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房子通古代,被糙汉领回家强宠了(849)

作者: 米小仙 阅读记录

实则不然,知道她的故事,他又觉得她是个做事果断干脆的人。

能在成婚当天都和新婚丈夫离婚的女子,本身就是个传奇,不是非同寻常的女子。

可是接触下来,他又觉得她就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女子,和他姑姑一样,是被家长特意教导出来的能做当家主母的姑娘。

或许她一生的果断鲜明都用在了和离身上吧。

可是今日,他又看到了她的另一面,今日的她有些灵动,有些可爱,仿佛这样子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一个晃神的功夫,下面的那场戏已经唱完了,休息一刻钟,还会接着唱,众人没有离去,他们也没下去。

叶婧雪趁着空档的时机,看向白绍,忽然问道:

“白公子,你走南闯北见识多,我有一件事想向你请教。”

白绍看她真诚的目光,自然点头:

“不敢,叶二小姐请问。”

叶婧雪说出了心中疑惑,其实还没来到通许县,她就想了一路了。

这纺织作坊要建在哪里。

她其实是想着直接把她那个庄子改造一下,那里地方也挺大。

第一次做生意,自然考虑得多。

但是又怕那地方偏僻,是不是该去县城租房子。

“我准备开一家织造坊,正在为选址的事情担忧......”

叶婧雪把自己的疑惑说了,白绍倒是没想到她竟是要开作坊,不可思议地盯着她。

她即便和离了,也是镇国公府家嫡女,镇国公允许她这么做?

第738章 生产

再听她接下来的话,白绍不禁敬佩起来。

一个女子,不甘于内宅,能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着实让他刮目相看。

很少能有让他佩服的女人。

一个是郡主,一个是叶婧雪。

他何其有幸,竟然认识这两位奇女子。

对于他的疑惑,白绍自然是尽心尽力,知无不尽,细细分析并给予建议。

二人相谈甚欢,甚至越说越契合,竟是连下一场戏都没有再去看了。

一直讨论了很久。

叶婧雪觉得白绍真是懂的太多了,而且说的都是对她很有用的。

那些建议对她办作坊大有益处。

“我觉得你说的对,作坊不是说办就办起来的,事无巨细,很多事情是我考虑不周,今日多谢白大哥。”

谈到最后,俩人的称呼都变了。

白绍从“白公子”荣升成了“白大哥”。

“以后,叶姑娘若是有什么需要我白绍帮忙的,尽管知会,白某定当尽力。”

若不是叶婧雪说她的银钱够用,白绍怕是也要投入一些银钱了。

他口中,叶二小姐,也变成了叶姑娘。

两场戏结束,宴席也开始了,俩人从房顶爬了下去,一路都还在聊着,跑过来找叶婧雪的林文月看到二人走到一块,瞪大了眼睛,刚要喊人的嘴巴又闭了回去,狐疑地盯着二人。

直到二人从她身边走过去,林文月才回过神来。

他们竟然没看到自己!!!

就这么走了过去!

她是空气吗!

这么大一个人,都快打照面了,竟然都没看见?

林文月鬼鬼祟祟地跟在二人身后,听到他们在说作坊的事情,挠了挠头,继续跟着。

啧,俩人咋还越说越激动,都快挨在一起了。

尤其是她表哥,那眼睛快要长在叶姐姐身上了。

她跟了一路,他们也说了一路,当然,没回过头一次,根本不知道她就在后头跟着。

直到到了大厅主位那几张桌子跟前。

俩人不得不分道扬镳,毕竟男人和女人没在一个席面上。

白绍不舍地和叶婧雪道别,刚一转身,看到林文月在身后鬼鬼祟祟,吓了一跳:

“你吓人呢!”

白绍拍了拍胸脯,林文月却是直接停在了他跟前,甚至围着他转了一圈。

“别打我叶姐姐的主意,你不配!”

说完,就愤愤地走了。

叶姐姐虽然有过一次婚姻,可是她又没洞房,而且又是镇国公的嫡女。

她表哥是什么身份?

一介商贾!

虽然说现在商贾的地位好像没以前那么低了,自从年前那场叛乱之后,陛下推出了一系列新政。

其中就有关于提高商人地位的。

但是一介白丁,怎么能和叶姐姐相配!

更何况,叶姐姐受过情伤,她也说过,怕是不会再嫁人了,对男人有了恐惧之心,用晚晚姐姐的话,那就叫做恐男症!

白绍是她表哥,她是为他好,可不能陷进去,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白绍:........

莫名其妙!

我不配?

我怎么不配了?

我......

白绍看着林文月离去的背影,忽然接不出任何话来。

入住新房的宴席一结束,霍远就带着三个兄弟去了西北,听说陛下也派人前往平南郡,准备把云毅的生父云玄璋的尸骨给带回京,葬入皇陵中去。

叶婧雪也忙碌起来,开始筹备织造坊的事情。

林文月则是又回到了山里学医,林知府现在特别好说话,竟然也由着她了。

因为他看到叶二小姐都开始弄作坊了,镇国公都不拦着自己闺女做事情,他还拦什么?

霍老爷子在这里彻底过上了养老的生活,这里民风淳朴,他很快便融入了村里。

他在家也待不住,总是跑到地头找赵大人,一起侍弄那些作物,活脱脱成了村里的老人,甚至还会坐在村口和那些老家伙们一起搓麻绳,再不济还会去河边钓鱼,好不惬意。

公主云冉的心思就只在女儿身上了,女儿怀了孕,她恨不得寸步不离悉心照顾,苏晚晚无奈,只能享受这份母爱了。

上一篇: 倾歌令 下一篇: 十九世纪乡村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