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缨录(113)+番外
徐鉴实:……
“别胡说。”
华缨难啊,她需要战功求退婚圣旨。
“可是先前太子殿下说,官家如今有意发兵北征,如今夏日粮草丰盈,当真不发兵吗?”
徐鉴实沉吟未语。
他今日下值早,便是因官家与阁中众臣商议发兵之事而分歧。
昌隆帝当真是急着北征,众臣却是心口惴惴,觉得不好,先帝在时,几回出兵北征,皆无功而返,丢失的五州没夺回一州来,粮草军费却是耗损许多,如今虽是百姓安定,但国库并未多充足,唯恐积重难返。
祖孙俩进了屋,华缨殷勤的端来茶水,眼巴巴的看着祖父。
徐鉴实想了片刻,低声道:“近日朝堂确提起此事,可户部银子还没筹算好,这事且说不定呢。”
华缨双手托着脸,长长的叹了声气。
“你阿娘的事,你爹与你说过了?”徐鉴实温声问。
否则,他当真是不知她盼着北征是为何。
华缨点点头,片刻又仰起脑袋问:“祖父,来日北征,我是要去的。”
徐鉴实心口重重一沉。
华缨当日在西营与尹老将军较量之事,他自也听闻了,这些时日,没少听同僚道贺,此事,他其实有猜想,只是一直没敢问罢了。
华缨说得这样坦然,倒是将徐鉴实愣了下,怔然的说不出话来。
他是文臣,虽是幼时学过六艺中的武艺,可多年未练习,弓箭怕是都拿不稳了。
他手上未沾过鲜血,便是连杀鸡都没见过几回,可是朝中战死沙场的将士何其多?
徐鉴实唇都在抖,连带着那副美髯也在轻颤,“泱泱……”
华缨抱了抱他,“祖父,我心中有牵挂,定会平安回来的。”
她是想要孟固安的脑袋,可若是螳螂挡车,她又不傻,她的性命比孟固安的脑袋值钱多了。
徐九涣潇洒一日,听曲儿回来时还带回来一挎篮子的甜瓜,刚进门儿,就挨了亲爹一白眼。
“干啥又瞪我?”
“哼。”徐鉴实吹胡瞪眼的哼了声,不想与他多说。
华缨小眼神左飘右飘的不看爹爹,与她无关叭!
北征之事,华缨急,昌隆帝急,可是众大臣不急啊。
徐鉴实说:“劳民伤财。”
此事僵持至八月初,迎来了万寿节。
“寿礼可备好了?”宋喜问华缨。
此次五品及以上官员与诰命夫人可入宫赴宴,庆贺官家寿辰。
宋喜早早便备了一副绣品,虽不出挑,但也挑不出错儿来。
照着寻常,他们一家备一份寿礼便是,但华缨偏偏有个太子妃的身份在,哪怕尚未成亲,但遇得天家寿诞,还是得另备一份贺礼才好。
华缨在旁啃瓜,点头道:“备好了呢,费了我一日功夫呢。”
宋喜:?
很久吗?
八月初二,众臣乘马车出门,入宫贺帝王寿。
华缨与爹爹、祖父在前朝分开,随着婶娘和华敏去福宁宫给平嘉皇后请安。
她们来得不算早,穿过重重殿宇,到福宁宫时,里面已经坐着许多诰命夫人们了。
“臣妇/臣女拜见皇后娘娘。”
三人福身行礼道。
平嘉皇后高坐榻上,看着三人的神色淡淡,“起来吧。”
“给徐二夫人赐座。”
“是。”宫女应声,片刻搬来一把椅子。
“多谢娘娘。”
华缨与华敏站在宋喜身后,乖乖巧巧,不多看,更不多言。
但平嘉皇后的目光,却是未从华缨脸上挪开。
“上次宫宴,徐大小姐能言善辩,委实令本宫大吃一惊,今日怎的话少了?”
华缨垂着眼,“臣女无状,娘娘宽宥。”
“官家都未责训徐大小姐什么,本宫又岂敢。”平嘉皇后道。
如此两句,在座的众夫人都听出些不对劲儿来,各自打着眉眼官司,面面相觑。
“母、母后,”一道很轻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看去,就见平嘉皇后身侧坐着的商絮公主站起了声。
“离开宴时辰尚早,我陪几位小姐去园中赏花吧。”赵商絮硬着头皮干巴巴的说,隐在宽袖中的手指轻颤。
平嘉皇后不满的看了她一眼,可也不好当着众人驳她的脸面,“去吧。”
“多谢母后。”赵商絮福身道。
殿中的贵女们也纷纷起身,随着赵商絮往外走。
“去吧。”宋喜低声说。
华缨‘嗯’了声,与华敏一道去了。
这个时节,园中的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很是好看。
他们这样的达官显贵,园子里不乏名品,可许多也只有宫中有,一路行的慢,华缨和华敏走在后面,手里的团扇不多时便挡在了脑袋上遮阳。
晒啊。
“此处园子不会有外男来,诸位可自行观赏,旁边的亭子备了茶果点心,也可自用。”赵商絮声音软软的说。
“多谢殿下。”众人道谢。
有这句话,华缨拉着阿敏堂而皇之的过去了亭中遮阳。
石桌上的宝莲花碗里盛放着果子,底下铺着碎冰,瞧着就沁凉爽口。
华敏热得脸红扑扑的,小声问:“阿姐,能吃不?”
“吃吧。”华缨摇着团扇扇风,也热得紧。
姐妹俩正吃着一碗葡萄,赵商絮从园中过来了,瞧见那将见底的果子,让宫人再去端一碗来。
“殿下。”姐妹俩福身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