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431)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若后来她身份确定,霍远身份还没被扒,那沈渊就是先后娶了叶家俩姐妹!!!

芜湖~

刺激啊~

“不是,大伯娘你误会了,这是小玥儿她亲娘的哥哥,小玥儿的亲舅舅。”

苏晚晚摇了摇脑袋,差点被自己绕晕。

张翠花:“啥!亲....舅舅!”

沈渊一直没提过小玥儿亲娘,只知道是死了的,可是也没提过娘家人,这猛不丁的出现,可不是震惊住她了。

而且看这男人的架势,似乎是富贵人家啊。

还不是一般的富贵那种。

苏晚晚点点头。

张翠花拉住了苏晚晚的手,男人前妻的哥哥找上门,这孩子怎么一点波澜都没一下的。

“这时候找上门来,是来干嘛的。”

张翠花有点紧张,生怕这若是对晚晚不利,可就不好了。

一般来说,自己妹妹都不在了,就很少来往了,偶尔过节走动一下便可。

看这男人也不是本地人,沈渊在甘州那边娶的妻子,甘州这么远.....还特意跑来。

“嗐,大伯娘,你别多心,人家没恶意,先前跟自己的妹妹失联了,也不知道妹妹已经死了,这才找到了线索,就是过来看看孩子们的。”

“还有,小玥儿他们的外婆也来了,不过现在在叶小姐那里,回头我再和你细说,人家只是来看孩子的。”

苏晚晚也解释不清楚,张翠花倒是也听明白了。

那些年甘州那么乱,和亲人失去联系似乎也正常,不知道亲人已经死了更是正常。

这么说来,这一家也挺可怜的,女儿死了都不知道,现在有了消息,来看看是应该的。

“成,我知道了,委屈你还要招待前妻的家人。”

张翠花拍了拍苏晚晚的手,觉得晚晚真是大度,沈渊那小子有福气,找这么好的媳妇。

第371章 拿玉佩给玥儿舅舅看

张翠花也是有眼色的,人家有了客人,她立马去打了声招呼就离开。

两个孩子才刚醒来,一出门看到昨日见过的那个舅舅,虽然不熟,还是很有礼貌地过来喊舅舅。

叶行舟带来的东西还真多,俩人搬了好一会儿才搬完。

吃的用的,竟然还有好几匹布。

沈渊也是皱起了眉头,大舅哥是想着孩子们在村里,害怕会吃苦吧。

不过人家亲舅舅送来的,收下就是了。

“这些都是我们叶家人准备的,不仅有给孩子的,也有给你们夫妻的,本想着你们在乡下,这里也刚经历了旱灾,没想到你们日子过的也不错。”

叶行舟也到院子里转了一圈,甚至还去上了趟厕所。

这厕所在雪儿那里也见过,是挺好的,听说还不便宜,果然这俩人也是家底丰厚的。

想想也是,苏晚晚发明农具又发现新作物,陛下封她为嘉成县主的时候,也没少给赏赐。

他们虽然生活在村里,可也绝对不是普通的农家人。

苏晚晚这边看着两个孩子洗脸刷牙后,回头问道:

“既然来了,吃顿早饭再走吧。”

叶行舟觉得这苏晚晚也不像是个普通的村妇,她知道他们的身份,可是不卑不亢的,对待他们也就像是对待普通亲人一般,随和又自然。

他倒是挺喜欢这种感觉。

他来的时候,还害怕她是个畏畏缩缩的妇人,心里再因为他们的到来不得劲,那样相处也太累了。

毕竟玥儿他们也喊她娘的,他娘大约会住在这里一阵子,难免要一直接触下去。

“成,那我就不客气了。”

早饭是黄婶子做的,她做过饭后就去作坊了不在家。

苏晚晚看了看,熬的小米红枣粥,玉米和红薯面窝头各几个,煮了几个鸡蛋,还炒了两盘菜。

够吃了。

苏晚晚让饭菜弄好,叶行舟也不客气,三大两小围了一个圈。

叶行舟第一次见那黄色和黑色的窝头,不知道那是什么,盯着看了半天。

“这个就是那红薯面做的,黄色那是用玉米面做的,三哥尝尝?”

苏晚晚解释一句,亲自拿了一个递给他。

既然他都喊妹妹了,她和叶婧雪一样喊个三哥,没毛病。

叶行舟却是一怔,喊三哥没有错,可是这声三哥却是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仿佛,真的是亲妹在叫他三哥。

“舅舅,这可好吃了,你尝尝啊。”

小玥儿见舅舅拿着窝头不动弹,立马开口喊了一句。

叶行舟回神,在刚才那一刻,他忽然就决定了,苏晚晚这妹子他认下了。

“好,这红薯和玉米我也只是听说过,还是头一次吃,也尝尝这味道如何。”

真是来的巧,没想到刚来就能吃到这东西。

而且,他可是听雪儿说,那作物都被官府收购了,只有沈渊家留的有,也只有沈渊家里知道它们的各种吃法。

两种窝头都好吃,虽然没有纯白面馒头那么细腻,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妹子,若是百姓们都能吃上这窝头,你这可是福泽天下的功劳。”

叶行舟吃了好几个窝头,他怎么感觉虽然是清粥小菜,吃起来却是比在京城吃到的山珍海味都好吃。

吃完了饭,苏晚晚问了公主的身体,听说今日还有些低热,但是精神头好多了,苏晚晚也稍微放心。

玉佩的事情害怕公主激动,苏晚晚本来打算以后再问,可是昨夜和沈渊商量了,二人准备先从这叶行舟这边打探。

苏晚晚为他准备了一些玉米红薯之类的,还拿了腐竹,准备让他带回去。

叶行舟对这些都十分感兴趣,一旁看着,也不停地问这些东西都是什么,要怎么吃。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