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469)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人家富贵是人家的事情,咱们也不能不懂事,大小多少都是个心意。

就用那两匹料子给孩子们做衣服。

张翠花是个行动派,确定了这些后就开始没日没夜的赶工。

苏晚晚还不知道大伯娘要给他们一家做衣服,如果知道,肯定不想她这么辛苦,毕竟这大冬天的也挺冷的。

他们自然也不缺衣服穿,去成衣铺一人置办了两身棉衣呢,更何况,她空间里囤了那么多保暖衣,大人小孩的型号都有。

紧身保暖衣穿在衣服里面,外面瞧着一点都不臃肿,上次大伯娘还说她为啥穿这么薄,怕她冷呢。

不过进入腊月,苏晚晚也开始准备起来了。

学堂已经快要完工,这边的扫盲班也开课这么久,她就找到了孟迁先生。

孟迁如今孤身一人,他已经没了家人,准备在这里过年。

倒是农业办的赵大人已经准备再过几日就回老家过年了。

“孟先生。”

苏晚晚找到了孟迁,他正在农业办一间办公室批改作业。

看到她来,孟迁也十分高兴。

虽然学堂还没盖好,但是他教扫盲班也有一段时日了,还真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好苗子。

不说别的,就是那些妇人 ,好多也挺好学的。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学习气氛这么浓厚的村子。

也看得出,他们是真心想要学认字。

“你来的正好,来看看他们的作业。”

孟迁招呼苏晚晚过去,指着桌上的一页页纸给她看。

平日他们练字不舍得用纸,都是在地上画,可是作业是需要一页纸的,苏晚晚免费给他们提供。

不过现在好多人领了工钱,也会舍得买一些糙纸用的。

苏晚晚看了看上面的字,有几个确实写的工整好看。

其中一个就有李玉琳,沈肃写的也不赖,还有几个村里的其他小伙。

“不错,玉琳嫂子写的真不赖,为了保住综合办主任的位置,看来是下了功夫的。”

苏晚晚由衷夸道。

“是下了不少功夫。”

孟迁也点头,倒不是小瞧妇人,一般已经嫁人生了孩子的妇人很少有这么拼的,更何况还是村里的妇人。

李玉琳这个妇人他印象很深刻,在学习上并不是很有天赋,但是真是勤奋的厉害,她家还有个儿子铁牛也跟着一起认字,那是个调皮捣蛋的,但是李玉琳管着他,学了一阵子,倒是也沉稳了一些。

“估计最近好多工作都是她自己记录的。”

苏晚晚想到昨天李玉琳还拿着本子让她瞧最近办公室的工作记录,原来是等着她夸奖的。

可是她也没说是她自己记录的,她还以为她单纯就是汇报工作。

敢情是在等夸呢。

苏晚晚忍俊不禁,不过又有些高兴。

“翠娥姐也来学认字了?”

苏晚晚又看到一张纸,诧异道。

王翠娥先前跟着赵燕嫂子卤肉,并没有来作坊。

后来姑姑他们去卖酸辣粉离开了作坊,王翠娥就主动过来顶替了。

作坊只做半天工,她做的下午工,不耽误上午卤肉。

看了一圈,苏晚晚心里也有了底。

正好明年开春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分工,认字多,写的好的,可以单独挑出来去做文职类的活儿。

“孟先生,我来也是想着过两天这课怕是就不上了,看看能不能准备一个测验,就是考试。”

苏晚晚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这么辛苦学习,总要看一下效果。

孟迁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那成,你就根据他们的情况,分几套卷子让他们做一做,每组人员考试的前五名,都给一定的奖励,这个奖励,我来提供。”

苏晚晚已经想好了,不需要多贵重的奖励,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这类的足够。

第405章 腊月作坊加班

孟迁自然满口同意。

苏晚晚看了看这办公条件,农业办估计想着冬天农闲时期又都要返乡不在这里住,所以也没做炕,这里挺冷的。

“孟先生,赵大人过两日就要走了,这农业办也没人了,我在作坊那边为您收拾出来了一间房,里面比较暖和,您还是早点搬过去吧,这里可是有点冷。”

孟迁有点感动,难为他们想的如此周到。

他倒是不怕冷,也觉得中年男人冷点也没什么,可是被人关心却是另一种体验。

而且老赵一走,这里也确实挺冷清的。

“成,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过两日老赵头走了,我就搬过去。”

孟迁说完,猛然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沈昭也快要回来了吧,回头等他回来,让他去找我,我考校一下他的功课。”

苏晚晚大喜,这是要收沈昭为亲传弟子了啊。

沈昭每次休沐回来,都要来拜见一下孟先生,请他指导功课。

看来是入了孟先生的眼。

“成,等他回来,我亲自带他拜见您。”

苏晚晚觉得也要准备起来了,沈昭过两日就要放假归家,到时可以提着拜师礼亲自过来拜师。

当初去书院是交了束脩银子的,她也问过沈渊,这里规矩没那么多,主要是自己的心意,那红薯和玉米代表着希望,而且当时的价格不低,已经算是极好的礼物了。

事实证明,山长的确很喜欢那样的礼物。

但是如果按照正规的圣贤之礼,真正的拜师是需要束脩六礼的。

苏晚晚想了想,孟先生的工钱是他们发的,肯定不能拿银子,礼物的话,她决定就按古时候的最高礼仪,束脩六礼来置办。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