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247)+番外

作者: 兔月关 阅读记录

谢文彦掂量一下国库,又掂量一下自己的私库,想着回头还想把自己和夫郎住的宫殿,也修葺得富丽堂皇些,以及赏赐给卿哥儿和爹娘爷奶等人金银珠宝……

顿时立马有了个的‘好主意’。

谢文彦兴致盎然道,“岳父,我记得大皇子后院的妃妾,基本不是高官权贵子女,就是富商家的小姐公子,对吧?”

“是的,大部分娘家都特别有钱!”

王成安闻弦而知雅意,立马强调重点。

“这些女子哥儿也不容易,她们身在后宅,怎能知道大皇子的狼子野心?如今牵连实在可怜,朕刚刚登基,实在不宜造杀孽,当施仁政才是。”

“岳父,还劳烦您替朕去宣旨,如今国库空虚,倘若这些官员富商愿意慷慨解囊,朕便允许他们把人接回去。”

“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朕与先帝父子情深,感同身受,也愿意成全他们一片父母的爱子之心……”

谢文彦假模假样感叹。

“是,臣一定让京城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仁心!”

王成安秒懂,一本正经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

翁婿二人对视,同款奸笑~~嘿嘿。

第149章 记仇的乔玉景

当初逼宫之时,大皇子当场死亡。

但事后大皇子后院的妃妾和姻亲势力,乾元帝却并没有急着处理,而是全部都关押了起来,留给谢文彦登基后杀鸡儆猴。

不过,谢文彦却并没打算把人都弄死,又或者流放处理。

一来是大皇子的这些姻亲势力,范围涉及比较广,要是全部都抄家流放,空出来的官位他吃不完,要便宜别人;

二来就是,与其闹得人仰马翻,不如留着慢慢割肉,既能获得利益,也避免自己刚刚上位,根基不稳动摇皇位;

他的圣旨发下去,但凡有脑子都应该明白。

这银子赎的不是他们家闺女哥儿,而是他们支持大皇子这个反贼罪行的代价,对新帝的臣服表态!

果不其然。

大部分人接到圣旨后,都很识相地选择配合,心痛地拿出大笔金银珠宝上交,破财买平安。

不过也有小部分人,不知道是真的蠢,还是觉得自己背景够硬,根本不理会圣旨,表示嫁出去的闺女哥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他们是不会把人接回家的。

对于这些人,谢文彦也懒得废话,直接杀鸡儆猴。

让王成安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罪证,第二天就带兵把这些人都给抓了。

“既然一个个不识相,那就去西北吃沙子吧……”

谢文彦冷笑下旨。

这些人还真以为他刚登基,就顾虑名声不敢做什么了?

暂时不好见血,抄家流放总行吧?

当然。

不出意外,这些人被抓后,他们后面的靠山就站出来阻止了,拐着弯指责谢文彦不顾大局,肆意妄为,乃是昏君行为。

以为几句大义凛然的话,就能把谢文彦压住。

毕竟以往新帝上位,朝臣们都是这样干的,通常新帝刚刚登基地位不稳,为了稳固朝堂,在小事上都不会跟朝臣对着干。

但谢文彦是什么人?

谢文彦直接对反驳的官员问道,“既然刘大人说朕不该将他们下大狱,那意思就是他们身上的罪名,是冤枉的了?”

“正所谓谁主张,谁举证,刘大人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是冤枉的?来吧,把证据拿出来朕瞧瞧。”

众臣:……

刘大人傻了。

他哪里拿得出证据?他不过就是帮自己的势力同僚求情而已。

想着新帝刚刚登基,他们这么多朝臣上奏,对方为平稳局势,多少都要给点面子才是,结果谁知道这位不按常理走。

刘大人为难,“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不过觉得王大人他们为朝廷效力多年,劳苦功高,陛下如此对王大人他们,是否有些太过无情。”

“无情?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他们触犯朝廷律法,按令处罚才是以正朝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事都讲人情,这天下还怎么治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拿着朝廷俸禄,为朝廷效率是本职,刘大人倒是说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超出职责范围的好事,就劳苦功高了?”

“卖官鬻爵,欺压百姓,贪污受贿,家中产业稀薄,又无擅经营的主母,一个个家资却抄出来足足几百万两……证据确凿,可有冤枉他们了?”

谢文彦犀利质问。

刘大人擦汗语塞,“这,这……”

“如此,你还替他们喊什么冤?求什么情?这点小事都要浪费朕的精力,看来刘大人当真是老眼昏花了,既如此,便回家养老吧。”

“至于你大理寺卿的职位,便由下面顺位顶上。”

正好刘大人下面的官员,与其隶属两股势力派系。

对方得到这个官位,必定会帮他压制刘大人派系的势力。

不出意外。

得到天降馅儿饼的派系,顿时站出来几个官员附和,“陛下圣明!”

“嗯,那各位爱卿,对此还有何意见?”

谢文彦点头,目光凌厉环视其余朝臣。

颇有谁再跳出来搞事,他就罢谁的官,把对方官位给其死对头的架势。

他是皇帝,只有朝臣听他,断没有他忌惮朝臣的道理。

哪怕此事过后,这些官员要给他使绊子。

他也决不能退让半分!

“陛下圣明。”

剩下的朝臣能怎么办?

当然是放弃低头了。

毕竟,此事不是所有朝臣共同的利益,新帝铁了心处理,他们继续与新帝争执,就会被其余派系钻空子,实在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