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科举为上(146)+番外
若是他上位,他会御驾亲征,杀灭外敌。
“百姓乃国之根本,有些事情虽很难两全,却仍有解决的法子。”
“听说,您府上曾有一位门客,极力劝谏您不要逼迫百姓服徭役,赶工大运河。”
“可此人,却被您不管不顾地杀了。”
大皇子端了茶杯掩饰住自己内心的慌乱,那事他做的极为隐秘,能知道的,一定是他父皇。
李耀安的听说,一定是从父皇那里听说的。
“大皇子殿下,您生来高贵,受万民税收供养。”
“万民非草芥,受万民仰赖者,方能为君。”
说完这句话,李耀安站起了身,他身后的太监将毒酒放到了大皇子面前。
大皇子将毒酒端起来,苦笑一声:“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说罢,一饮而尽。
没过一刻,大皇子便气绝身亡。
太监上前确认,朝李耀安点了点头,李耀安观察了半个时辰。
见大皇子的胸膛确实没有起伏,临走的时候,还借着给大皇子收拾遗容摸了摸大皇子的生命体征。
也是这日晚上,当今皇上驾崩了。
在新年将至之时,大昭也即将新旧交替。
第161章 恩科
赵晏在先帝的棺椁被送入皇陵后,正式登基了。
先帝也有了谥号“天和”,因天和帝的关系,朝廷封笔仅仅只有几天,又开始了上指。
赵晏第一次作为皇帝上朝,就宣布了恩科的消息。
还有就是,给一些自己人升官。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李耀安,他被升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
百官知晓现在李耀安是新帝跟前的红人,加上李耀安为人从不嚣张跋扈,反而彬彬有礼,就没人反对。
李耀安的升官速度可谓是一绝,也被称之为不可复制。
此次恩科,李耀安本该也是读卷官,可是李耀明和李耀光等人要来。
为了避嫌,李耀安直接住进了赵晏以前在宫外的宅子,不跟他哥和李耀光等人接触。
有心人看见李耀安的操作,也是无语。
这人年纪不大,又没有长辈在朝堂指点,偏偏像个朝堂里的老油子。
赵晏也极为重视恩科,这一批选拔出来的人才,将会是他以后培养的重点对象。
会试的题目不关赵晏的事,但殿试的题目却要他来定。
他写了好几个,都还没有选定,究竟哪个更好。
随着进入二月份,举子们进京,也幸好李耀安搬出来了,住在赵晏以前的府邸。
否则有很多举子要来拜访他,这他可吃不消。
会试开始,李耀明和李耀光也进入了考场。
李梁和王氏怕崔念念带不好自己的小孙子,也跟来了京城,如今正抱着小孙子在暖房里看花。
在李耀明和李耀光进入考场后,李耀安终于不用避着,住了回来。
李耀安和丹青放好行李,到暖房一看,就是王氏和李梁含饴弄孙高兴的样子。
“耀安啊,你回来咋不和我们说一声?”看到李耀安,王氏和李梁是高兴的。
若不是怀里还抱着个小糯米团子,早都拉着李耀安打量了。
“爹、娘,我为娘请了诰命,儿子现在是从四品,阿娘应该就是四品恭人。”
王氏听得一愣,她要吃皇粮了?她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现在朝廷忙着恩科,旨意应该要等殿试结束后发。”
李梁和王氏欢喜得很,要不是先帝新丧,怕不是要放个鞭炮。
就算是这样,王氏也特意将小孙子递给李梁,亲自去了厨房做了两道李耀安喜欢的菜。
中午吃饭,李梁给李耀安倒了杯酒。
这也是头一回,李梁允许李耀安喝酒。
古代的酒没有现代的纯,但也辣喉。
李耀安一喝,脸就红了,看得李梁指着李耀安大笑。
崔念念笑着招了自己的婢女去准备解救汤。
一看李梁又给李耀安满上的样子,就知道这解酒汤必不可少。
李耀安喝了很多,在李梁趴下后,才趴下的。
丹青搀扶着李耀安回房,给灌了解酒汤,稍微洗漱了一下,才离开。
李耀安等丹青离开后,望着窗外,酒意侵袭之下,居然有些怀念故土。
离开21世纪的Z国已经有了十七个年头,虽然他在Z国是属于小康阶级,在Z国没有亲人朋友。
但那份土地,还是让他想念。
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也曾踏上过那份土地,但醒来时只有看到家里人,他才会觉得自己是真实的。
李耀安给自己倒了杯茶,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了“王席”二字。
这是他曾经的名字,这个名字没有丝毫含义,却也是他曾经的符号。
会试九天之后结束了,李耀明自己就能看诊,他们家倒没有出去抢大夫。
十天之后名次出来,会元是李耀明。
他在家或者在外行医,从来没有落下读书的进程。
反而因为到处行医,对大昭的国情了解得更多。
李耀光总算上了二甲,虽然是二甲的最后一名。
殿试上则更简单了,李耀明和李耀光两人和赵晏相处那么久。
思想上,还是很相同的。
写的策论很和赵晏的胃口,加上李耀明确实写得不错,当堂就点了李耀明为状元。
李家两个儿子,都是状元及第,若是下面的孩子也争气。
他们家将会成为读书世家,彻底将脚上的泥土洗干净。
第162章 两年过后
李耀明进了翰林院,但又得到了赵晏的首肯,可以去太医院看看。