴险毫无底线’,但对付阴险之人,最好的法子就是引他入彀。”

高云桐诧异了一会儿之后猛然明白过来:曹铮这是要赌上性命造反了!

“曹……曹将军!”他不由就有点结巴起来,又不知道怎么劝。

曹铮笑着:“‘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老话说得没错,你浑家让你进京,这点可真看得不准。”

然而毫无嘲笑他们俩的意思,反而意谆谆:“这种事,还得我来。成了,奉你老丈人上位;不成,也摘开你,横竖横都让你们全心全意对付靺鞨。我老了,打仗是不如你们这壮力的一辈了。但与老狐狸们斗心机,你们还要学着点。”

凤栖得到了消息:曹铮率领天武军前往相州,看起来似乎是要为磁州解围了。

而皇帝当然首肯,明发上谕,把曹铮此行捧得极高估计接下来就要狠狠地把曹铮摔到泥淖里,除掉他凤震的心腹大患了。

有天武军这帮不服管教的兵油子掣肘,曹铮想打赢消息渠道畅通的温凌,当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也因为凤震不想曹铮直接殉国而得到一个让人敬仰的名声,所以天武军虽然不断败北,但主力和曹铮本人都未曾受损。

温凌打这样不痛快的仗自然也打得很憋屈,加之心里有另一层事,本来已经只差一步,现在又被拖延了,满心只觉得烦躁。

曹铮在与温凌慢慢缠斗的过程中,已经摸清了靺鞨军在河东的分布情况,亲笔用隐语将战局情况告知高云桐和凤栖,让他们作掎角之势布局。

现在,天武军兵力越来越弱,士气越来越低下,曹铮静候着朝廷的发旨。

天武军那几个都虞侯现在逃无可逃,被迫随着曹铮辗转作战,脾气也远没有原来那么坏了。扎营时来探听消息:“曹将军,现在近乎于给靺鞨围着打,这什么时候才是了局?兄弟们……已经死了不少了。”

曹铮淡然端坐道:“都虞侯以为打仗是什么?每个人不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可是……可是……”那人嚅嗫了半天才低声说,“天武军是朝廷禁军主力,这么牺牲下去,难道不是可惜?该向官家请旨撤退,还是请旨撤退吧?”

曹铮看向他说:“可惜?我岂不知道可惜!”

他把官家的密旨“啪”地一声丢在那几个都虞侯面前,冷冷道:“围困卫辉府的时候命我不出兵,温凌潜逃时命我出兵打空营,如今我们被围困,一再叫我不许撤退。我这把老骨头死了也没什么,诸位呢,大概也该有做奠品的觉悟了吧?”

都虞侯们面面相觑,不说话。

在皇帝的棋局里,他们都是牺牲品,败局已定不让退,无非就是要往曹铮身上栽更大的罪名。

他们咽着唾沫,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晓得为难与痛苦,也才理解曹铮一向不肯乖乖遵旨的原委。

曹铮用指尖用力叩击这那一道道摆在桌面上的上谕,冷冷笑着说:“之前冀王的大军已经与我方胶着,如果河北各节度使、各刺史得陛下之命,齐心而战,说不定功及垂成。如今一切战功废于一旦,所有兵力一朝全休!乱命之下,社稷江山何以中兴?!①”

他一边笑,一边泪下:“我死不要紧,河东河南百姓、义军已经付出了多少牺牲,而一旦磁州被破,并州被破,屠城清算,报复立至。说实话,诸君这几条命又算得了什么?!”

曹铮终于一拍书案,勃然而起,而怒色带笑,满眼嘲讽。

那些面面相觑的天武军都虞侯们,终于垂下头颅,和他一道暗暗垂泪。

曹铮不断的败局传到汴梁,整个河南地区的恐惧靺鞨的心态又渐渐上浮,原本认为靺鞨被拒于黄河之外,河南是安全的,现在朝廷最精锐的军队尚且打不过了,是不是汴梁被破的耻辱又要再重演一次?这次是不是会更加惨烈?

当章谊作为靺鞨派去汴梁议和的使臣时,凤震这次毫无刚骨,开门笑脸相迎。

上一篇: 捡到聋瞎忠犬少年后 下一篇: 村居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