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582)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然后就是菜品,碍于小妹的身份,这红薯玉米腐竹有关的菜品得有,也让大家见识一下她家小妹的功劳。

还好小妹来带的东西足够多,尤其是腐竹,那可是直接拉了两车过来。

苏晚晚帮不上忙,娘倒是带着她去京城转了转,还订做了首饰和衣服。

等到请帖送出去,大家都知道了镇国公府要宴请宾客了。

镇国公府一直都很低调,说起来自从平反回京,这还是第一次举办宴会。

不过想想也是,认回了叶家的女儿,还是那么出息一个女儿,举办宴会也是应该的。

若是他们家族也有这样的后辈,他们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

不得不感叹叶家的好运气。

当年谋反的大罪,已经发配边关,死伤无数,本以为这辈子可能就回不来了,能保住根就不错了。

谁知道新帝登基,他们竟是成了新帝的恩人,从此一枝独秀。

现在又找回这么出息一个女儿,这功劳又加一层,满京城除了霍家,就是他们叶家了。

叶家的事情被人议论了三天,没得到请帖的也在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亲戚朋友得到,能不能跟着去见识一番。

考虑到这个状况,乔明珠这边多准备了十桌,就怕有些人家带的人多,三十桌坐不下。

宁可多备些,总比坐不下强。

霍家也收到了请帖。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惊动老爷子。

叶家宴会不是后宅妇人的宴会,都是大臣携同夫人一起去的,霍向东决定带着夫人和大儿子一起去。

此事,他并没有知会老爷子。

但是霍老爷子自从知道霍远的消息之后,心情一好,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第504章 他家霍远回来了

虽然一直没出院子,偶尔也从下人的口中听到一些消息。

他早就知道叶家小女儿回京认祖归宗了。

只是不知道霍远有没有跟着媳妇一起回京。

他觉得霍远大概是没有来,因为他曾经和他说过,无论如何,都不要回京。

但是也不一定,那孩子的性子,怕是不会完全听他的。

霍老爷子叹口气,不管怎样,他想见见孙子孙媳妇。

正这么想着,院里传来一阵响动。

只见几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被管事的领了过来。

这几个人都穿着汗衫,抬着梯子,直接放在了院中。

“你们几个,要快点,不准随意走动,中午之前做好就赶紧走。”

几个汉子立马点头,动作麻利地搬了好多瓦片堆放在廊檐下。

管事的看到老爷子在院中喝茶,立马过来打招呼:

“老爷子,您喝茶呢?小的让泥瓦匠给您请来了,把院中的廊子给修一修,这里有点危险,您要不到那边喝茶?”

管事的怕那些泥腿子干活粗心,瓦片掉下来砸到老爷子就不好了。

他指了指远处的一个亭子,那里比较远,算是安全距离。

老爷子也真是的,这个院子太久没修葺了,又偏远,大爷让他换个院子也不换,非要住这里。

说这里住习惯了,还不让人修。

前阵子这廊子的瓦片掉了,差点砸到人,还漏雨,这才同意找人来修。

霍世忠看了院子的长廊,仿佛看到了他以前带着霍远在这里玩耍的场景。

这个院子他住了二十多年了。

廊子那边的柱子上已经斑驳一片,很有沧桑感,就和他一样。

“没事,我坐这里看着他们修,你忙你的。”

霍世忠不乐意去亭子那边,他又不是孩子,有啥危险的。

管事的看劝也劝不动,干脆由着他了。

大爷说了,只要老爷子不出这院子,他想干什么都由着他。

管事的离开,霍老爷子无聊,正好也看着那些人爬高上低,一个个干的满头大汗。

年轻的时候,这些活他也能干。

霍远的手有些颤抖,但是他还是稳住心神,专心在垒瓦片。

眼睛时不时看向爷爷的方向。

爷爷老了。

又黑又瘦。

他满头白发,真正是个迟暮的老人。

手中的泥瓦工具都差点拿不动,他眸光一扫,看到院中有八个侍卫,门口有两个,树上隐匿的有四个。

他不敢轻举妄动,只专心干活。

而霍老爷子也没瞧出任何异样,只不过看着那些汉子在太阳底下干活,立马吩咐一个婆子去端了水出来。

“你们都累了,老爷子让你们过来喝点水再继续干。”

婆子吆喝了一声,沈渊的手顿了顿,看到有两个人已经下去,这才跟在了后面。

“谢谢霍老爷子!”

汉子们纷纷表示感谢。

霍老爷子可是他们大夏国的保护神,没想到人也这么随和,还给他们准备水呢。

汉子们高兴地喝了水。

沈渊也过去打了一碗水,却并没有立刻喝。

他今日来是被媳妇化过妆的。

媳妇的化妆技术简直神了,如今这副模样,甭说几年未见的祖父,就是云毅怕是都认不出来。

脸认不出来,但是有些下意识的动作,祖父一定能认出来。

沈渊咕咚咕咚灌了三口水,然后把碗往桌上一放,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的汗,打了一个嗝。

“甜,这水真甜!”

以前他在这里练剑,练的满头大汗,祖父就会给他准备糖水喝。

他就是这样,咕咚咕咚灌三口,然后用胳膊擦额头的汗,每次也都要打一个嗝。

祖父总是让他慢点喝,别呛着。

然后他就会冲着祖父笑,说水甜。

这动作不是特有的动作,很多人怕是也会这样,但是他刚看到前面那些人没有一个敢当着祖父的面擦汗的,更没有打嗝的。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