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677)
媳妇心里想着其他男人,这个新郎官可怜哟。
“嗨,我听你二伯娘说,那个杨启光也喜欢沈兰呢,能娶到心爱的媳妇,他乐着呢,而且那小子人品不错,若是婚后能把沈兰给掰回来也不错。”
到底是一家人,张翠花还是希望二房那一家也都和和美美的。
苏晚晚知道大伯娘心善,也只是笑笑,附和道:
“说的也是,那柳春梅嫁了李牛,现在不也安心过日子了。”
这当然也是个例,苏晚晚只是宽慰大伯娘罢了。
“那可不是,沈兰虽然被她爹娘养的骄纵了一些,可到底也不敢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作为亲人,我也希望她以后能改改那心思,好好过日子。”
张翠花没有再多说,若是以往,她还真不愿意搭理二房母女,现在不一样了,至少面子上得过得去。
“大伯娘,明日我们就不去二伯家了,直接去县里,等中午的时候我们直接去杨家吃席。”
苏晚晚想了想,不准备和大伯娘一家一起走,也不打算去送嫁。
张翠花点头:
“那成,礼钱的话,咱们最好都随一样,你大哥他们一家准备随五百文,搁以前,这样的关系,一百文也就顶天了,可是今时不如往日,都算生意人了,是该多一点,但是也不能更多了,你也别多随。”
张翠花交代了一句,并没有要求苏晚晚去送嫁什么的,沈兰那丫头还不配。
苏晚晚立马点头,随礼这事,当然是随大流了。
五百文不多,当然是对她来说。
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五百文是一个壮劳力几乎一个月的工钱了。
大伯娘这样安排也挺合理的。
苏晚晚没把这事当回事,沈昭在家就休息两天,明日正好一起把沈昭给带上。
两个小的想了想也带上,云毅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更安全。
一家人也很久没去逛县城了,孩子们今年长得快,个头明显高了许多,正好也去置办一下冬衣。
沈渊当然也没有任何意见,第二日一早,一家五口人天没亮就赶着马车去县城了。
路上正好碰到姑姑和宝林,他们赶的是牛车,牛车上拉了好多东西。
母子二人已经租好了店铺,今日也是要去吃席,顺便把炉子什么的也先拉过去。
沈渊干脆就和他们一道,走的慢了一些,把牛车上的东西往他们马车上装了,一起先去店铺那边。
苏晚晚看到这店铺位于通许县的一条夜市街上。
许县令今年也专门弄了两条街,一个早市,方便农民过来售卖农产品或者手工品。
还有一条夜市街,专门卖各种吃食的。
沈亮他们准备卖炸鸡卤肉的铺子也在这条街上,不过他们准备等秋收后再过来开业,这会儿并不在。
“姑,大哥家的铺子是那边那个吧,你们离得挺近的。”
第587章 县城的商业街
苏晚晚看到那边有一个铺子,招牌都挂出来了:【老沈家卤肉炸鸡铺】。
还真是简单的招牌,一看就知道卖肉食的。
两个铺子中间隔了只有五个铺子。
这条街并不算很长,她大约看了一下,有二十多个铺子,但是还有一半正在建设中。
通许县做了腐竹产业,往来客商很多,这些铺子后头就是一排排的客栈,现在就已经呈现出繁华之相,甭说以后了。
不得不说,许县令还是挺有治理之才的。
以前跟沈渊去过一次新平县,那里的夜市也做的不错,可是新平县除了煤矿,到底是比不得民生产业,将来这通许县的夜市经济怕是会越做越好。
姑姑和大哥他们也算是抢占先机了,这生意以后肯定不差。
“对,就是那个,我们这边准备就叫宝林酸辣粉。”
沈欣如这边虽然没挂出招牌,但是也早就想好了名字。
正在收拾东西的王宝林还有点不好意思,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自己开铺子,还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小吃生意,名字越简单越好,这名字好,不错。”
苏晚晚也进去看了一圈,铺子还真小,因为是小吃,并没有桌椅座位。
外面摆上东西,里面的空间看起来也就几个平方,也足够用了。
沈渊也帮忙收拾,沈昭则是带着两个孩子四处看了一圈。
“娘,这边铺子好多呀,卖什么的都有,他们什么时候开门?”
小玥儿从那边走了过来,她现在认字很多,铺子的名字她也能看出来卖什么的,不过现在都没开门的。
“这里是夜市,大多都是下午才开门的。”
苏晚晚轻笑,也看了一圈,还真是卖什么的都有。
而且这铺子看来已经全部被租出去了。
看来有魄力的人还是很多。
一般有钱的商人看不上这种小铺子,能来这里开铺子的大多都是小户人家,或者有魄力的村民。
听大哥大嫂说,他们大柳树村就也有一家过来租了铺子,卖炸豆腐。
“呀,这就是咱家铺子啊,好好,太好了,我儿就是出息,以后咱们也算是生意人了。”
正走着,看到前面走来两个人,男人的腿一瘸一拐的,是个瘦子。
还有一个老太太,看着眼前的铺子,把自家儿子夸成一朵花。
“就是不知道咱这炒豆芽好卖不?”
男人一脸喜色中还有些担忧。
他虽然租了铺子,可是却不知道卖什么。
他和娘什么也不会做,就会炒豆芽,可是这炒豆芽是家常菜,谁人不会炒?
真会有人吃他炒的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