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437)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苏晚晚是了解过这个时代的,冬季有几个月农闲时间,官府一般会在这个时候征徭役。

每家每户都会出一个人,官府也会给一点工钱,但是极低,一般都是去修水库堤坝之类的。

也有修官道的。

前阵子官府的徭役征集工作都已经完毕,听说就是要去修堤坝,一天十文钱,算是近些年来最高的工钱了。

家里有钱不想服徭役的也可以交人头税,就可以不去了,交不起的都要强制每户出一人。

他们家和大伯家都交了人头税,实在太忙,抽不出人去服役。

而作坊的工人,因为现在有了银钱,这作坊的工钱这么高,谁也不会去服役,干脆也都交了人头税。

除了民间征集的这些徭役,还有一些犯人或者有罪被判罚钱的人,也会派去服役。

沈渊刚点头回应,趁着媳妇没注意偷了个香,外面就有人敲门。

竟是沈华的声音。

“渊哥,嫂子,快开门!”

沈渊拧眉,不得已放开了媳妇,戴了斗笠前去开门。

“渊哥,有商队的车马翻沟里去了,快,快找人去帮忙!”

沈华见门打开,也顾不得多说什么,立马吆喝了一句。

苏晚晚也撑着伞到了门口,手里还拿了两件蓑衣赶紧给沈华递过去一件,另一件给了沈渊。

这孩子出门快两个月了,这都快认不出来了。

“谢谢嫂子。”

沈华也不客气,拿过来就穿在了身上。

“我去作坊喊人。”

沈渊听到是商队的事情,立马就准备去作坊叫人。

“渊哥,多叫一些,三个商队呢,有十几辆马车都陷进坑里去了......作坊的人怕是不够.......”

沈华立马又喊了一声。

苏晚晚也是拧眉。

竟然这么多马车。

路上的沟沟道道的,有些坑还特别深,马车陷进去,还真不容易出来。

更何况,还有些车竟是掉到一旁的山沟里去,这也太惨了。

“对了,还有一队,咱们认识,就是在山寨救下的那个江南富商,卖茶叶那个,姓宋......”

沈华提起这个,也是觉得意外。

他是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宋员外的,宋员外一眼就认出了他。

宋员外竟然是来大柳树村的,要来感谢渊哥,这一路上又听说大柳树村有一种叫腐竹的东西,也打算过来看看。

于是就一起来了。

谁知道遇到这大雨,幸好那几个商队车上都没什么货。

“这官道上的坑也太多了,路也滑,宋员外的马受到雷声的惊吓,一个飞奔,就侧翻到山沟里去了。”

沈华一边说着一边和沈渊一起往作坊去。

苏晚晚也是觉得这也太凑巧了,刚说起这官道的事情,这路上就出了事。

也不知道该不该怪她这乌鸦嘴。

“你们去作坊叫人,我去村里也喊一下人。”

作坊那边好多人还在做活,能抽调出来的没几个,苏晚晚打算去村里喊一喊。

“你去作坊,我去村里叫人。”

沈渊也没矫情,让苏晚晚去作坊,村里得一户一户地叫,他去比较合适。

三人分头行动。

村里的人听说有客商遭了难,也是立马行动起来,一个叫一个,不多一会儿,竟是闹得全村都知道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了一个人,浩浩荡荡地往县城那边的方向跑去。

路不好走,虽然都穿了蓑衣,一个个还湿了衣服,脚下也是一滑一滑的踩得都是泥巴。

这大冬天的,竟然下的不是雪,而是大雨,也是奇了怪。

可是他们也没一点耽搁,跑的飞快。

苏晚晚没有跟去,看着他们穿梭在雨中离去的背影,也是一阵感动。

村里的人听到这情况,可是二话都没说,有的人家壮劳力都跑出来帮忙了,一句推脱的都没有。

这就是大柳树村啊,是她喜欢的村子,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村子。

苏晚晚没有回家,就留在了作坊,去了食堂。

和婶子一起熬姜汤,再准备一些饭菜。

天气太冷了,他们这么淋雨,最怕染上风寒。

沈渊带着人跑了很久才到达那目的地,果然看到很多人困在那里。

宋员外更是悲惨,胳膊都摔了一下,捂着胳膊坐在一个大石头上面,一旁一个小厮为他撑着伞。

其他人都在拼命地推马车。

宋员外觉得自己这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

说倒霉吧,他遇到了山匪,却也遇到了沈渊来剿匪,把他给救了,茶叶也没一点损失。

说幸运吧,来感谢恩人,结果马车翻了,还要连累恩人冒雨来救。

好在这车上没有货,不然都搭在这里了。

大雨滂沱,众人正绝望之际,忽然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群人冲了过来。

宋员外眼尖地看到了沈渊。

“沈小哥.......”

他一个激动站了起来。

沈渊见状,立马让人去帮忙,他只对那宋员外点了个头,自己也加入行动中。

好几十个人合力,一辆一辆的给推出去。

翻到山沟里去的,沈渊还带了粗绳子,有几个人先下到下面去,又是抬又是拉的。

村民们累的气喘吁吁,却也没一个喊累的。

一个个都弄成了小泥人。

宋员外看着这一幕,也看得出那些都是村民,穿着朴素。

有一个商队从南边带了几车柑橘,滚落了一地。

可是那些村民们也只是帮他们捡起装车上去,没见一个偷偷藏起的。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宋员外觉得通许县是他见过的民风最淳朴的一个县。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