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154)
他们可是还拿了工钱的,就是不来送水,也是应该的。
众人不由得感激,喝了水,也不耽误小两口说话,立马跑去继续干活。
最后沈肃他们才过来。
三兄弟都来了,他们是见过的,自然不必客气,直接拿了水瓢舀水就喝。
沈肃刚才已经听到那些人谈论渊哥不行,可惜了嫂子之类的话,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最终也没说。
行不行的,等洞房了,嫂子自然知道。
嘿嘿,那天和渊哥一块河里洗澡,他可是见了的。
渊哥若不行,这天下就没真男人了。
还同情嫂子,嫂子的幸福,在以后咧。
苏晚晚愈发的莫名其妙,她怎么看沈肃也有点不正常。
他的表情又跟其他男人不一样。
不过她也没多想,笑道:
“大哥你们中午去家里吃饭吧,我多做一点。”
左右多放一点面条的事情,而且家里菜地种了什么菜,他们虽然没见过,也听过。
黄瓜什么的正好也让他们见识一下。
反正问就说在山上找来的。
山那么大,谁还管真假?
一听她这么说,三兄弟几乎同时咽下一口口水,想起了以前在沈渊家吃的饭。
好想吃。
可是,沈渊还非要给他们工钱,他们也不能不知好歹啊。
于是,强忍着冲动,就要拒绝。
“行了,你们也别拒绝,就这么说定了。”
苏晚晚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
沈渊看了他们一眼,自然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一个个都馋他媳妇做的饭呢。
嗯,他也馋。
第130章 看农业书,画曲辕犁
“听我媳妇的,今天中午都去。”
沈渊都发话了,三兄弟这才点头。
“得咧,渊哥,只是那工钱可千万别给了,不然爹会打断我们的腿,这两日我们加劲儿干,绝不会耽误你和嫂子办婚礼。”
沈肃最先回应。
沈渊点头,至于工钱,该给还是要给。
亲兄弟明算账。
加把劲,今天就能把地弄好,明天红薯苗种上,正好不耽误办礼。
他偷偷瞥了一眼苏晚晚,见她表情依旧,似乎已经不排斥办婚礼了,不由得高兴起来。
“辛苦媳妇了。”
沈渊说了一声,这就带着几人去干活。
苏晚晚对他喊媳妇已经听惯了,现在竟是一点都不排斥,不由得摇摇头。
天啊,习惯真可怕。
她好像越来越适应沈渊媳妇的身份了。
苏晚晚带着沈昭他们回家,小云毅和小玥儿抢着去烧火,苏晚晚也没阻止,俩人都蹲坐在灶火旁。
只有一个大灶,没法蒸面和炒菜同时进行,不得已苏晚晚先拿出挂面给蒸上。
菜都收拾好了,不用再准备,想到老家以前用的那种小土灶,苏晚晚让沈昭去拿了一张糙纸过来,空间里有水笔,简单给画了出来,准备等沈渊回来给他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这种小土灶可以移动,放院子里用都行,最主要的是现代的那些锅的大小也合适,空间里她厨房里的炒锅蒸锅什么的可就有了用武之地。
沈昭看了嫂子画的图纸,不仅对小土灶感兴趣,对那黑色水笔更感兴趣。
“嫂子,这就是你们那里用的笔?怪不得能写出那么小的字。”
以前嫂子写的信,字迹那么小,他和大哥还说这种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毛笔若想写那么小,也不是不能,就是很困难,不知道要练习多少年才能写的又小又工整。
原来是笔不一样。
而且这笔不用蘸墨水,携带也方便。
“嗯,你想用了可以试试,不过就在家用用算了,你们还是要多练习毛笔字。”
苏晚晚把手中的黑笔给了他。
“我知道的,嫂嫂。”
拿了笔,沈昭有些激动,跑去屋里研究。
苏晚晚看面条已经被蒸软,而且半熟了,就过去把面条挑了出来,整整一大盆。
接着就开始炒菜。
锅中放油,葱姜蒜加上花椒一起油中炒出香味,然后把五花肉放进去煸炒出油。
然后放一些酱油上色。
说到酱油,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黄豆酱油做的还真不错,无添加,颜色正。
通许县黄豆产量大,黄豆的经济用途虽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是也领先于整个夏朝。
这酱油就是黄豆的一种衍生产品,通许县大大小小的酱油作坊很多。
不过这时候的酱油都是散打的,自己拿着罐子去买。
尽管空间里也有不少酱油,苏晚晚选择了这个时代的酱油,毕竟现代的那些东西太多添加剂。
酱油入锅,不仅把肉染成了黑红色,也激发出了香味。
把豆角放入锅内和肉一起炒断生,撒上一把盐,再加入糖提味,最后加入两碗水稍微煮开。
接着就是拌面,菜不用炒太熟,毕竟还要上锅蒸。
面条和汤汁完全融合,面条也吸收了汤汁变成了金黄色,香气扑鼻。
放入蒸锅蒸十分钟就可以出锅啦?
经过二次回蒸的面条更加软和,而且可以把吸收进去的汤汁味道完全㓎进去。
关火稍微焖一会儿,苏晚晚利用这些时间已经把凉菜也准备好了。
几个男人是踏着饭点回来的。
“嫂子做的什么饭,这么香,我们有口福了。”
沈肃人未到声先到。
“今天中午吃面。”
苏晚晚已经端出了那盆面。
桌子被沈昭和两个小家伙抬到了院子里的树荫下。
现在院墙垒得高了,关上门根本不担心别人看到你家在吃什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