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173)+番外
被赐婚的双方都没有意见。
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表明态度后,乾元帝就高兴地下旨了。
赐婚消息一出。
震惊了整个京城的官员权贵。
如果之前大家只是正视谢文彦,如今乾元帝明晃晃地给对方拉拢势力,上赶着帮对方结党,大家就是傻了。
尤其是那些皇子们,简直酸气冲天。
“父皇是不是疯了,就算再怎么看重谢文彦,想扶持寒门势力,也没必要这么上赶着吧!”
不能怪一群皇子酸成这样,实在是他们作为天潢贵胄,皇帝的亲儿子,入朝后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如果不是大家知道乾元帝不好男风,也没表现出什么暧昧举动,大家都要以为谢文彦是不是不知廉耻,做了狐媚佞臣之举。
不然怎么能让陛下跟昏头了一样对他?
所有人都想不通乾元帝为何如此看重谢文彦,尽管他们承认谢文彦确实很有才华,可这也还是太偏心了些。
—
只有几个年纪大,眼睛毒的老臣,仔细把谢文彦上上下下推敲一遍后,有些震惊地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谢文彦好像跟陛下年轻时候,长得有点像啊!
几人私下聚在一起讨论。
其中一位老臣道,“你们觉不觉得,那谢文彦和陛下年轻时候的模样有点像?”
“之前没注意,如今回忆陛下年轻时,两人当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长相还是有些区别,不过那神态,那举止,那眉眼气质……说他俩没点关系,老夫都不信!”
“听闻十几年前,陛下宠幸过一个宫女,那宫女被后宫娘娘们陷害逃出宫时,是怀着孩子的……”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
毕竟几十年的时间,谁对谁年轻时候的模样,还能完全都记清楚?
五官早已模糊,就剩下一个轮廓而已。
众人之所以觉得像,是两人身形相似,举止神态给人的感觉,眼睛欺骗了记忆。
还有如今情况影响了主观判断。
“如果谢文彦是当年那个宫女的孩子,那陛下对他这么好,就说得通了……”
众人交流后得出猜测结论。
因为除了这个理由,根本没办法解释乾元帝的态度。
哪个皇帝重视人才,能重视到主动帮对方拉拢势力的程度?
很明显,乾元帝是想在给自己儿子,增加保护自己的筹码,毕竟一个没有家族底蕴的寒门子弟,单靠圣宠,想在朝中立足还是有些危险困难的。
“你们说……还有其他人发现此事吗?”
有个老臣询问。
另一个老臣道,“可能还有,但应该不多,朝中见过陛下年轻时候模样的老臣,都基本离开得差不多了。”
“但就算知道了真相又如何?陛下此举很明显没打算让人认祖归宗,如今的扶持偏心,不过是对亲儿子的弥补,以及慈父之心。”
“出身在宫外,注定血脉存疑,谢文彦影响的是我们朝臣,并不影响那些皇子的局势……”
只要还有一个正统皇子好好的,哪怕对方是个三岁幼儿,皇位也不可能落到一个血脉存疑的皇子身上。
但有这层身份,谢文彦将来位高权重却是肯定的。
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亲儿子屈居人下,除了父子感情,也是面子问题。
“既如此,让下面的小辈们能交好,就交好吧。谢文彦本来就有能力,倘若真是这样的身份,只要陛下在,他就不可能出事。”
“而陛下行武出身……怕是少说还有个十几二十年。”
这么久的时间,与谢文彦交好利大于弊。
至于中途有成年皇子忍不住逼宫咋办?
呵呵,当年乾元帝是怎么上位的,他们这些老东西可最清楚。
看看先帝二十几个儿子,如今宗室却只有寥寥几个亲王郡王,就知道了。
……
赐婚圣旨一出,外面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
谢文彦都能料到几分,甚至有人会怀疑他和乾元帝之间的关系,也都能猜到。
但他并不担心。
就像那几个老臣说的,除非乾元帝的正统皇子全部出事,否则皇位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到他一个血脉存疑的人身上。
所以他和乾元帝的父子关系,在他入朝之前暴露,可能会危险。
但如今他已经走进大众视线了,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忌惮,反而众皇子还会想办法拉拢交好他。
当然,也可能有心胸狭窄和脑子犯抽的,比如原太子。
可谢文彦不怕。
如果他连现在的阴谋诡计都应付不了,整天这也怕,那也怕,那么将来即便他幸运坐上那个位置,也迟早被赶下去。
就像前世的太子,成功上位了又如何?
能力不够,还不是成了亡国之君。
他谢文彦从不怕算计,他只怕自己技不如人!
比起担心京城众人怎么想。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想法子筹办好几门亲事,好好笼络住这些姻亲关系。
而想办好亲事,就少不了银子。
如今谢家家底太薄了,一下子定下这么多亲事,聘礼和嫁妆是个大问题。
“夫君,家里的花销不少,点心铺和酒庄才经营不久,如今账面上的银子,也不过七八千两之数。”
这些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已经很多。
而谢家一穷二白起势,短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多,也绝对算是乔玉景持家有道,以及穿越堂兄经商有方了。
可几千两银子想筹办亲事,却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