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24)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你这婆娘是不是有病!有病赶紧去治,别跟老子瞎咧咧,我管你是冬梅春梅还是夏梅的,老子不稀罕,再敢来叨叨,老子揍你!”

沈渊觉得聒噪地不行,一个怒目过去,眸中散发出一股摄人的寒光。

柳春梅后退一步,踉跄一下直接吓得蹲坐在地。

“娘咧,沈渊打人了呜呜呜......”

柳春梅坐在地上,因为都在浇地,地下都是湿的,一下子摔了一屁股泥,她又忽然往自己身上也抹了两把泥,忽然嚎嚎大哭起来。

赵小小看到娘亲哭,也跟着哭起来:

“你坏,坏蛋欺负娘亲,呜呜呜.......”

母女二人瞬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了,也立马吸引了一群浇地的邻里街坊。

“咋滴了,咋了.......”

最先赶过来的是里正媳妇王秀萍。

听到闺女哭,立马跑了过来,随后跟着的是里正柳大平。

“娘,爹,沈渊,他他欺负我....呜呜呜......”

王秀萍一看闺女这糟心的模样,立马也急了,这个沈渊欺人大甚:

“沈渊,我女儿好好地走在地头上,你凭什么欺负她,是不是你把她推倒的?”

沈渊眉头紧拧,又忽然瞪了瞪铜铃般的大眼睛:

娘咧,女人竟然是这么可怕!!!

他做什么了?

“推她?老子没打她算是好的了,请你管好你的女儿,别动不动就往男人身边凑,她不嫌害臊,老子还嫌恶心呢。”

沈渊真是长见识了。

这柳春梅他自然是认识的,他从边关回来没多久,就有媒婆上门说媒,好像就是这个叫柳春梅的,是个寡妇。

那时候他根本就没娶妻的心思,更何况他连认识都不认识,娶个毛!

所以,他就拒绝了。

谁知道每次他回村,这婆娘总是有意无意“偶遇”他。

有一回,他还看到过她打孩子,好家伙,那可是她亲生女儿,给打的鼻青脸肿的。

看到了他,那女人又装作很爱孩子的样子,可把他给恶心的够呛。

这幸好没娶这婆娘啊,娶了她,不得让他家里三小只给打死?

他觉得这婆娘有病,一定是有大病。

他沈渊这条件,多少女人都避之不及,去年官媒给她分的那个媳妇,哭着求着不愿意嫁给她,还是他出面,让官媒给取消了这婚约。

不是心甘情愿的,他才不稀罕。

这婆娘倒是上赶着了,可是他恶心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客气。

王秀萍被说了个没脸,瞪了一眼自己的女儿。

女儿什么心思她自然知道,可是也不能让一个汉子给侮辱了去。

“沈渊,你说什么话!我女儿能看上你是你的福分,你倒是嫌弃起来了!你也不看看你什么条件,哪个女人.......”

“这就不劳婶子操心了,老子就算再混不吝,也断然看不上你闺女这样的,你还是好好管你闺女吧,人要脸树要皮,这样的婆娘也是不多见!”

沈渊不等她说完,拎着大桶甩了甩,直接挑着扁担甩在背上,大踏步而去。

这些人,还真是,耽误他干活!

“沈渊!你这个王八羔子........你......”

王秀萍一口大骂,正要追上去,却被里正柳大平给拉住了。

“行了,还不够丢人!”

柳大平气的胸口起伏,他怎么有这么一个蠢媳妇和蠢女儿!造孽啊!

四周也是聚来一些人的,看着坐在地上的柳春梅,皆是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因为有里正在,都硬憋着不敢出声。

这寡妇可真猛啊?

这柳春梅一定是看到沈渊腰粗能干事吧。

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夜里不知道寂寞成啥样子。

啧啧,都怪他们比不上沈渊,不能让寡妇上赶着。

柳春梅本想着让自己的娘替自己教训一下沈渊,没想到自己得了个没脸,还被人笑话,可丢死脸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真的嫁不出去。

“都去干活吧,杵在这里干什么!”

里正一声吆喝,众人顿时鸟兽散。

“还不够丢人现眼!赶紧滚回去!”

里正呵斥了一声闺女,柳春梅委屈地拍拍屁股起身,一抬手发现两手都是泥,一身粉衣也脏的不成样子,气的一跺脚,无比凄惨。

“爹.....我不管,我一定要嫁给沈渊。”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她爹娘最宠她了,她爹又是里正,一定有办法的。

“你一个寡妇能不能消停点!嫁嫁嫁,我看人家沈渊说的对,上赶着的不是买卖,滚回家去,赶明儿就让你娘给你说亲!”

里正看着女儿也是头大,真是太丢人了。

他的女儿即便成了寡妇,也是不愁亲事的,可是无奈她偏偏看上了沈渊。

沈渊有什么好的,一个人养三个孩子,还有那沈渊,一看就知道是个混不吝的,也不会疼媳妇。

偷偷喜欢也就罢了,还大大咧咧的弄的全村都知道了。

“我不,我就要嫁沈渊......”

柳春梅还来劲了,气的柳大平直接拿起手中的扁担就要敲过去。

第20章 到底没女人会过日子

柳春梅跳了一下直接跑开,看到自家爹真的生气,麻溜地丢下篮子跑回家去。

“这沈渊要打一辈子光棍咧!”

王秀萍啐了一口,也是恨沈渊没眼光。

“你说谁呢!你家女儿才要当一辈子寡妇!”

张翠花匆匆赶来,一看人都走光了,正好听到王秀萍这一句话,气的也是火冒三丈!

她是沈渊的大伯娘,虽然她也对沈渊有点看不过眼,可是再看不过眼,那是自家人,怎能让外人欺负了去!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