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546)
他太感动了,小妹怎么这么好呢,啥都想到了。
“其实我们在京城也没多少交好的同僚。”
叶行舟回应一句,叶大伯点头继续道:
“是没有多少,但是有些老臣还是要探望一下的,晚晚有心了,这些礼物很好。”
叶大伯也是感慨了一句。
晚晚这性子真是像了她的娘,考虑的周全。
说完他又看向了沈渊,几不可查地回头叹道:
“就比如那霍老爷子,虽然我不喜欢他家那几个后生,但是霍老爷子戎马一生,是我大夏朝的功臣,咱们来的时候他还缠绵病榻,这次回去可得去看看。”
不经意地他又瞅了一眼沈渊,见他面不改色,好像根本没听到一般,兀自整理那些东西,不由得眸中闪过一丝的狐疑?
难道真的不是?
是他想多了吗?
沈渊没任何表现,苏晚晚倒是眼睛一亮,道:
“是霍大司马吗?大伯,您跟霍老爷子很熟吗?我也听说过他,他好厉害。”
苏晚晚把一个对英雄崇拜的小表情表演的也是惟妙惟肖。
“嗯,爹说的就是他,霍老爷子真是个英雄,只是可惜了,他家里那些后辈们倒是......”
叶行风话没说完,这些事情说起来挺无趣的,就不要说了。
“是去看霍老爷子的,又不是看其他霍家人,行了,时候不早了,收拾收拾,咱们先走。”
叶沐非发了话,他们不再说这个话题,立马拿着那些东西往马车上送。
“小妹,你送我们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我都觉得我们送来的太少了。”
叶行风搬着那些东西,真是觉得来的时候拿的还不够多。
“一家人说什么话,你们都快把叶府搬空了吧,下回可不能这样了,你们小妹不缺银子,倒是叶家那么大两个府邸呢,花钱的地方多。”
苏晚晚也是无语。
一些特产能和那些金银珠宝比啊,大伯他们一早上送来的东西,都快堆一个屋了。
叶家才回京三年,怕是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苏晚晚还真不好意思收那些。
“家里你别担心,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叶沐非也是感动,知道这侄女怕是起了退回礼物的心思,立马回应。
“那成,我就先收了,不过下次可不许了!”
苏晚晚知道也退不回去,也就这么算了。
反正以后叶家有需要,她再帮着呗。
苏晚晚又去叶婧雪那里住了几天,过了初五,大伯就带着两个哥哥一起离开了。
不过公主娘亲和雪儿姐姐也没走,她们还要留在这里,等着迁坟之后和苏晚晚一起回京。
大年初七,作坊开工大吉。
一大早苏晚晚去了作坊,给每人发了一个小小的开工红包。
工人们没想到上工还有红包拿,虽然就是几个铜板,也是高兴的很,吉祥的话说个不停。
今年这个年,他们过的比以往都好,好些没成婚的,过年还说了亲。
现在他们可是香饽饽呢。
这一天,书院也开始招生了。
村里的孩子们几乎都来报名,还有一些附近村落里的孩子。
沈昭是过完初十才开学,就过来帮忙。
孟迁的弟子已经来了两个,还有几个离得远,在路上。
听说这两个弟子,一个擅长音律,一个擅长算数。
苏晚晚并没有去参与,既然都交给了孟迁,她只需出钱便可,一切都让他来管理。
这批招生的都是蒙学,像沈昭这种已经考过童生的自然不会招来,沈昭还要去县城读书。
招生完毕,本来以为村里只有二十多个孩子,加上作坊工人们的孩子,也最多总共三十个人。
谁知竟是达到了五十人。
第473章 空间里最后的快乐肥宅水
除了村里的作坊的,其他孩子是要拿束脩的,虽然不多,比镇上的学堂要少,可对农家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来,苏晚晚觉得这是好事。
看来大家已经意识到读书认字的好处。
书院里面暂时没有学生宿舍,中午管一顿饭,早上来,晚上接走。
所以其他孩子们也都是附近村里的。
小云毅和玥儿也报了名,书院不限男女,这也是最大的特色。
村里的适龄孩子几乎都报名了。
虽然说不收束脩,一些人也挺不好意思的,带着孩子来报名的时候也拿了不少东西到书院。
大多都是粮食和菜、肉之类的。
孟迁也让人都收下,送到书院食堂那边去。
这书院是村民们没要工钱盖起来的,苏晚晚只出了里面的桌椅板凳和一些建筑材料钱,这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装修,古朴而又大方,看起来也挺像样。
就连书院的名称也是孟迁亲自写的,名叫“春柳书院”,寓意春天的柳树,迎风朝阳,生机勃勃。
村民们自发去打扫书院规整东西,只等元宵过后正式入学了。
作坊这边也有条不紊的开始生产。
初九这天,想着沈昭马上又要走了,苏晚晚在家做了一桌吃的,一家五口人把门给关好,准备好好吃顿饭。
这日子仿佛到了苏晚晚刚来的那些日子。
那时候他们家还没现在这么热闹,经常五口人关起门偷偷摸摸吃好吃的。
苏晚晚把空间里最后几瓶饮料拿了出来,还有啤酒。
“来,喝完这些就没有了。”
苏晚晚说起这个,还真有些不舍。
她看那些小说,穿越女主啥都会,做个可乐香皂啥的,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