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443)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姑,你别生气了,都怪我们家,现在还要指望姑父的帮衬。”

冯建宁低头,一脸愧疚的样子,看得冯春云也是心疼。

“那谁没个落魄的时候,当初我嫁给他的时候,咱家还正发达,我也没嫌弃他啊,他现在倒是嫌弃我们了。”

说着说着,冯春云竟是差点掉下眼泪来。

“大柳树村老家发达了,也没想着帮衬我们啊,我就去做个工咋了,爹怎么能那样说我。”

沈兰不仅不帮着劝,还添油加醋起来。

“哎,都怪娘,如今你舅舅家遭了难,我这也帮衬不了,银子都你爹拿着,他们父子是防备着我们呢。”

冯春云恨得牙痒痒。

自从炼油坊重新开张,那男人是一个铜板都不多给她的,钱都把在他自己手里。

上次她看到沈华拿回来那么多金银,她想着借些银子给娘家,让娘家东山再起,他竟然都不给。

还说什么救急不救穷。

沈华可没管他们三个人怎么说,到了屋内,看到老爹对着那银子在发愣。

“爹,你想什么呢。”

沈松明回神,轻叹一口气,拍拍床边,示意沈华坐过来。

沈华听话地坐了过去,沈松明这才开口道:

“你上次走后,你大舅和二舅来家里,要借银子,我就知道你给我那些金银啊,被你娘看到了,不然他们也不知道我手里有钱。”

沈华还真不知道这事,随即问道:“您借给他们了?”

沈松明却是一个摇头。

“没借,你两个舅舅你还不知道,一个经常出入赌坊,一个好逸恶劳,几个表兄弟也没一个成器的,他们家啊,从你外祖父这一代,就有了败向。”

沈华自然知道舅舅家的情况,也是忍不住点头。

“生意没了也就没了,努力干总会东山再起,可是你的舅舅和表兄呢?没一个出去做工的,一家子人吃喝拉撒都靠着你娘,那么大一家子啊,男丁也不少,靠着双手也总能养活一家子。”

“可是,一个个.....唉,坐在家里混吃等死啊,但凡有一个有能耐的,我一定会借钱给他们重新盘下铺子,可是他们那一家,怕是拿了钱就给分了给花没了........”

沈松明一口气说完,当然,他也有没说的,当初他们冯家那么对他,一家子人都瞧不起他,他心里也是有气的。

沈华觉得爹说的非常正确,帮急不帮穷,那些人,就算给了他们银子,也是花掉用掉,不干正事,指不定还会被大舅拿去赌。

“爹,你做的没错,咱就不借,先观察观察,真有能立起来的人之后,再帮扶。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千万不要因为娘在你面前哭一哭,你就心软。”

“以前咱家给舅舅家粮油铺弄了多少油,他不也没给咱结算吗?算算也不少钱呢,咱没问他要货款已经算是帮扶了,还有沈兰,爹你一定要看着她,千万不能让她去大柳树村给渊哥添堵。”

沈华交待一句,还真是越想越不放心。

看了看桌上的银子,随即问道:“爹,你那银子放钱庄了吗?家里还有多少银子,都先拿出来......”

沈华说了说自己的计划,父子二人把银子都凑了出来,足足有五十两银子。

“你是不相信建宁?我看他在炼油坊做的也挺卖力的。”

沈松明这几日还真是觉得冯建宁可能学好了,这些日子没少出力,嘴巴也甜。

他还想着再观察观察,若是真能靠谱,就让他独自出去,开铺子也行,弄炼油坊也行,只要肯干,他愿意给冯家一个机会,也算全了当年借银子给他开作坊的一点情谊。

第382章 谈妥修路问题

“且看吧,如果他真的改了,甭说爹,我也乐意帮,就怕他是有目的来的。”

毕竟是外祖家,沈华也是希望外祖家能有一个立起来的。

父子二人把银子都给放在了墙角下一个洞里埋了起来。

悄默默地去做,但是有心人若是注意观察,也是能发现的。

沈华家里的事苏晚晚是不知情,更不知道有些人还惦记上来作坊做工,想白拿银子了。

她到了县城,直接去了县衙找许怀远。

许怀远见苏晚晚竟是到办公的地方来找他,就知道这是有事相商,立马请人进来。

听她说是为了修路的事情来,许怀远也是笑了。

“这不是巧了吗?我也正有这个打算,今年征集的徭役不少,除了派去修堤坝的,打算让其余的人都派去修官道。”

许怀远早先就有这个打算。

官道实在太窄了,这几次他去大柳树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两辆马车都不能并行,行走太不方便。

没想到已经发生了事故。

这也影响腐竹作坊的生意,明年收菜运出来也会耽误事儿。

“修路是个大工程,而且进度很慢,既然大柳树村最需要,我就先把所有人都先派去那里,其他地方的可以缓一缓。”

许怀远已经做了决定,苏晚晚也是一阵感激。

她也知道在古代,修路是很不容易的,古代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想要拓宽道路,还要先去把道路两侧的树木清理一遍,然后还要很多步骤。

但是具体怎么修,她是不知道的,看她走的那些官路,没有水泥沥青,质量当然没有后代那么好。

一下雨就会泥泞不堪。

“多谢许大人,我和沈渊愿意为修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徭役的工钱我们可以支付。”

徭役工钱不高,只需多加几个铜板一天,就会让他们更加卖力。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