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01)

[或许可以让内务府和商行那边一起出钱建一个工程队,跟朝廷接工程。]

[三司重建,户部肯定要拨钱,这活最后肯定落在内务府手中。]

[与其修四合院,还不如修水泥建筑可靠,也不知帮三司地基抬高,那边愿不愿意将建房子的任务交给我们。]

[工程赚了钱,这钱绕过内务府直接入皇帝私库,也省了内务府有人贪污,内务府出人干活,人工费自然是工程队这边付。]

[修了最高司法机关,就不信其他衙门不动心,朝廷这边还是修排水渠,还可以继续接工程。]

[修房子修水渠这种是朝廷出钱就行了,等建好朝廷再验收,中间得节省多大人力成本,这边工程队也赚到了银子,工程队的人也拿到了养活家的钱,要是还有余钱落入我和他口袋里,这不比被官员和内务府贪掉来得好?]

她想着美事,转头去看他。

皇帝写了一封询问京城内涝的信,命人明日一早快马加鞭送回去。

拍了拍她小脑袋瓜子,“吃好了就走吧。”

她立马伸手,“腿疼起不来,抱我!”

外面很寂静,只能听见连成一片的蛙鸣声。

皇帝抱着人刚出驿站,就对上了一双惊讶的眼睛。

宝音认出来是昨日在太皇太后帐子内见到的那位妇人。

妇人打扮华丽,头戴黄金首饰,衣服华丽,面上也满是傲色。

正因如此,才让宝音错认成公主。

妇人将宝音仔仔细细打量一番,才对皇帝道:“玄烨,这孩子我喜欢,比姑姑身边那个要顺眼。”

宝音挣扎着要下来,皇帝没让,脸色很平静询问,“太妃可是从皇玛嬷那边刚回来?”

[太妃?!]

妇人点头,“刚从姑姑那里回来,我回自己的蒙古包了,不打扰你们小两口了。”

人走远了,皇帝捏着她下巴将她脸转回来,“别看了,是静太妃?”

宝音瞳孔一震,“科尔沁那位废皇后?”

昨天喝了点酒,差点把这件事都给忘了,没想到她已经看到瓜主人了。

皇帝将她放下来,她抱着他手臂满含期待问:“以后我们要是相看两相厌,你能不能也允许我出宫?”

捏着她下巴,他凑过去咬了一口,“只要我活着,想都别想!”

第92章

隔天太阳出来了一小会儿, 还没到中午又阴了下来。

皇帝望天不见晴,便打算不等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启程。

走走停停四天终于抵达行宫。

宝音下了马车, 尝到了骑马的苦头,她后面是怎么也不肯骑马了,马车也被被子垫得厚厚的, 尽管有弹簧,防震连后世的拖拉机都比不上。

回了行宫,连着躺了两天身体才缓过来。

大腿根部还是隐隐作痛, 不过可以正常走动了。

下次说什么都不骑马了, 简直是找罪受,不对, 她就不应该出宫!

第三天跟和丰接上号后, 她便领着人出行宫了。

避暑山庄五里地外, 官道旁多了十个蒙古包。

今日这边人非常多, 蒙古包旁边搭建了一个大戏, 从昨天开始就有人下乡宣传今日这边有免费的戏台可以看。

凑热闹是人的本能,早上忙完地里那点活, 中午吃过饭, 十里八乡的人都往这里赶。

戏台咿咿呀呀地唱戏, 吸引了一圈又一圈人, 还有人被糊里糊涂引到了蒙古包里。

蒙古包并不是什么蒙古旗人的住所, 而是摆放了货架的临时商铺。

宝音过来视察,和丰陪同在一旁说话。

“京城那边送来二十车货物,看情形恐怕不够承德附近的百姓购买。”

这次售卖的货物有菜刀、铁锅、锄头之类百姓常用之物,也有布料、盐糖之类物品。

眼镜、玻璃制品也不少。

各作坊的产品都挪了一批送过来,主打一个参与氛围。

宝音看到了一块块香皂, 还有一桌大大小小的搪瓷杯、搪瓷盆、搪瓷桶等。

她停在摊位前,只是任由下面人发挥想象,就造出这么多东西来了?

“姑娘,你买不买?不买让一让!”身后多了几个结队的妇人催促。

她让开,然后见这些人抢着买搪瓷杯。

“这杯作用极大,不怕摔,不怕上锈,还能放在火上用,近来在京城很受欢迎,百货铺那边供不应求,我抢了一批货过来,那边怕是要跟您告状了。”

宝音笑了笑:“不够卖就扩大生产,场地不够再买地。”

和丰领着她出了蒙古包才小声道:“根本原因是缺铁。”

朝廷给民间供铁有限,缺铁作坊想扩大都没办法。

宝音眨眼,“我来想办法。”

和丰将难题甩出去,心里轻了一大截,他以为她是找皇帝铁,却不知道她已经打铁矿的开采权的主意。

“火器研究如何了?”

她可是将左轮木仓图纸塞进去了,还提供了火药可以用蛋清揉成颗粒。

□□的配方这时候已经接近最完美的配方了,落后的是射程,是点火装置。

倒是不需要她把化学书塞进去,让那些人重新搞明白火药化学方程式一碳二硝三硫磺怎么换算成成分比例。

和丰闻言,伸手向后边的侍卫,侍卫递过来一个锁着的木盒子。

和丰:“这是最近出来的火器,可以连发,里面有点火器。”

宝音接过来转手交给了身后的人,她站在路边,看着一条长长的临时街市,道:“想吸引蒙古人过来还需要弄些比赛,回头围起一片地方弄个射箭比赛,奖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